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高等教育與憂鬱和焦慮風險增加有關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與非學生的同齡人相比,英國高等教育學生患憂鬱症和焦慮症的風險略有增加。不過,這種差異到25 歲時就會消失。這項研究分析了兩項縱向研究的心理健康數據,強調有必要對此趨勢的原因和潛在幹預措施進行更多調查。
根據倫敦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人員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英國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與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相比,罹患憂鬱症和焦慮症的風險略高。
發表在《刺胳針公共衛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上的這篇研究論文是首次有文獻證據表明,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與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相比,患有憂鬱症和焦慮症的幾率更高。
25 歲前心理健康差異消失
作者發現,到25 歲時,畢業生和非畢業生之間的差異已經消失。
主要作者傑瑪-劉易斯博士(UCL精神病學)說:”近年來,英國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多,因此如何為學生提供支持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在這裡,我們發現了令人們擔憂的證據,即與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同齡人相比,學生患憂鬱症和焦慮症的風險可能更高。高等教育的頭幾年是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如果我們能在這一時期改善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就會對他們的健康和幸福,以及他們的學業成績和更長遠的成功產生長遠的影響。”
方法: 縱貫研究與心理健康評估
研究人員使用了英格蘭青少年縱貫研究(LSYPE1 和LSYPE2)的資料。第一項研究包括4832 名出生於1989-90 年、在2007-9 年期間年滿18-19 歲的年輕人。第二項研究包括6128 名出生於1998-99 年的參與者,他們在2016-18 年(即COVID-19 大流行之前)年滿18-19 歲。在這兩項研究中,略超過一半的人接受過高等教育。
研究參與者在多年來的多個時間點完成了有關其一般心理健康的調查,以調查憂鬱、焦慮和社交功能障礙的症狀。
調查結果: 高等教育與心理健康
研究人員發現,18-19 歲的學生(包括大學和其他高等教育機構的學生)與非學生在憂鬱和焦慮症狀方面有微小差異。
在對潛在的混雜因素(包括社會經濟地位、父母教育程度和酗酒等)進行調整後,這種關聯仍然存在。
分析表明,如果消除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潛在心理健康風險,18-19 歲族群的憂鬱和焦慮發生率有可能降低6%。
了解風險和進行更多研究的必要性
第一作者Tayla McCloud 博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病學系)說:「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我們無法說明為什麼學生比同齡人更容易患憂鬱症和焦慮症,但這可能與學業或經濟壓力有關。在過去的研究中並沒有發現學生中這種風險增加的情況,因此如果這種關聯只是最近才出現,那麼它可能與經濟壓力增加以及在更廣泛的經濟和社會背景下對取得高成績的擔憂有關。
我們以為高等教育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會比非學生,因為他們的平均背景往往更優越,所以這些結果尤其令人擔憂。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以明確學生面臨的心理健康風險。提高我們對憂鬱症和焦慮症可改變風險因素的認識是全球健康的當務之急,顯然,支持年輕人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