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化中的格陵蘭:冰架體積減少三分之一以上
研究人員發現,自1978 年以來,北格陵蘭冰架的體積損失了三分之一以上,主要原因是海洋溫度上升。這種損失威脅到冰架作為天然屏障防止冰塊流入海洋的作用,有可能加速海平面上升。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自1978 年以來,北格陵蘭島最大的浮冰架的體積減少了三分之一以上,這主要是由於海洋溫度升高造成的。這種融化對它們限製冰流入海洋的關鍵作用構成了風險,從而影響海平面的上升。
自1978年以來,極地冰原上最大的浮冰架的體積減少了三分之一以上。在11月7日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的科學家們[1] 與丹麥和美國的同事們一起確定,冰架變薄的大部分原因是周圍海洋溫度上升,導致冰川的浮動延伸部分融化。在此之前,這一地區的冰川一直被認為是穩定的,不像極地冰蓋上更敏感的地區,在1920 世紀80 年代中期就開始減弱。
2016 年的Zachariæ Isstrøm 冰川,將數公里長的冰山排入海洋。北格陵蘭平台的融化可能會對海平面上升造成重大影響。圖片來源:© Romain Millan
這些冰架位於北格陵蘭島,透過充當巨大的冰凍”水壩”,在調節排入海洋的冰量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儘管格陵蘭島已經造成了目前海平面上升的17%,但這些屏障的任何減弱都可能導致釋放的冰量增加,從而加速水位的進一步上升。
這些結果是透過實地觀測、航空攝影和衛星數據,並結合區域氣候模型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