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18A製程要到2026年才能大規模量產
這些年,Intel在製程工藝上非常激進,正在推進7、4、3、20A、18A組成的“四年五代節點”,也公佈了未來的14A,也就是1.4nm。 20A製程相當於2nm級別,2022年下半年就在實驗室完成了IP測試晶圓,今年量產上市,首發產品是Arrow Lake,預計命名為二代酷睿Ultra。
它首次引入RibbonFET環繞式電晶體、PowerVia背部供電,能源效率比提升最多15%。
至於18A工藝,也就是1.8nm級別,將會首次大規模引入新一代EUV極紫外光刻,繼續優化Ribbon晶體管,再次提升10%的能效比。
它也在2022年就完成了初步測試,將是Intel對外代工的主力,也是Intel反超台積電的關鍵點。
Intel CEO帕特·基辛格最新表示,基於18A工藝的第一款客戶端產品Panther Lake、第一款伺服器產品Clearwater Forest,將在2025年開始投產,而大規模量產則要等到2026年。
這兩款產品都早已出現在路線圖上,但細節上未公開,只知道Clearwater Forest將是第二代基於純E核的至強,架構代號Darkmont,而第一代的Sierra Forest今年上半年登場,最多288核心288線程。
終於Panther Lake,應該是第三代酷睿Ultra。
基辛格指出,Intel 2025年的晶圓生產主力還是Intel 10/7工藝,2025年開始上量Intel 3,並有小批量的Intel 18A,然後在2026年就會大規模出貨Intel 18A。
至於Intel 14A,具體投產節點仍未公佈,看起來應該可以在2026年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