“雖是太空競賽后來者,但中國最可能獲勝”
“一項雄心勃勃的對月球背面的探測任務即將實現——這是中國在挑戰美國長達半個世紀的太空霸權上,眾多計劃性的里程碑中最直接的一個。”《華爾街日報》12月31日發布題為《中國在太空尋求主導》的報導,以嫦娥四號探測器即將在1月3日左右登陸月球背面、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此舉的國家為例,表示在太空領域,美國曾經“至高無上”的地位正受到挑戰。
中國國家航天局30日發布消息說,北京時間30日8時55分,嫦娥四號探測器在環月軌道成功實施變軌控制,順利進入預定的月球背面著陸準備軌道。
太空競爭,“中國最有可能獲勝”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曾準備放棄載人航天計劃,轉而支持無人探索,不過後來又改變了立場。
報導稱,2017年12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項太空政策指令,概述了載人登陸月球和火星的計劃,並開始準備一支新的太空部隊,以“對抗”中國。
2016年,美國專家們在眾議院空間科學小組委員會的一次聽證會上,討論“我們在太空競賽中輸給中國了嗎?”這一話題,認為美國在該領域有“黯然失色”的風險。
不過報導指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019年的預算為215億美元,仍是中國相關部門預算的近兩倍。
美國奧本大學(Auburn University)研究中國太空計劃的專家南拉塔·戈斯瓦米(Namrata Goswami)表示,在地球上,美國和中國已經是對手,在太空領域,兩國也是主要的競爭者,目的是確定“誰將能夠獲得太空的巨大資源,確保貿易路線的安全,並製定太空貿易的規則”。
她認為,中國“最有可能獲勝”,這要歸功於有條不紊的計劃,為未來幾十年制定了明確的目標。
作為太空競賽的後來者,中國在2003年進行了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比蘇聯和美國首次實現這一壯舉晚了42年。
報導稱,從那時起,中國就把征服太空描繪成崛起的一個重要標誌,並為這一雄心提供了資金支持。全球資金最充裕的太空機構中,中國國家航天局僅次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其反衛星武器等軍事能力的發展,以及繁忙的任務日程令美國感到震驚。
華盛頓著名智庫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研究中國太空能力的專家迪恩·程(Dean Cheng)說,“這是一場具有高度戰略意義的競爭。”
照他的說法,雖然太空對美國決策者來說再次變得重要,但美國的努力已經失去了重點,自裡根時代以來一直資金不足。
自2011年航天飛機項目結束以來,美國不得不依靠其他國家將美國宇航員送入太空。一些分析人士表示,美國2023年將宇航員送上月球、2033年送上火星的時間表似乎難以實現,而且很容易成為政治重心轉移的犧牲品。
不過報導指出,中國也經歷了自己的挫折。
據新華社報導,去年7月2日19時23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征五號遙二火箭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
“月亮就是釣魚島,火星就是黃岩島”
《華爾街日報》報導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即便如此,中國的支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目標更加明確,兼具可實現的時間表和堅定不移的高層支持。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早前資助了一個讓宇航員重返月球的項目,但在2010年取消。
“中國製定長期目標,並去實現,” 戈斯瓦米說,“他們認為月球是可持續發展的巨大能源,計劃使月球’工業化’。”
2018年,中國實現了37次宇航發射,數量上首次超過其他任何國家。
此外,由35顆定位衛星組成的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於2020年全面上線,成為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的真正競爭對手。目前GPS擁有31顆衛星。
報導還指出,去年3月,中國探月工程總指揮葉培建院士在中央電視台節目上表示,“宇宙就是個海洋,月亮就是釣魚島,火星就是黃岩島,我們現在能去我們不去,後人要怪我們。別人去了,別人佔下來了,你再想去都去不了。”
《華爾街日報》稱,在未來幾週的探月任務中,中國的長期計劃應該會有明顯的早期收穫。在月球背面作業本身就是一項壯舉,因為與地球的直接通信是不可能的。
今年6月,中國成功在距月球6.5萬千米處放置了“鵲橋”中繼星,以實現與月球探測車的通信。按計劃,嫦娥四號的探測車將在月球背面採集樣本,嫦娥五號明年將取回樣本並送回地球。
報導稱,一些中國科學家認為,月球上豐富的氦-3(一種非放射性同位素)供應,是一種潛在的核聚變能源。
報導總結道,按照時間表,中國將於2022年在軌道上建立一個全面運行的空間站。一旦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在2020年代中期退役,中國的空間站將是唯一一個這樣的平台,屆時北京將有機會領導全球團隊在空間站上進行科學研究。
目前,就美國是否會被歡迎參與上述研究,中國國家航天局沒有做出回應。此前美國一直將中國拒於國際空間站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