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000億「獨角獸」申請破產發生了什麼事?
震驚全球,共享辦公室鼻祖WeWork宣布申請破產保護,其巔峰時期,估值一度高達47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差不多3400多億元,是全球無數投資人追捧的巨型“獨角獸” 。根據央視財經,W eWork在新聞稿中表示,破產申請僅限於美國和加拿大的辦公場所,其他地區的辦公室將不受影響。
這家公司在破產文件中列出的負債在100億美元至500億美元之間。此前,WeWork曾宣布已與債權人達成協議,暫時延遲償還部分債務。
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WeWork背負淨長期債務29億美元,長期租賃負債超過130億美元。報告稱,受到租金高昂以及更多人居家辦公等因素影響,WeWork公司股價目前已比高點跌去超過98%,超百億美元市值灰飛煙滅。據悉,WeWork創辦於2010年,一度稱為「未來辦公空間的代表」。
WeWork申請破產保護
曾被譽為獨角獸、市值曾達470億美元的辦公室共享公司WeWork,已經在星期一(11月6日)正式在美國申請破產,以擺脫近年來因巨額虧損而背負的巨額債務和繁重租賃。
WeWork曾是全美最有價值的新創公司。該公司根據《美國破產法》第十一章向新澤西州美國聯邦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
WeWork執行長David Tolley表示,該公司約90%的債權人已同意將債權轉換為股權,消除了該公司約30億美元的債務。
WeWork如今面臨著過度擴張的後果,手中有許多無法獲利的辦公室地點。在最風光的時候,簽訂了數百份長期辦公室租約。該公司對這些辦公室進行了翻新後再出租,實際上一次轉租最短只有一個月。
在申請破產保護後,WeWork現在能夠退出它在美國各地簽署的昂貴長期租約。根據破產申請,WeWork的負債從100億美元到500億美元不等。這次申請也僅限於WeWork在美國和加拿大的業務。
WeWork成立於2010年,由創意十足的亞當紐曼領導,是一家提供共享辦公空間的公司,營運模式不複雜,先透過租賃辦公室的樓層,然後改造成共享辦公空間,再出租給企業或個人。它因在辦公室供應飲用啤酒以及色彩豐富和輕鬆的裝飾而聞名。
WeWork的業務遍佈全球,數據顯示,2020年底,WeWork在全球超過150個城市有850多家門市,工位數超過100萬個,會員數超45萬,營收超過32億美元。
WeWork中國發聲明
WeWork中國市場是否會因此受到衝擊,備受業界關注。
11月7日,WeWork在微信公眾號發文稱,WeWork在美國與加拿大做出的重大戰略重組決定,與WeWork中國沒有任何關聯。
該聲明強調,WeWork中國早在2020年末與WeWork分離,WeWork中國是一個獨立品牌,目前已成為一家專注於在中國市場提供高品質的靈活辦公空間和全面性辦公服務的企業。WeWork中國擁有獨立經營和管理能力,而非WeWork的分公司或子公司,更不會參與此次美國和加拿大正在發生的策略重組過程。因此,WeWork全球其他區域的任何經營狀況對WeWork中國都不將產生任何影響。
經過三年的獨立經營和管理,目前公司在全國12座城市開展業務,為6000多家企業和70000多名會員提供專業服務。在2023年過去的幾個月中,公司陸續推出了3個全新社區:武漢的企業天地1號社區、上海的國際傳媒港社區、北京的好世界商業廣場社區(第二期)。
據上海證券報了解,2016年7月,WeWork在上海開啟第一個辦公空間。到了2017年,WeWork聯合弘毅投資和軟銀集團宣佈設立“中國WeWork”,由弘毅投資、軟銀集團領投5億美元用於加速拓展中國市場。
2020年9月23日,WeWork中國宣布獲得摯信資本2億美元追加投資,至此摯信資本成為了WeWork中國的控股股東,開始全面本土化經營。
為何隕落?
WeWork破產事件要算是美國近年來最嚴重的企業倒閉事件之一。
根據中國基金報,原計劃在2019年上市的WeWork,其招股說明書暴露了問題百出的管理決策歷史和糟糕的財務狀況,最終由於巨額虧損、公司治理不嚴、以及當時任職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諾依曼(Adam Neumann)的管理風格,令投資人望而卻步,上市計畫宣告失敗。
WeWork因快速成長而掩蓋其高昂成本,2019 年公開募資失敗後,公司聲譽受損,致使諾依曼離職。而隨後疫情來襲,使得該公司全球大多數公司關閉辦公室,人們被迫在家工作,這也進一步打擊對WeWork 共享辦公空間的需求。
新冠疫情期間,市場對其工位的需求下降,空置率上升,業務隨之急轉直下,而WeWork仍需向房東支付數以十億美元計的租金。截至今年6月,WeWork的虧損總額約為160億美元,該公司在過去10年從主要投資者和貸款方籌集的資金已全部消耗殆盡。該公司的新管理層削減了成本,但扭虧為盈的努力因辦公室市場疲軟而受挫。
WeWork成立至今,從未有過任何獲利,從揭露數據來看,2016年至2022年,WeWork累計虧損了149.6億美元(約1,070億元)。WeWork之所以能撐得這麼久,主要依賴創投的持續輸血。統計顯示,自成立以來,WeWork累計融資金額高達120億美元。
WeWork的隕落給許多投資者造成了巨額虧損,尤其是大股東軟銀。
曾經創造了投資界神話的軟銀創始人孫正義對WeWork持續瘋狂下注,投資金額超過1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10億元),這筆投資也成為了孫正義投資生涯中最大的敗筆之一。
同時,受累於WeWork,孫正義操盤的願景基金於2019年第三季出現巨額虧損,也由此拖累軟銀集團遭遇14年來的首季虧損。
在績效發表會上,孫正義公開道歉表示,自己對WeWork的投資是「愚蠢的」。
如今,隨著WeWork的破產,市值與投資灰飛煙滅,令人唏噓。
截至週一停牌,WeWork股價已跌至0.836美元,市值4,452.2萬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上海證券報、中國基金報、央視財經、WeWork中國官方微訊號、市場公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