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再洗牌,誰會下牌桌?
籠罩在中國汽車廠商上的“烏雲”,正在變得愈發鵯黑。根據國家統計局8月底發布的最新數據,1-7月汽車製造業整體營收53,148.4億元,年增11.8%;利潤總額2,583.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規模增長了,利潤卻還在停滯,相當於車企“越努力,虧得越多”,這顯然有問題。而事實上,這個趨勢已經「背地裡」持續很久。
就以2019年至今的國家統計局「汽車製造業」經營狀況統計值(經過相應的年化滾動值處理,凸顯變化趨勢)為例,汽車製造業的營收和利潤持續表現為相反的變化趨勢。3年時間裡(2019年7月和2023年7月對比),營業收入成長了23%,獲利僅成長了0.6%,換算而來的利潤率下滑了足足23%。
如果進一步把國家統計局口徑中,活得更滋潤的汽車零件產業剝離,剩下的汽車整車環節還會更慘。
以國內去年乘用車市場整體佔比超50%的6家頭部車企(均為上市企業),比亞迪、吉利汽車、長城汽車、上汽集團、長安汽車、廣汽集團的合併經營狀況為例。從2018年至今,其營收規模成長了超過30%,獲利反而下降了37%,相當於利潤率下滑了42%。
撇開中國汽車產業近年來「新能源轉型最快」、「出口銷售與日俱增」的光鮮外表,基礎面中糟糕的商業價值趨勢,正在將整個產業拖入「最動盪的年代」。
對一般消費者而言,這項轉變甚至能帶來更多實惠,但對投資人而言,風險正在不斷累積、顯現。無論是否已經買入了汽車整車標的,還是未來打算繼續關注這個板塊,投資者都必須提前做好預期。
中國汽車產業,只會越來越「壞」?
作為重資產產業中最典型的代表,汽車製造業先天就存在著對於較高「合理利潤」的訴求。
畢竟一個汽車品牌動輒數百上千億的起始投資,後續還要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經銷網絡、推廣宣傳等環節上不斷投入。利潤率一旦過低,賠本就會成為大機率事件。
可從整車業頭部企業近幾年的經營狀況來看,其實從2019年年中開始,整個產業的淨利潤率就已經開始維持極低的水準(長期低於4%)。完全不符合重資產產業回報期望的利潤水平,不僅給企業增加了經營壓力,也讓許多企業和品牌已經開始退出市場。
造成這種現象的核心,就是“卷”,而且是往死裡“卷”。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下汽車市場激烈的「價格戰」。
2023年3月,在湖北當地的政策扶持下,東風雪鐵龍的B級中型轎車C6,直接獲得了9萬元的高額補貼,原本起價21.7萬元的車,只要不到13萬就能夠直接取車,一度在全國各地掀起了「去湖北買C6」的熱潮。
如果說小批量的C6「骨折」還是偶然事件,那麼現如今中國汽車市場整體的「物美價極廉」或許更能說明問題:
- 不到10萬就能買主流插混轎車(合資車型需要接近20萬,海外要超過20萬);
- 22萬的新勢力就能有800V供電架構(海外目前只有保時捷100萬等級產品實現了量產);
- 進一步電池配置拉滿到100度(標稱續航約600公里+)、還有雙馬達、運動定位的旗艦轎跑,也無需30萬元。
在國內競爭激烈,價格被迫不斷下降的爆款產品,一旦引向海外,定價就會出現非常直接的「躍升」。以比亞迪SUV拳頭產品之一的元PLUS為例,國內起售價僅13.28萬元,出口到泰國定價22.6萬元起,隨後就佔據了泰國電動汽車銷量榜的榜首;同樣的車型出口到以色列,價格更是從32.3萬元起,也一舉成為了以色列今年頭7個月的電動車銷售冠軍。
迫使中國整車廠商,在中國大陸這一主賽場,以如此殘酷的價格水平去競爭的關鍵,還是在於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正式轉向了存量市場。
這趨勢,其實可以從許多宏觀的統計數據看出。首先是中國民用汽車的保有量成長趨勢,截至2022年底,國內機動車駕駛人總數達4.64億人,對應的民用載客汽車保有量為2.77億輛。從駕駛人人均汽車擁有量出發,近10年來已從0.47輛/人,上升到了0.6輛/人。
近30%的提升幅度,看似樂觀,但同期國內人均GDP的增幅高達113%。換言之,人們越來越富裕早已推動不了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持續成長,有限的城市生活空間、道路資源,持續為汽車的消費構築越來越大的阻力。
結合中國汽車使用年限較低,未來出於環保目的逐步延長使用壽命的趨勢,未來汽車消費只會更向剛需靠近。主要的消費年齡將愈發向大學畢業、進入社會、成家立業初期靠近。假定30歲為購車的黃金時間,將2014年以來的汽車銷量,與30年前的出生人口數據重疊,我們就能得到如下一個關係圖。
不僅2014-2018年的曲線高度重合,就連2019年後疫情影響,以及新能源技術革命的趨勢都高度吻合。真正關鍵的在於未來,已知國內1992年後出生人口的持續下降,即使去年首次跌破1000萬的出生人口數字,很可能要到2052年前後才會真正產生影響,但中國汽車本土市場向存量、總量持續萎縮模式轉型的趨勢已經確立。
有本土自然有海外,近年來中國汽車業出口量成長屢次登上新聞,更是直接成為了中國製造業的新代名詞。
近3年整車超高速成長的華麗數字,在不少分析中已經成為了中國汽車產業的新希望,正如當年日本汽車崛起,進而橫掃全球汽車市場,許多人預期國產車也能夠走出這樣的趨勢。但如果將整體銷售數字進一步拆開分析,中國汽車出口的趨勢並不明朗。
首先是車企本身的出口量,以自主品牌出口的車其中,只有奇瑞擠到了前三,第一的上汽主要以「國外品牌+合資生產」進行銷售,第三的特斯拉直接整車出口。
然後是出口的目的地,今年中國汽車出口的關鍵增長,來自北方的老大哥俄羅斯,因為俄烏衝突的關係,海外汽車進口大受影響,才為中國汽車的銷售打開了通路。以上這些國家中,僅有英國進入了2022年全球前10大汽車市場(也是因為上汽海外主力經營的榮威、MG等均是英國品牌),剩下的國家自體量也十分有限。
相應地,美國、印度、日本、德國、法國、韓國等全球汽車主力消費市場,均有著相當強大的本土車企,並且在汽車進口的相關政策上,一直有著非常高的門檻。中國車企無論是扛著高關稅、硬著頭皮衝進市場,還是用漫長的時間嘗試在其本土建立生產能力,都不太可能消耗掉國內汽車產業已經過度建設的產能和其他投入。
已經過度到不能再過度的產業競爭,再疊加上新能源技術帶來的產業大變革時期,現如今擺在車企面前的,早已不是過去那種各領風騷三五年的循環賽,而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淘汰賽。
「動盪」將會如何出現?
今年7月,業界也曾最後努力了一把:中汽協組織了16家車企,起草並且簽署了汽車行業維護公平市場秩序承諾書,希望終止持續數月的價格戰。但僅僅兩天後,這份承諾書就因為涉嫌價格壟斷,擾亂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相關條款被緊急拿下,徹底成了一紙空文。
最後措施也宣告失敗之後,車企就只剩下了「繼續價格戰、繼續產業內卷,以更劇烈的市場競爭來加速適應市場」這個選項。
落實到現實中,最簡單可行的策略,就是大打價格戰,同時用不斷擴大規模來擠佔市場空間。
以最近兩年最風景的比亞迪為例,雖然其產品大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是比亞迪最好也最早地解決了插混車型的「優秀性能+超省油」動力系統。但放在市場競爭中看,「臨門一腳」還是其極為殘暴的定價。
比亞迪A級乘用轎車「銷售王」的秦Plus DM-i上市之初,起售價格僅12萬,主要的對比對象還是20萬的合資車型。今年2月比亞迪首先在秦PLUS DM-i上推出“冠軍版”,在產品配置基本不變的情況下,直接將價格殺到了10萬元以內。
在隨後的幾個月裡,比亞迪在所有主力市售車型中,都「冠軍版」了一把,官方指導價基本上都下調了1~2萬元,其中定位中高端性能轎車的海豹下降幅度最大,指導價降幅最高達到了誇張的4萬元。
「積極進取」的低價策略,為比亞迪帶來了源源不絕的銷量,其今年1-6月的累計銷量已經達到了125.6萬輛,同比增幅高達95.8%。但同期比亞迪的淨利潤也只是從2022年上半年的2.77%,提升到了今年的4.63%,完全「對不起」銷量的大漲。
在極低的利潤水平之下,比亞迪還在自身所有者權益僅增長了不到500億元的前提下,比亞迪在生產的廠房和設備等固定資產上,新增了超過1500億元的投資,一口氣將自己的資產負債率抬升到了超過80%的水平。
企業 | 2022實現產能 | 2023年1-4月產能利用 | 2023年規劃產能(萬輛) |
---|---|---|---|
比亞迪 | 250 | 93.2% | 350 |
特斯拉 | 100 | 90% | 100 |
上汽通用五菱 | 50 | 60% | 60 |
吉利 | 40 | 67.5% | 60 |
長安 | 40 | 82% | 60 |
埃安 | 40 | 90% | 50 |
小鵬 | 30 | 25% | 40 |
理想 | 25 | 93.6% | 40 |
蔚來 | 25 | 45.6% | 35 |
長城 | 20 | 52.5% | 50 |
2023年1-4月主要新能源車企產能利用率,自:電動車觀察家
比亞迪之所以敢在整體市場需求萎縮的大環境下,使用「死道友不死貧道」策略,主要是因為自身技術、產品競爭力夠出色。在其瘋狂擴產的過程中,其產能利用率基本上都能維持在超過90%的高水準。有“漲”自然也有“消”,根據相關數據統計,五菱、吉利等傳統車企的產能利用率不過60-70%,新勢力中的蔚來和小鵬產能利用率均不足50%。
相較之下這些已經轉向了新能源方向的品牌,傳統燃油合資品牌倒下的速度更快,光是2023年內,就曾出現過一系列新聞:「長安福特削減百萬產能」、「北京現代出售工廠」、「悅達起亞啟動輪休計畫」等等,更是有著廣汽菲克這樣直接在國內宣告破產、退出市場的品牌。
雖然現在給結論有點早,但相當一批車企和品牌,正在迎來淘汰時刻。
大眾集團目前繁多的業務線和品牌設置
但在「如何淘汰」這件事上,中國汽車產業大概率還會交出不一樣的答案。相較於美國和德國百年車企過往發展中,不停的兼併,重組,聯盟的商戰模式,中國汽車產業內部的“合縱連橫”,基本只在早期起步階段“曇花一現”,例如上汽收購南汽MG、吉利收購沃爾沃。
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很多,核心有三點:
中國汽車產業也只發展了20餘年,加上中國汽車市場前期需求非常大,車企想要存活下來並不困難,所以在過去極少去做併購、重組、聯盟,就算要收購技術和品牌,也大多著眼於更先進的海外;
其次是領導階層大多還是由企業創辦人領隊,大多數領導風格都很“勤奮、自主”,更偏向造產品而不是打商戰;
最後是不同企業的技術體系、營運體系相差較大。國外車企的合併、重組過程往往會發生在產品競爭最激烈的技術平台期,可一旦領先的企業形成了技術優勢,或者其競爭力來自獨特的公司架構(例如比亞迪),那麼它們的第一選項還是自己擴大規模,而非去收購別人。
因為難以商戰,以這種「溫和」手段進行產業重組,中國汽車產業在未來的市場萎縮中,將更容易出現企業破產,價值歸零的「慘烈結局」。對投資人而言,其中的風險比消費者買了車沒了售後更高。
前路,投資人該如何準備?
在中國汽車產業即將迎來最動盪時代的節骨眼上,投資人必須事先準備,核心就是3個命題:
能夠存活下來的車企,應該具備哪些特質?
能夠在存活下來之外,活得最好(繼續做大做強)的車企,應該具備哪些特質?
接下來對於汽車產業的投資,應該調整節奏與策略?
例如在新能源大行其道的當下,長安品牌的拳頭產品依舊是只有燃油動力可以選擇的CS75 PLUS,其每月銷售趨勢依舊非常穩定。(也從側面說明新能源車迄今為止並沒能「取代」燃油車)
其次是在市場策略上,車商可以做的文章還很多,例如當友商在國內「大卷特卷」的時候,直接另闢蹊徑,將成本優異的產品直接銷往國外。最好的例子是奇瑞,其2023年上半年總銷量74.14萬輛,出口在其中就佔了39.4萬輛,直接超過了50%。又或者是在汽車業務之外,發展別的支柱,例如用子公司進軍汽車零件的長城,還有繼續大力投資消費電子代工的比亞迪。
關於新勢力的分析,則可以參考今年初的另一篇深案例《造車新勢力,死定了?》。即便是月均銷量已逼近4萬大關的理想,其在中國汽車市場的中長期競爭力,仍需畫上一個問號。尤其是在中大型舒適SUV單點形成市場突破之後,理想接下來打算如何擴大規模,將自己的腳跟站得更穩。
然後是「做大做強」為目標,如果以海外車企最終形成的多品牌、技術和產品通用、降低成本的大集團為目標,對於車企的需求有兩部分,一個是「技術/產品能力夠領先”,另一個是“經營層面夠領先”,也就是“軟硬實力都要強”。
國內車企近些年來好不容易依托新能源技術變革,才在汽車技術/產品力上隱隱超過了歐美日韓傳統車企,相互之間的技術差距並不大。單論創新程度,暫時還比不上直接用壓鑄造車架、直接用攝影機搞自動駕駛、在產品設計方方面面大刀闊斧的特斯拉。
經營層面的「短板」還要更明顯一點,雖然說中國汽車產業近年沒有出現併購、聯盟商戰背後,也有產業發展階段的原因。但基本每個企業都有過品牌、產品線營運失敗的案例,例如前幾年自主車企自身細分出來的一大批子品牌,混得好的沒幾個。而近兩年賣得最好的比亞迪,迄今仍採用了汽車業罕見的自己生產零件的模式(會帶來更高的製造成本和營運投入,也推高了比亞迪規模擴張的代價)。
至少從目前來看,同時滿足這兩點需求的國內車企,仍是空缺的狀態。
豐田汽車市值變化趨勢
大眾汽車市值變化趨勢
福特汽車市值變化趨勢
Stellantis汽車市值變化趨勢
最後簡單聊聊後續國內汽車產業投資節奏與策略問題,上面三家是全球頭部車企的最好代表,分屬三地上市的它們,其實在最近的10多年裡,並沒能獲得市值上的快速成長(Stellantis除外,作為PSA與FCA整合的結果,其經營狀況有了相當大的改善)。
這種「隱形天花板」持續存在的現象,大機率也會發生在中國汽車產業。尤其是中國大陸市場新需求日漸萎縮,以歐美為代表的境外汽車主要市場進入門檻高,部分分裂的中小市場雖然能夠提供一定的銷量,但注定無法滿足所有國內車企的快速增長需求。
股神巴菲特今年5月,曾在公開場合分享了對汽車行業的投資意見:「從歷史上來看,汽車行業非常艱難。我只能告訴你,雖然汽車業不會消失,但是5~10年後汽車行業肯定會和現在不一樣,不論是汽車架構還是市場結構。資本的部署和風險是一定會發生的。”
代入到中國汽車產業來看,未來很可能會形成3個階段:
- 中期(3-5年)內產業仍將圍繞市場進行激烈競爭,利潤不可能高,外部融資也不會大,公司的淨值成長都會比較慢(參考比亞迪),難以支撐基本面市值成長;
- 中期往後(2030年前後)將會進入經營變動的高風險期,部分車企可能會破產會倒閉,影響整個汽車產業的風險評估;
- 最後才是理想的投資節點(2030-2035年前後),等待產業“死而復生”,透過優勝劣汰,最終形成類似於歐美汽車產業那樣穩固的大集團架構。
在產業重整,最終重回良性發展節奏再次穩定產出利潤之前,投資人對於汽車產業一定要多加謹慎,在風險最高的汽車整車之外,也可以往更靈活、更高利潤空間的汽車零件,以及汽車相關服務賽道去尋找長期持有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