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車維修要幾十萬芬蘭一特斯拉車主:炸了吧!
純電車修車時碰到天價維修費,怎麼辦?一特斯拉車主:炸掉。這並非危言聳聽,這位芬蘭Model S車主修車時得知維修價格接近原價一半,最後選擇不修車,直接炸了。
純電車車主,苦維修費高昂久矣。
純電車維修費用普遍偏高
芬蘭這位車主的Model S,購買時基本價格為5.74萬美元(約42萬元)。
在車輛故障送去維修後,結果發現要修好車,必須更換整個電池組,而這個價格至少要2.26萬美元(約16.54萬元)。
這不僅達到售價的40%,而且在當時,同樣車型的二手車也只要3萬美元(約21.95萬元),添點錢都能買輛二手車了。
該車主最後沒有選擇修車,而是找人在車上綁了30公斤炸藥,還有一個貼有馬斯克頭像的假人,然後點火,爆炸。
△來源:油管部落客@Pommijätkät
純電車修車時碰到高額甚至天價維修費,並非個案。
之前有極星2車主,駕駛途中因磕碰導致電池板向內凹陷,也是需要更換整個電池組,維修總價達到54萬,而新車價格當時不到34萬。
還有一位無錫Model Y車主,倒車時不小心把車尾撞壞,網上流傳這輛車定損報價20萬元,而車輛價格只有28萬,引發不少關注。
△圖片來自網絡
不過後來有媒體求證特斯拉官方,得知這輛特斯拉最終定損費用約11萬左右,並非20萬。但這也接近車輛購買價格的四成。
不僅是嚴重的碰撞,看似輕微的剮蹭也可能導致高額的維修費用。
去年有一輛小鵬P5,碰撞範圍僅有車輛左前方的位置,但事後卻收到了總費用高達19022元的維修單。
△圖片來自網絡
而且也有越來越多的調查數據證明,電動車的平均維修費用要普遍高於燃油車。
美國一家提供汽車維修店軟體的大型公司Mitchell 1,今年第三季的調查數據顯示,特斯拉平均維修成本為5,552美元(約4.06萬元),非特斯拉的純電車平均維修成本為4,474美元(約3.27萬元),而燃油車的平均維修成本在4,205美元(約3.08萬元)。
數據機構WePredict去年則發布了一項報告,調查涉及2016年-2021年間約1,900萬輛汽車的服務和維修價格。結果顯示,目前電動車的維修成本為燃油車的1.6倍至2.3倍。
新能源汽車產業爆發,維修貴、維修困難的問題也隨之暴露。
純電車維修貴,貴在哪裡?
高昂的維修費背後,首先是受損部分涉及的零件本身就貴。
例如動力電池,基本上就是純電車最昂貴也是最難修的零件。
根據中保研第16期汽車零整比研究成果,新能源車型動力電池包單件零整比均值為48.85%。
也就是說,一輛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的價格平均可以達到整車售價近一半。
而純電車上其餘各類感測器,例如光達,價格也普遍偏高。
例如上文舉例的小鵬P5,維修費用高的主要原因就是雷射雷達損壞,而一顆光達的價格就達到8916元。
△圖片來自網絡
這也因為該零件很可能涉及核心專利技術,難以像燃油車一樣實現零件通用,降低價格。
還是以動力電池為例,無論是特斯拉、比亞迪這種自己做電池的車企,還是寧德時代、欣旺達、蜂巢能源、億緯鋰能這種動力電池供應商,怎麼造電池都有自己的技術和方法。
這導致萬一電池需要維修,那麼只有找對應廠家,不可能像燃油車那樣,某一零件沒有原廠件還有副廠件能用。
除了動力電池,純電車三電系統其他部分如果受損,也沒辦法自己買個零件,找個汽修店就能修。
另外,車企使用的製造技術也會導致較高的維修成本。
例如一體化壓鑄、車身電池一體化等等,因為電池、底盤或車身是整體零件,沒有其餘零件,一旦出現嚴重損還,往往面臨零件、電池等整體更換。
更核心的,則是純電車維修時需要專業的條件和人才,這方面國內也存在發展不足的情況。
今年開始實施的《電動乘用車售後服務規範》,就對新能源汽車維修場地、維修人員和作業條件提出要求。
例如維修技術人員應配備的安全防護用品,涉電維修場所需要滿足無油脂、無金屬屑、無洩漏的液體、無飛濺的火星、地面需要絕緣處理等等。
這意味著一般汽車維修店甚至4S店很難滿足相關條件。新能源汽車維修,主要還是依賴官方直營或授權的服務中心。
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理事隉有波曾估計,全國50萬家汽修廠,其中真正能修新能源汽車的最多不超過1萬家。
並且,國內新能源汽修人才存在大量缺口。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2025年,節能與新能源車的人才總量預計達到120萬人,但人才缺口預計達103萬人。其中,新能源汽車維修領域將面臨80%的人才空缺。
零件價格高、難通用,一體化的相關技術,維修門市、人才少,種種因素導致純電車維修起來,不僅貴,還比燃油車更困難。
這也是為什麼如今新能源車企推出時基本上都會附帶官方保固權益,例如整車保固或包修服務,三電終身保固服務等。
在官方保證的權益之外,還可以把商業保險當作兜底,例如第三者責任險、車輛損失險、附加險等,按需選擇,萬一有意外情況發生,也能降低自身承擔費用和風險。
維修費高昂的問題固然存在,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解決方法。
畢竟新能源汽車市佔率從3%成長到30%,僅花了5年,和燃油車發展的歷史相比,算是小巫見大巫了。
而今年,中保研、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中國品質檢驗協會等官方機構正不斷起草、簽署關於電動乘用車維修、定損、保險等相關規範和標準。
產業發展得太快,問題暴露,補齊這些短板也需要時間。
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解決方案,能幫助車主在車輛需要維修時,做出比炸車更永續的選擇。
參考連結:
https://finance.sina.cn/nextauto/2023-03-15/detail-imykxyey204925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