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人們喜愛的音樂可以幫助應對痛苦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與陌生的放鬆音樂相比,聆聽我們喜愛的音樂及其產生的情緒反應,尤其是苦樂參半的音樂,更能有效減輕我們對疼痛的感知。研究結果表明,音樂可能是一種很好的無藥鎮痛劑。
早在上世紀90 年代末,英國搖滾樂隊The Verve 就曾唱道:”因為這是一首苦樂交響曲,這就是生活”。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這支樂團似乎說到了點子上,尤其是音樂對我們疼痛體驗的影響。
蒙特婁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我們喜愛的音樂,尤其是聆聽苦樂參半的音樂所帶來的情緒,可能是一種有效的、不需要藥物的降低疼痛感的方法。
研究的第一作者達柳斯-瓦萊維丘斯(Darius Valevicius)說:”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表明,研究參與者選擇的最喜歡的音樂對急性熱痛的減輕效果要比不熟悉的放鬆音樂大得多。我們還發現,情緒反應在預測音樂是否會對疼痛產生影響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眾所周知,音樂具有低痛覺效應,也就是說,音樂會降低人們對疼痛刺激的敏感度。但為了辨別哪種音樂對減輕疼痛最有效,研究人員在63名參與者的前臂內側施加了中度疼痛的熱刺激,這種感覺類似於用熱茶杯貼著皮膚。疼痛與音樂選段相配合,每個選段持續約七分鐘。
與對照曲目或沉默曲目相比,聆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會大大減輕參與者的疼痛強度和不愉快感。為放鬆而設計的陌生曲目對痛感的影響不如參與者最喜歡的音樂。
Valevicius說:”此外,我們還使用了亂碼音樂,這種音樂除了有意義的結構外,其他方面都與音樂相似,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導致低痛感的可能不僅僅是注意力分散或聲音刺激的存在。”
隨後,研究人員就參與者最喜歡的歌曲對他們進行了訪談,並對與情感體驗類別相關的四個主題進行了分析,這四個主題是:振奮/活躍、快樂/歡快、平靜/放鬆和感動/苦樂參半。他們想看看情緒主題是否能調節喜愛音樂的鎮痛效果。
瓦列維丘斯說:”我們發現,動人或苦樂參半的情感體驗報告似乎會導致較低的疼痛不快感評級,而這是由更強烈的音樂享受和更多的音樂寒意驅動的。”
雖然他們在論文中沒有對”音樂寒意”下定義,但研究人員指出,先前的神經學研究表明,大腦中的多巴胺通路可能是享受音樂和音樂引起的寒意的基礎。研究人員說,在某些人身上,寒顫會表現為刺痛、哆嗦或起雞皮疙瘩。
研究人員也意識到了他們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參與者聆聽音樂樣本的時間。例如,與研究中聆聽的較短曲目相比,聆聽較長時間的放鬆音樂可能會產生更強的效果。進一步的研究可以探討喜歡的音樂是否能有效減輕非熱痛,如機械性刺激或慢性疼痛。
Valevicious說:”特別是當涉及到最喜歡的音樂中的情感主題時,如感動/苦樂參半,我們正在探索音樂聆聽心理的新層面,這些方面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研究,特別是在緩解疼痛方面。因此,我們現有的數據很有限,儘管初步結果相當有力。”
這項研究發表在《疼痛研究前沿》(Frontiers in Pain Research)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