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津巴布韋六頭大象集體神秘死亡的原因
一項由國際組織進行的研究調查了津巴布韋35 頭非洲象的不明死亡原因,發現可能與一種與致命敗血病有關的細菌有關,這種細菌被命名為Bisgaard 分類群45。這項發現凸顯了非洲象這一瀕危物種所面臨的日益嚴重的威脅,並強調了進一步研究這些死亡原因以確保該物種生存的重要性。
一種與嚴重敗血症有關的細菌可能是造成津巴布韋六頭非洲象死亡的原因,也可能是造成附近國家其他非洲象死亡的原因。非洲象的數量仍然岌岌可危,這項發現為非洲象面臨的越來越多的挑戰增添了傳染性疾病。
在這項獨特的研究中,來自維多利亞瀑布野生動物信託基金、英國動植物衛生署、薩里大學和南非實驗室的科學家們調查了35 頭大象的神秘死亡事件,這些大像大多於2020 年8 月至9 月間在辛巴威西北部方圓40 x 25 公里的範圍內死亡。在此之前,2020 年5 月至6 月間,鄰國波札那北部約有350 頭大象死亡,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非洲稀樹草原大像是一種瀕危物種,野外僅存35 萬頭,每年的損失估計為8%。由於大像已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名錄,這項發現令人十分擔憂。調查這些大象的死亡原因對於保護這個偉大物種的未來至關重要。
首席調查員、維多利亞瀑布野生動物信託基金的野生動物獸醫Chris Foggin 博士說;
“在津巴布韋西北部的野生動物保護區調查這起死亡事件極具挑戰性。在這類工作中,我們經常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及時發現並到達動物屍體以獲取有用的樣本。然而,我們也不知道可能會遇到什麼疾病,儘管我們最初懷疑可能是炭疽病,因為已知該地區會發生炭疽病;或者可能是其他一些可能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的疾病。因此,在對大象進行屍檢時,我們必須小心謹慎,因為對這麼大的動物進行屍檢本身就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尤其是在野外條件下工作。”
研究結果和影響
對大象進行了多次屍檢。很快就排除了偷獵的可能性,主要是因為所有死亡大象的象牙都完好無損。毒理學分析,包括對氰化物的即時檢測(在津巴布韋,氰化物有時被用來殺死大象),以及在英國進行的更複雜的分析,都沒有在大象屍體或靠近許多屍體的水潭中發現毒藥的痕跡。
獸醫和科學家的進一步檢查發現,有六頭大象感染了由一種鮮為人知的細菌引起的敗血病,這種細菌被暫時命名為Bisgaard 分類群45,是巴斯德菌科細菌的一種未分類成員。細菌分離和基因分析證實了這一點。只有數量有限的樣本適合進行此類檢查。巴斯德氏菌以前曾與羚羊等野生動物的猝死有關,但在這項研究之前,人們並沒有懷疑巴斯德氏菌與大象的死亡有關。
APHA 病毒學負責人Falko Steinbach 教授表示:
“這種細菌的鑑定是進一步了解這些大象死亡原因的重要一步,我很高興能成為亞太獸醫協會團隊的一員,證實這些重要發現。這種細菌是有可能傳播的,特別是考慮到大象的高度社會性,以及這種感染與乾旱等極端天氣事件相關的壓力之間的聯繫,這可能會使疫情更容易爆發。要進一步了解這種細菌及其對非洲象群和其他野生動物的長期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薩里大學獸醫學院獸醫微生物學高級講師Arnoud van Vliet 博士說:
“我們研究團隊的國際成員組成凸顯了對放養動物的疾病和死亡進行保護調查所帶來的機會。比斯加德分類群45 以前從未與細菌性敗血症聯繫在一起,它使大象保護面臨的與疾病相關的威脅清單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