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人工智慧晶片嘗試模仿人腦以節省能源
創新的新型晶片技術整合了資料儲存和處理功能,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效能。這些晶片受到人腦的啟發,預計將在三到五年內上市,需要跨學科合作才能達到產業安全標準。
胡薩姆-阿姆魯奇(Hussam Amrouch)開發了一種可用於人工智慧的架構,其功能是同類記憶體計算方法的兩倍。根據《自然》(Nature)雜誌報導,這位慕尼黑工業大學(TUM)的教授利用被稱為鐵電場效電晶體(FeFET)的特殊電路應用了一種新的計算模式。幾年內,這可能會被證明適用於生成式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演算法和機器人應用。
基本概念很簡單:以前的晶片只在電晶體上計算,而現在它們也是資料儲存的位置。這樣既省時又省力。慕尼黑工業大學(TUM)人工智慧處理器設計教授胡薩姆-阿姆魯奇(Hussam Amrouch)說:”因此,晶片的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未來的晶片必須比早期的晶片更快、更有效率。因此,它們的發熱速度不能太大。如果要支援無人機飛行等場景的即時計算等應用,這一點至關重要。對計算機來說,這樣的任務極為複雜且耗能。
Hussam Amrouch 教授為能源密集應用開發強大的人工智慧晶片。圖片來源:Andreas Heddergott / TUM
對晶片的這些關鍵要求可以用數學參數TOPS/W 來概括:”每秒每瓦特的太赫茲運算量”。這可以看作是未來晶片的重要技術指標:當提供一瓦(W)功率時,處理器每秒(S)能執行多少兆次運算(TOP)。
博世與弗勞恩霍夫IMPS 合作開發的新型人工智慧晶片在生產過程中得到了美國GlobalFoundries 公司的支持,可提供885 TOPS/W。這使得它比同類人工智慧晶片(包括三星公司的MRAM 晶片)的功能強大一倍。而目前普遍使用的CMOS 晶片的運行速度在10-20 TOPS/W 之間。最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證明了這一點。
受人腦啟發的晶片架構
研究人員從人類那裡借鏡了現代晶片架構的原理。阿姆魯奇說:”在大腦中,神經元負責處理訊號,而突觸則能夠記住這些訊息,他描述了人類如何能夠學習和回憶複雜的相互關係。”
為此,晶片使用了”鐵電”(FeFET)電晶體。這種電子開關具有特殊的附加特性(施加電壓時極性反轉),即使在切斷電源的情況下也能儲存資訊。此外,它們還能保證在電晶體內同時儲存和處理資料。
阿姆魯奇認為:”現在,我們可以建立高效的晶片組,用於深度學習、生成式人工智慧或機器人等應用,例如,在這些應用中,資料必須在生成的地方進行處理。”
面向市場的晶片之路
研究人員的目標是利用這種晶片運行深度學習演算法,識別太空中的物體,或處理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產生的數據,而不會出現時滯。不過,慕尼黑工業大學慕尼黑機器人與機器智能綜合研究所(MIRMI)的教授認為,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幾年時間。他認為,適合實際應用的首款記憶體晶片最快也要三到五年後才能問世。
其中一個原因是工業界的安全要求。例如,在汽車產業使用這種技術之前,僅有可靠的功能是不夠的。它還必須符合該行業的特定標準。硬體專家阿姆魯奇說:「這再次凸顯了與電腦科學、資訊學和電機工程等不同學科的研究人員開展跨學科合作的重要性。」他認為這是MIRMI 的一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