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認為小行星塵埃造成了長達15年的寒冬導致恐龍滅絕
大約6,600 萬年前,一顆比珠穆朗瑪峰還大的小行星撞上了地球,導致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物死亡–包括恐龍。這一點我們已經知道。但是,小行星奇克蘇魯伯的撞擊究竟是如何導致所有這些動物滅絕的,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最近的主要理論認為,小行星撞擊產生的硫磺–或者說它引發的全球野火產生的煙塵–遮蔽了天空,使世界陷入漫長而黑暗的冬天,除了少數幸運兒之外,所有動物都滅絕了。
然而,週一發表的基於在一個重要化石遺址發現的微粒的研究再次證實了先前的假設:撞擊造成的冬天是由小行星掀起的塵埃引起的。
研究人員在《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說,從粉碎的岩石中產生的細小矽酸鹽塵埃會在大氣中停留15年,使全球氣溫下降多達15攝氏度。
早在1980 年,科學家路易斯-阿爾瓦雷斯和沃爾特-阿爾瓦雷斯父子首次提出,恐龍是被小行星撞擊而滅絕的,小行星撞擊使世界籠罩在塵埃之中。
他們的說法最初遭到了一些懷疑–直到十年後,人們在墨西哥灣現在的尤卡坦半島發現了巨大的奇克蘇盧布隕石坑。現在,科學家基本上同意奇克蘇魯伯是罪魁禍首。
但比利時皇家天文台研究員奧茲古爾-卡拉特金告訴法新社,近年來”非常流行”的觀點是,是硫磺而不是塵埃導致了撞擊冬季。
這項研究的合著者之一卡拉特金說,這是因為人們認為撞擊產生的塵埃大小不合適,無法在大氣中停留足夠長的時間。在這項研究中,國際研究團隊能夠測量被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後產生的塵埃粒子。
這些顆粒是在美國北達科他州的坦尼斯化石遺址發現的。雖然該地點距離隕石坑有3000公里(1865英里),但卻保存了許多令人矚目的發現,據信這些發現是在小行星撞擊後直接在一個古老湖泊的沉積層中發現的。
研究人員說,這些塵埃微粒大約在0.8到8.0微米之間–大小剛好可以在大氣中停留長達15年之久。
研究人員將這些數據輸入到與當今地球類似的氣候模型中,確定塵埃在大滅絕中所扮演的角色可能比人們以前認為的要大得多。據他們估計,在小行星射入大氣層的所有物質中,75%是塵埃,24%是硫磺,1%是煙塵。這些塵埃粒子”完全關閉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至少一年,造成了生命的”災難性崩潰”。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地球物理學家肖恩-古利克(Sean Gulick)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告訴法新社,這項研究是回答”熱門問題”–是什麼導致了撞擊冬季–的又一次有趣的努力,但並沒有提供確切的答案。他強調說,發現世界上最後一次大滅絕事件發生的原因不僅對了解過去很重要,對未來也很重要。
古利克說:”也許我們可以更好地預測我們自己的大滅絕,而我們本身可能正處於大滅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