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產業”巨震”開始?海內外巨頭紛紛攜資入場鈉電時代將開啟
電池巨頭開始將資金投入到新的鈉基電池技術上,這表明該行業可能會出現另一場對能源轉型至關重要的變革。鈉,存在於全球各地的岩鹽和鹽水中,具有進軍能源儲存和電動車領域的潛力,因為它比目前主導電池原料的鋰更便宜,儲量也多得多。但是,儘管兩者化學和結構相似,鈉電池還沒有大規模使用,部分原因是同樣大小的鋰電池具有更佳的性能。
不過,這種情況可能即將改變:產業巨頭們開始紛紛攜資入場。
過去一周,瑞典電池開發商和製造商Northvolt AB公司說,它在這項技術上取得了突破,計劃明年向客戶提供鈉離子電池樣品,並在2030年前實現量產。而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本月也簽署了一項協議,將投資100億元在江蘇建設建設年產能30 GWh的鈉離子電池項目,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大的微型車鈉離子電池統配套商。
今年4月,寧德時代則表示,從今年開始,其鈉基電池將用於部分汽車。
專業資訊提供者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資深研究分析師Rory McNulty表示:他們的投資並非只是研發,更多是為了持續擴大產能,將這項技術商業化,增強了人們的信心。
如果鈉電池確實證明是成功的,它們可能會抑制鋰的消費。這也提醒人們,在一個不斷發展的行業中,隨著企業尋求更便宜、更有效率的電池,試圖預測金屬的未來使用量是有風險的。
雖然鈉離子電池的低能量密度意味著它們不適合大型電動車,但它們可以越來越多地取代鋰電池用於低端、短程汽車,或用於電網儲能,在這些領域,電池尺寸不是問題。
有數據顯示,到2035年,鈉將取代約27.2萬噸的鋰需求,如果鋰供應無法滿足需求,替代效應進一步擴大至100多萬噸。
需要注意的是,電池中金屬結構的變化通常會顛覆供需前景,並使價格劇烈波動。例如,幾年前還被認為面臨長期短缺的鈷和鎳,由於出現了不使用這些元素的電池(如磷酸鋰電池),需求估計已經被修正。
而鋰價大幅波動的可能性尤其明顯。去年,搶購狂潮使鋰的價格一路飆升,但隨著電動車需求的下滑和供應前景的改善,鋰的價格開始暴跌。這波漲價潮也促使電池公司將鈉視為更便宜的替代方案。
顧問公司CRU Group電池材料主管Sam Adham表示:“鈉離子電池將在改善鋰供需平衡方面發揮作用。這將抑制鋰價格真正劇烈的波動。”
據了解,鈉電池最明顯的潛在優勢是可以為電網儲存多餘的電力,隨著世界逐漸遠離化石燃料,這一點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這一細分領域,電池性能不如低成本重要。
最後,鈉電池的成功也將取決於提高電池的循環壽命。據悉,鈉電池目前平均可循環5,000次,而最具成本效益的鋰電池產品約7,500次。
Rystad energy分析師Duo Fu表示,最大的問題是能否做到長壽命,如果成功,那麼儲能產業可能會有更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