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學家查明大印度大陸在與亞洲碰撞與喜馬拉雅山崛起的關聯
最新研究發現,大印度大陸在與亞洲碰撞之前是一個寬達3000 公里的單一構造板塊,改變了我們對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形成的認識。令人信服的新證據解決了不一致的解釋,支持了大印度地區的龐大規模。 數億年前的地球表面與我們今天看到的地球表面截然不同。當時只有兩塊大陸: 勞拉大陸和岡瓦納大陸。現在的印度次大陸是岡瓦納大陸的一部分,岡瓦納大陸大約在1.5 億年前解體。從岡瓦納超級大陸分裂出來的印度板塊的一部分現在俯衝到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之下。因此,了解這塊被稱為大印度的大陸”消失”部分的原始範圍,對於解決有關印度-亞洲碰撞年代的幾個關鍵問題以及回答青藏高原是如何以及何時形成的非常重要。 然而,對大印度大陸範圍的估計一直不確定,從100 多公里到2000 多公里不等。位於西藏南部印度板塊和亞洲板塊之間的桑丹林剖面是一塊地質學上的羅塞塔石碑,可用於確定印度-亞洲碰撞的起始時間;然而,有關其年齡和古地磁記錄的不同證據使估算工作充滿挑戰。中國地質大學(北京)(CUGB)的研究人員與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Ludwig Maximilians University)和中國科學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等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澄清,大印度板塊在俯衝到亞洲之下之前是一個範圍2000到3000千米左右的單一板塊。科學觀點和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孟軍教授解釋說:”印度-亞洲碰撞主要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多級碰撞模型,它將印度前緣的大洋盆地細分為較小的板塊,這些板塊後來併入亞洲板塊。第二種模型認為,印度和大印度在早白堊世時期作為單一板塊存在,大印度北緣的上地殼形成喜馬拉雅推力帶,下地殼則俯衝到亞洲之下”。他的同事、來自中大地質學院的王成山教授補充說:”我們的目標是了解這些模型中哪一個更準確。”研究人員透過對大名鼎鼎的桑丹林剖面進行地質學、古生物學和古地磁學的綜合研究,解決了圍繞這些問題的幾個問題。白堊紀岩石的古地磁使研究人員能夠追蹤印度板塊北段的地理位置,並計算出大印度的最小面積。歷時重建圖(上)顯示印度板塊脫離岡瓦納超大陸並俯衝到亞洲之下,從而幫助形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地形,即珠穆朗瑪峰(下)。資料來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孟俊與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Stuart A. Gilder 教授研究對了解構造的影響研究獲得的數據顯示,自5500 萬年前碰撞開始以來,俯衝所消耗的岩石圈- 地球的岩石外殼比今天印度次大陸的面積還要大,最初向北延伸了約2000 至3000 公里。因此,將近500 萬平方公里的岩石圈被俯衝到亞洲板塊之下,可以肯定是青藏高原崛起的原因。這些發現標誌著我們對印度-亞洲碰撞以及這些地區各種地質結構出現的認識發生了構造上的轉變。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的斯圖爾特-A-吉爾德(Stuart A. Gilder)教授說:”我們的發現挑戰了亞洲南緣是由特提斯洋中獨立的構造塊凝聚而成的既定觀念。這些發現可以幫助我們填補有關岡瓦納大陸構造中印度板塊的大小以及印度與亞洲碰撞之前的構造歷史的知識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