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億年前化石進一步揭示「水下殺手」七鰓鰻的演化歷史
蛇形身體光滑無鱗、圓形吸盤佈滿利齒,以吸血為生——長相怪異、攝食方式獨特的七鰓鰻是許多科幻電影中的水下怪物原型。現實中,這古老的無頜脊椎動物已在地球上存活了約3.6億年,對於研究脊椎動物演化有著重要意義。
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科學家對1.6億年前侏羅紀燕遼生物群中新發現的大型七鰓鰻化石進行研究發現,現代七鰓鰻的祖先可能是食肉而非吸血的類型,進一步揭示了七鰓鰻奇特進食方式的演化及其對這一類群演化進程的影響。
燕遼鰻的生態復原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供圖)
該研究化石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研究員汪筱林、王敏採集,相關研究成果由該所研究員吳飛翔、張馳和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菲利普·讓維葉合作完成,日前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
七鰓鰻身無硬骨,牙齒為角質,很難保存為化石。而這次在燕遼生物群中發現的「殺手燕遼鰻」和「大牙燕遼鰻」兩種化石,不僅保存完整,而且吸盤和牙齒以近乎立體的狀態保存。其中,殺手燕遼鰻體長超過64厘米,是目前已知七鰓鰻化石中體型最大的,且與現代大型七鰓鰻相當。
殺手燕遼鰻和大牙燕遼鰻的化石標本及復原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供圖)
現代七鰓鰻的進食方式多樣,其中吸血種類最為人所知,食肉的種類較少,不同的取食方式對應著不同的牙齒特徵。令人意外的是,燕遼鰻的牙齒結構與如今北半球常見的吸血型七鰓鰻差別明顯,卻和生活在南半球的肉食性囊七鰓鰻有諸多相似之處,特別是吸盤牙齒和用來剜切肉塊的牙齒形態與囊七鰓鰻非常接近。
「這說明這些侏羅紀時期的七鰓鰻是典型的肉食性七鰓鰻,燕遼鰻化石消化道中的骨片殘骸也印證了這一點。這些發現打破了此前人們通常認為現代七鰓鰻的祖先是吸血類型的認知,顯示現代七鰓鰻的祖先更可能吃肉。」吳飛翔說,研究也發現,燕遼鰻是目前已知的現代七鰓鰻最近的化石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