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可能超乎預期
最新研究表明,植物吸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能力比以前認為的更強,這為減緩氣候變遷提供了一個充滿希望的視角。然而,科學家強調減少排放仍然非常重要,並指出這項發現並沒有提供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
一項新研究顯示,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可能比預期的要多,這為應對氣候變遷帶來了希望。然而,減少排放仍然至關重要,因為僅靠植樹還不足以解決問題。
11月17日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最新研究為地球描繪了一幅異常樂觀的圖景。這是因為更現實的生態建模表明,世界上的植物從人類活動中吸收的大氣二氧化碳可能比以前預測的要多。
儘管有了這個重大發現,但研究背後的環境科學家很快就強調,這絕不意味著世界各國政府可以鬆開煞車,並履行盡快減少碳排放的義務。簡單地種植更多樹木和保護現有植被並不是解決問題的金鑰匙,但這項研究確實強調了保護這些植被的多重好處。
西悉尼大學霍克斯伯里環境研究所的研究團隊負責人於爾根-克瑙爾博士解釋說:”植物每年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從而減緩了氣候變遷的有害影響,但它們在未來能在多大程度上繼續吸收二氧化碳卻一直不確定。我們發現,一個成熟的氣候模型被用於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等機構的全球氣候預測提供信息,當該模型考慮到一些在支配植物如何進行光合作用的關鍵生理過程的影響時,它預測在21 世紀末之前會有更強和更持久的碳吸收。”
「我們考慮了二氧化碳在葉片內部移動的效率、植物如何適應溫度變化以及植物如何在冠層中最經濟地分配養分等方面。」克瑙爾博士說:『這是影響植物’固定’碳能力的三個非常重要的機制,但在大多數全球模型中卻被普遍忽略。”
光合作用是植物將二氧化碳轉化(或”固定”)為生長和新陳代謝所需的糖的過程的科學術語。這種碳固定可以減少大氣中的碳含量,從而起到減緩氣候變遷的作用;據報道,過去幾十年來,陸地碳匯增加的主要驅動力正是植被對二氧化碳吸收的增加。
然而,氣候變遷對植被碳吸收的有利影響可能不會永遠持續下去,長期以來,人們一直不清楚植被將如何對二氧化碳、溫度和降雨量的變化做出反應,而這些變化與目前所觀察到的有很大不同。科學家認為,強烈的氣候變化,例如更嚴重的乾旱和酷熱,可能會大大削弱陸地生態系統的碳匯能力。
不過,在最近發表的研究報告中,克瑙爾及其同事介紹了他們的建模研究結果,該研究旨在評估高排放氣候情景,測試直到21世紀末,植被碳吸收將如何應對全球氣候變遷。
作者測試了不同版本的模型,這些模型的複雜程度和植物生理過程的現實性各不相同。最簡單的版本忽略了與光合作用相關的三種關鍵生理機制,而最複雜的版本則考慮了所有三種機制。
結果顯而易見:更複雜的模型包含了更多我們目前對植物生理機制的理解,這些模型一致預測全球植被碳吸收量會有更強的成長。所考慮的過程相互促進,因此在綜合考慮的情況下,效果會更強,而這正是現實世界中會發生的情況。
三一學院自然科學系助理教授西爾維亞-卡爾達拉魯參與了這項研究。她在介紹研究結果及其相關性時說:「由於大多數用於評估全球碳彙的陸地生物圈模型都位於這一複雜性範圍的低端,只是部分考慮了這些機製或完全忽略了它們,因此我們目前很可能低估了氣候變遷對植被的影響以及植被對氣候變遷的適應能力。我們通常認為氣候模型只涉及物理學,但生物學發揮著巨大作用,我們確實需要考慮到這一點。”
“此類預測對基於自然的氣候變遷解決方案(如重新造林和植樹造林)以及此類舉措能夠吸收多少碳有影響。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這些方法對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大,而且持續時間更長。
然而,僅僅植樹並不能解決我們所有的問題。我們絕對需要減少各行各業的排放。單靠植樹並不能為人類提供免罪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