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發布的龍芯3A6000 準備和英特爾、AMD搶市場了
除了華為的全場景生態發表會之外,還有一場在北京舉辦的國產CPU 龍芯3A6000 的產品發表會,也相當值得聊聊。這麼說吧,這可能是目前為止,純國產自研CPU 裡,性能最強悍的一塊處理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國產龍芯的故事, 2 年多前也做過龍芯3A5000 評測體驗。


那時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如果龍芯在未來5 年的時間裡,能解決跨平台的程序運行與指令轉譯問題,那麼它有很大機會像華為的鴻蒙一樣,用自研的技術,享受到跨平台的福利,進而創造出屬於自己的PC 生態。

這不單單是擺脫 「 卡脖子」 的技術困境,也是能實打實落到消費者頭上,讓大夥兒願意真的去使用國產處理器的關鍵。
這次發表的3A6000 處理器,不僅是在處理器效能上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更是在軟體生態的建置上,搞出了一套自己的路子。

這個路子咱們還挺熟,但又不太一樣,我們一個個來聊。
發表會一開始,龍芯掌門人胡偉武再次聊到了,龍芯這麼多年,為什麼要堅持自研指令集架構。
簡單來說,CPU 和操作系統就是一個國家資訊產業的底座。然而比底座更底層的指令集系統、CPU 核心設計、晶片生產製程等技術,這些沒能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 “ 根技術”,就有很大可能被國外 “ 卡脖子”。

這也是為什麼龍芯雖然是造國產CPU,但不去使用Arm、RISC-V 等現成架構的授權,堅持一路從MIPS 指令集架構走來的原因。
轉眼到了2020 年,龍芯推出了的LoongArch 指令集架構,已經是搭出了自研架構的雛形。
如果我們差看過之前3A5000 處理器那集的就知道啊,我們買回來的整機確實是跑在了自研 LoongArch 架構的Loongnix 系統上。

但在缺少了軟體生態的情況下,使用起來有點 「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次新發布的龍芯3A6000 處理器,和我們之前測試的 3A5000 一樣,默頻2.5GHz。

不過在效能表現上,單執行緒效能相比上一代提升了60%,多執行緒效能提升了100%,接近英特爾十代酷睿i3 的效能水準。

相比較隔壁友商每年只有百分之幾擠牙膏的性能提升,龍芯在處理器性能提升上的表現,還是很可觀的。
比CPU 效能提升更重要的,是這次龍芯在嘗試解決軟體生態匱乏的問題。
首先龍芯將自家的LoongArch 進行了開源,開發者可以直接在上面搭建作業系統,目前已經支援了包括統信、麒麟、歐拉、開源鴻蒙在內的多類系統。


同時,像是 QQ、微信、WPS、網易雲音樂、騰訊影片等應用,也慢慢在拓展和進駐。相信假以時日,就能在龍芯CPU 上體驗到一個較為基礎的日常軟體生態。光靠大廠和開發者們短時間內的用愛發電或爆肝開發,在應用數量上肯定還是沒法和主流的Windows、macOS 來相比的。所以龍芯還想到了一招——透過二進位翻譯來運行X86 應用。

誒?這個聽起來好像有那麼點耳熟。
你沒記錯啊,3 年以前蘋果從英特爾的X86平台轉到自家M 系列晶片的Arm 平台上的時候,用的也是這個辦法。
果子的方案是,透過Universal 幫助開發者做軟體的簡化編譯,接著再用Rosetta 這個軟體,讓還沒來得及轉換架構的軟體,先在新電腦裡跑起來。

龍芯的方案其實和蘋果的類似,也是透過轉譯的方式,讓電腦先把X86 和Linux 軟體跑起來,然後再逐步搞定那些沒辦法一下子遷移過來的軟體和應用。
可以理解為,先吃上熱乎的填飽肚子,再想著要怎麼做出這麼一頓熱乎美味的。
如果說之前的龍芯還是一個啥啥都做不了、跑Linux 系統都找不到多少可用軟體的鐵疙瘩。
印表機驅動的問題,也可以透過轉譯的方式來解決。

那從龍芯生態相容X86 應用開始,龍芯電腦的可用性就不再是水中月了。
當然啊,以目前龍芯3A6000 和十代i3 持平的處理器性能,預估它跑起轉譯來可能還是會有些吃力。X86 的程式轉是沒問題,但轉過來好不好用、會不會卡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3A6000 這顆處理器要怎麼樣在消費市場落地,還要再等一段時間。
另一方面,除了 3A6000 之外,龍芯也提到了後續3B6000、3C6000 晶片已經設計完成。3C6000 採用單矽片16 核心32 執行緒的設計,並採用龍鏈技術進行片間互聯,能在Chiplet 技術上,尋求新的突破。

從性能這塊來看,龍芯往後的進步會越來越快。
這次發表會還有一個好消息是,龍芯傍上了PC 消費市場的大腿——華碩。
@普普通通Tony大叔(華碩大中華區總經理),這次專門來到龍芯發布會的現場,展示了華碩給龍芯定制的板U 方案。

他提前上手測試、超頻了3A6000 這枚處理器。在零下40 度到零下85 度的環境中,3A6000 從2.5GHz 超到3GHz 那是完全沒有問題。

Tony 大叔表示,如果不是龍芯這邊標定的3 GHz 的超頻建議,這顆U 再往上超到4 GHz 應該也OK。

要是兩家有進一步合作意圖的話,指不定未來還可能會看到龍芯的ROG 筆記本、整機產品的出現。

另外在工業產品端,這次龍芯也與合作夥伴一起推出了整合CPU IP 的網路交換晶片 XL63 並成功交付使用。而這也是龍芯的LoongArch 架構產品,第一次進入網路交換器產品中,實現了晶片層面的全面自主可控。

相信在工業應用上,未來還有更多的第三方晶片,能用上我們自己設計的LoongArch 架構。
總結來說,這次龍芯的新品發布,讓大家看到了他們想要立足於CPU 處理器市場的決心。
3A6000 處理器,正在不知不覺中追趕上Intel、AMD 這兩家CPU 巨頭,並試圖透過LoongArch 架構,來建立自己獨有的領地。
透過這樣的方式吸引到更多的消費端使用者之後,龍芯的未來可能真的不止於政企系統、工業控制和樣板通訊這樣對算力要求低、安全要求高的場景。

一旦打開了PC 消費折扇大門,對於國產自研CPU 的未來,才是真正的格局打開、把路走寬了。
正如去年龍芯董事長胡偉武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說的那樣,希望以後人們買龍芯不是因為要支持自主,而是要基於性價比的考慮。

只有這樣,龍芯的生態才能真正的做起來。
來源: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