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顯示未來的折疊式螢幕iPhone可自行修復顯示器刮痕和凹痕
在研究可折疊或彎曲的顯示器類型的同時,蘋果公司還在繼續研發技術,使iPhone顯示器本身能夠”治癒”不可避免的磨損。蘋果研發可折疊iPhone至少已有9 年時間,它還研究過螢幕可以捲起來的iPhone。在每種情況下,問題都在於如何使這些螢幕正常工作,並且不會因折疊或滾動而損壞。
現在,一項新獲得的專利提出了一種方法,既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壞,又能在損壞發生時採取措施。 “具有柔性顯示器覆蓋層的電子設備”建議將顯示器的剛性區域和柔性區域混合使用,然後利用蘋果公司所謂的”自我修復”技術。
該專利中最有趣的部分正是自癒功能。可惜的是,在長達11,000 多字的專利中,雖然有147 處提到了自愈,但關於自愈能做什麼的細節卻很多,而關於如何實現自癒的細節卻很少。
蘋果的專利稱:”電子設備可以有一個鉸鏈,允許設備圍繞彎曲軸彎曲。顯示器可以跨越彎曲軸。為了便於圍繞彎曲軸彎曲而不造成損壞,顯示器可以包括一個帶有柔性部分的顯示屏覆蓋層”。
蘋果公司提出,雖然顯示器可以延伸到整個設備,但它可能由三個元件組成。其中兩個是常規的固定螢幕,而第三個則是將它們連接在一起的柔性部件。

專利細節顯示鉸鏈的位置
蘋果提出,這種柔性層本身可能”包括一層彈性體”,這就是自我修復元件。彈性體具有伸縮性,但可以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可以類比某些床墊中的記憶泡棉。通常情況下,這種恢復原狀的能力是由熱激發的,例如人們睡在床墊上產生的體溫。
“自癒合可在自癒合材料層中發生,無需提示(例如,當自癒合塗層出現凹痕時,即使沒有外部幹預,塗層材料也可填補凹痕),”文件介紹說。 “另外,也可以透過外部施加熱、光、電流或其他類型的外部刺激來啟動或加速自癒合”。
蘋果建議,”顯示器覆蓋層…包括形成加熱層的透明導體,以啟動癒合過程。加熱層可用於根據使用者輸入、預定時間表或在電子設備充電時產生熱量。”
該專利還試圖涵蓋所有可能的情況,例如,它謹慎地明確指出,這項技術可用於從”筆記型電腦等計算設備”到電話,甚至”腕式手錶設備、吊墜設備、其他類型的可穿戴設備或微型設備等小型設備”。
報告還說,顯示器可以是由兩個剛性元件和一個柔性元件組成,但也可以是單一顯示器。不過,在所有描述中,顯示器都是由多層組成的。
蘋果表示:”[它]的最外層可能由透明玻璃、透明塑膠、藍寶石或其他透明材料形成,作為薄膜電晶體電路和其他顯示結構的保護層。顯示器外層有時可稱為顯示器覆蓋層”。

一種可能是由兩個剛性部件和兩個部件之間的一個柔性元件組成的顯示屏
有些層將充當實際的顯示屏,而其他層則用於保護螢幕,尤其是在螢幕被彎曲時。 “[一個]設備可以圍繞彎曲軸進行折疊(彎曲180 度或其他適當的幅度),這樣,在折疊狀態下,從設備的外部就可以看到顯示屏”。
蘋果公司每年都會申請至少數百項專利,但即使獲得了專利,也不代表產品會跟著面世。專利所代表的是蘋果至少正在研究的議題。
就這項專利而言,這項研究似乎不只是偶然的興趣。因為雖然這是一項新授予的專利,但它以前也曾被授予過。
這通常意味著,蘋果公司在研究該主題時希望對專利進行修改。這種改變可能很小,很難被發現,就像這次一樣,但這意味著蘋果必須重新進行專利申請。
這項專利歸屬於七位發明者。他們包括Hoon Sik Kim 和Paul S. Drzaic,兩人之前都獲得過一項相關專利,涉及折疊iPhone 如何在關閉狀態下顯示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