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就有的增程電動車為什麼突然在中國火了?
放棄增程的各位,你們後悔了嗎?去年談到增程式,汽車同行的反應是這樣的:
以及, 這樣的:
但最近,很多車企都把造增程提上了行程。
增程=銷量,這種認知是在今年才固化的。儘管這項技術可能活不到2030年,相比純電,它的前景遠沒有那麼大,甚至有人將它比喻為新能源時代的小靈通,但是,無論對於車企還是用戶來說,它有著難以比擬的現實意義:
它能幫車企控制技術成本,它能緩解用戶的里程焦慮,如果一款車型既有增程也有純電版本,那麼增程一定是更好賣的那個。
去年,長城汽車花了很大力氣去和增程叫板,試圖告訴市場,增程落後,DHT才更先進。但是長城很快就發現,用科技教育使用者太難了,因為他們最實際。
但是,增程在中國的火爆,確實是汽車界少有的現象級事件。在汽車誕生的一百多年裡,增程其實出現的並不晚,但直到現在,它才真正在中國市場走紅。
德國人發現增程,日本人發明增程
對電力著迷的保時捷公司創始人費迪南德 · 保時捷設計的第一輛車是由電力驅動的,他是輪轂馬達的發明者。
於是,他想試試能不能把內燃機與輪轂馬達組合在一起。
1900年,費迪南德 · 保時捷設計了一款使用內燃機來驅動發電機,為輪轂馬達提供電能的混動汽車,也誕生了量產版本-洛納-保時捷「Mixte」。
這款車型可以看作是增程的鼻祖,儘管在當時,並沒有增程汽車的定義,並且在此後的100多年裡,關於什麼是增程也一直在改變,但是,它符合增程的一個基本特點:內燃機不驅動車輪,它只給馬達供電。
雖然第一輛增程汽車只比內燃機驅動的汽車晚了十多年誕生,但是在此後的100多年汽車歷史中,增程就如曇花一現,始終沒有成為市場的主流。
因為費迪南德 · 保時捷驗證了一個問題:增加了電池的汽車太重了,也無法解決充電問題,這意味著增程電動車的商業化之路遙遙無期。
不過其實當時的費迪南德 · 保時捷並不在乎,這可能僅僅是他的一次「技術試驗」,或者說,增程技術在100多年前誕生,其實充滿了偶然性。
1970年的石油危機,加速了日本車企開發混動技術的熱潮,並且形成了自己的技術智慧財產權壁壘,例如豐田的THS,本田的i-MM。
日系混動技術在90年代石油危機達到頂峰時發揮了關鍵的市場作用,橫掃美國與日本市場,甚至因為專利壁壘高,也阻斷了其他國家的混動技術開發進程。
其中也包括日系品牌中,混動技術開發落後兩田的日產。
所以,日產靠著在電驅技術的積累,研發了結構較簡單的e-POWER混動技術。其原理也與增程式技術的驅動方式相當相似,引擎不直接驅動車輛,不同的是,日產e-POWER可以不需要額外電能補充,僅透過燃油機發電即可實現電能供給平衡,它本身配備的電池也比較小。
這也是日本的能源背景決定的:日本認為,發展電能成本高,需要藉助化石燃料發電,那不如直接加油,透過混動技術節油來降低能源消耗。所以,與增程驅動模式相當相似的e-POWER混動技術從沒想過增加電池提升純電續航,燃油經濟性才是它的核心。
李想決定造增程,也是受了日產的啟發,因為日產從實際層面,驗證了增程的市場可行性。
2016年上市的日產NOTE e-POWER,在2018年日本本土銷量,甚至超過了混動版豐田普銳斯。這款車型除了省油性能突出,也解決了噪音問題。
其實,如日系發展混動一樣,每一種技術路線的脫穎而出,都伴隨著時代發展背景,以及不同國家的政策傾向指引。
e-POWER在日本熱銷,在中國卻反響平平,畢竟它比同級燃油車更貴。
2000年後,美國在政策層面將加大新能源汽車產業扶持提升日程,並且對燃油能耗和排放標準做出限制,增程在美國也應運而生了。
2007年、2008年連續兩年巨虧超過300億美元後,向美國政府申請破產保護的通用汽車,在經歷重組後,也需要新產品來提高市場期待值,並推出符合美國政府發展目標的產品。
雪佛蘭Volt就是其中之一。
Volt的純電行駛里程約64公里,借助“增程器”,用引擎為發電機充電,又能增加幾百公里的里程。
Volt的研發耗資7.5億美元,建立生產線用了2.5億美元,但是相比於豐田普銳斯以及美國市場熱銷的純電車型日產Leaf, V olt被定義為“過渡產品” ,在美國上市後,遭遇了美國業內人士的廣泛質疑。
美國對Volt質疑的焦點在於:Volt誕生之初,是以電動車的名義來進行宣傳,但是它確實需要發動機為電機充電,在當時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Volt引起了業界對增程到底是先進還是落後的一次公開討論。
而之所以有這樣的爭議,恰恰在於,技術形式已經開始與轉型期的產業政策掛鉤了,當時Volt在美國可以享有7,500美元的財政補貼。
Volt的技術爭議,也促使美國加州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修改了關於增程式的定義,這個定義又把Volt排除在增程技術之外,因為在政策範圍內,增程需要滿足以下標準:
- 純電續航里程必須大於75英哩;
- 純電續航里程必須大於燃油續航里程;
- 在電瓶電量耗盡之前,引擎禁止啟動;
- 引擎本身必須也是足夠清潔的。
而依照上述定義,Volt也無緣增程,無法拿到補貼,但是作為一項新技術,通用依然想讓它走向世界,2011年,Volt作為增程進入了中國市場。
Volt進入中國後的售價高達49.8萬元,一輛A-Class轎車達到50萬的高度,已經可想而知它在中國市場的命運了。
同時,寶馬卻盯上了增程,正好寶馬已經擁有誕生在純電平台的寶馬i3,就順勢在這一平台上發光發熱,在2013年推出了增程版。
雖然BMW沒有公開承認過,不過據悉當時為了配合加州的政策,BMWi3將原本能裝10L左右的油箱透過軟體強行限制為7L左右,以滿足「純電續航里程必須大於燃油續航里程」的條件。
當時,在美國增程版i3的售價比純電版高了3850美元,但因為續航里程比純電版高出一倍,在美國,增程版i3比純電版更受歡迎。
可見,緩解里程焦慮讓增程有了市場價值。
但2016年,就有美國車主指控BMWi3增程版有突發事故風險,當増程引擎介入後,如果車輛負載過大,例如乘客滿載或上坡時,i3的速度會在沒有任何提醒的情況下突然變慢,而這種斷電癱瘓的情況發生過多次,直到BMWi3增程版在美國停售,這問題也沒有完全解決。
i3增程版在歐洲也不順利,隨著歐洲全面禁油的政策風向啟動,i3增程版也在2018年宣佈在歐洲停售。
至於在中國,售價51.68萬的i3增程版,也實在不具備市場吸引力。
BMWi3增程版更像是政策層面的試驗品,它仍然沒有找到打開市場大門的路徑。
沒有天時地利人和,造不出好增程
不難看出,從上個世紀的保時捷,到近15年里相繼推出的雪佛蘭Volt、BMWi3增程版、日產NOTE e-Power,都無法解決幾個問題:
銷量最高的日產NOTE e-Power最滿足實用性需求,但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技術,因為它的燃油經濟性更好,但是它更符合日本的產業政策,因為無法充電,純電續航低,它在中國甚至上不了綠牌;
雪佛蘭Volt、BMWi3增程版試圖打破純電車型的里程焦慮,但過高的售價,更加劇了對其技術先進性的質疑。落後的技術,憑什麼賣這麼貴?
增程的bug太多了,所以雪佛蘭Volt、BMWi3增程版都選擇了粗暴的停產方式,來結束他們的增程命運。
可見,造好一輛增程電動車,最起碼需滿足幾個條件:
迎合當時、當地的產業政策;
做到技術成本與產品價值的平衡;
在純電續航和燃油經濟性上,滿足受眾的需求;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儘管增程被認為技術路線比較簡單,但也必須規避一些體驗上的bug。
當增程在國際市場若即若離時,已經研發插電混多年的比亞迪也好不到哪裡去。
至於為什麼比亞迪一心研發插混,並不斷技術不斷迭代,而不是上馬結構更簡單的增程,其實原因只有一個:
在市場前景不明朗之前,比亞迪也在賭。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說過,「2018 年DM 技術發展到第三代的時候,差點就走不下去了,當時中國新能源車這個市場插電混動的份額很小,技術本身還需要進一步的優化和突破,也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這是一個現實問題,增程和插混在2020年以前,都沒有等到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環境。
其實很多搞插混技術的自主品牌,過去十幾年來在研發上都沒有專注投入過,因為市場前景實在是太渺茫了。
誰也沒想到,市場爆發就在一瞬間,而機會留給了有準備的人。
「落後」的增程被中國車企復活了
隨著新能源車在我國滲透率提高,供應鏈逐漸成熟,市場轉折點終於出現了。
首先必須先明確的是,增程電動能在中國市場發光發熱,有一個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在政策條件支撐下,中國新能源市場環境更加開放。這也是中國市場環境區別於日本、歐洲非常主要的一點。
例如,美國嚴格定義什麼是增程,一度把Volt逼出政策範圍之外,但是在中國增程曾經也享受國家新能源補貼,並且還能夠享受減免購置稅政策,上綠牌。
既然產業政策沒有對增程關閉大門,那麼該如何為增程在中國找到市場機會呢?
理想汽車在增程上的突破,本質上並不是技術思維上的突破,而是產品思維的突破。它其實主要做了幾件事:
成本方面:發揮出增程技術成本比純電動低的優勢,在當時一輛理想ONE比一輛蔚來ES8便宜了十幾萬;
產品體驗層面:對標BBA,媲美越級車體驗;
技術方面:增加純電續航里程,滿足城市行駛需求,增加四驅,提升駕駛體驗;
當技術與使用者需求結合,它就有了存在的市場條件。
接下來,就是去掉過去增程技術的bug,做升級。
在理想ONE上市之初,理想汽車用了很大的精力來應對「增程是落後技術」的吐槽。
畢竟,作為一款中大型SUV,它搭載的是一款1.2升渦輪增壓三缸發動機,僅僅這一點,就夠讓理想ONE一直挨噴了。
但其實,為了增程技術的發光發熱,理想其實做了不少工作。
例如增大電池,讓它的純電續航達到150公里甚至200公里,比同級PHEV的純電續航高;在後續車型啟用自研四缸1.5T增程器,提升燃油經濟性。
其實比起與同級的純電動車型,增程的成本優勢非常大。單單電池這一塊的成本,理想ONE搭載的40.5kWh的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就比當時比亞迪唐EV搭載的108.8kWh刀片電池,能省出5萬元。
用省出來的電池成本,在定位更高的30萬以上車型中增加空氣懸吊系統,提升舒適性,還能以「同級唯一」的屬性,吸引用戶。
總結來看,理想得以將增程技術從落後變為先進,是因為增加電池,改善駕駛舒適性的同時,切準了高端市場的需求。
在增程技術相比純電更低成本的優勢下,理想透過精準定位,營造出同級難以超越的空間感、科技感以及實用性,這是理想首款車型理想ONE上市即熱銷的原因。
其實,理想帶動的增程爆火,與當初大眾在中國將車型加長一個道理,他們都拿捏住了中國用戶喜歡一輛體面的車的心理。
所以,理想以其強大的市場效應驗證了一個命題:在技術先進性與使用者體驗之間,市場更在乎後者。
於是,嵐圖來了,問界來了,長安深藍來了,零跑來了,當他們的銷量越來越高時,智己和小米也決定來了。
這些品牌無一例外,借助增程較低的技術門檻快速入局。
中國車企開始研究如何將增程的成本優勢繼續發揮,例如零跑主打的超級增程,用了43.7kWh和30.1kWh兩個電池包版本,大電池的純電續航里程甚至超過了300km,然後幾乎以自殘式定價的方式,殺出了一條血路;
長安深藍SL03增程版,不但相比B級燃油車的價格優勢也十分明顯,以及主打能標配的都標配,也終於打破了自主品牌無法突破B級車的神話。
所以根本上來說,增程在中國市場的成功,並不是增程技術本身的成功,而是藉助較低的技術門檻,發揮更大的產品價值。
把增程推向一個又一個爆款地位,中國車企主要做了幾件事:增加電池,從高端市場找突破口;用成本能力幹掉同級別電動車,順便輻射同級別燃油車;發揮智能化屬性,走差異化路線,精準定位。
先前有傳言稱,小鵬汽車也要造增程,小鵬否認了,他們研發的增程系統被用在了飛行汽車上。
但很多人覺得,如果小鵬把增程用在G9上,那性價比就無敵了。
你看,增程就是這麼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