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機器人和AI合作可能會導致人類自滿情緒爆發以產生依賴與懶散
雖然人們對機器人、人工智慧和普遍自動化搶走工作崗位的擔憂不無道理,但這些技術也因其增強人類任務的能力而備受讚譽。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當人們認為包括機器人在內的隊友已經完成了繁重的工作時,他們往往會減少對工作的投入,這種現像被稱為”社交閒散”。
當一個人認為自己的同事會接替自己的工作時,就會減少對工作的投入。柏林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想看看,當人類與機器人一起工作時,是否會出現社交閒散現象。
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迪特琳-海倫-賽梅克(Dietlind Helene Cymek)在《機器人學與人工智慧前沿》(Frontiers in Robotics and AI)雜誌上說:「團隊合作是一件喜憂參半的事情。協同工作可以激勵人們出色地完成任務,但也可能導致人們失去動力,因為個人的貢獻並不明顯。我們感興趣的是,當團隊夥伴是機器人時,我們是否也能發現這種激勵效果。 “
科學家測試了他們的理論,要求42 名參與者在90 分鐘內觀察電路板圖像,找出任何錯誤。影像是模糊的,只有將滑鼠工具放在影像上才能看到銳化後的電路板。這樣,科學家就可以追蹤參與者對電路板的檢查情況。
一半的參與者被告知,他們的電路板已經被一個叫”熊貓”的機器人檢查過了,他們能聽到”熊貓”的聲音,而且之前也見過。
起初,兩組參與者似乎沒有什麼區別,因為他們檢查電路板的時間和找出錯誤的區域都一樣。
然而,當研究人員仔細檢查參與者的錯誤率時發現,與熊貓一起工作的人在看到機器人成功標記出許多錯誤後,發現的缺陷更少了。這可能反映了”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效應,即人們習慣於依賴某些東西–在本例中就是機器人–從而減少了對任務的參與。
參與者也被要求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評分。他們認為自己付出了同等程度的關注,但有人懷疑他們潛意識裡已經開始認為”熊貓”沒有遺漏任何缺陷。
研究的資深作者琳達-奧納施博士說:”追踪一個人的視線很容易,但要知道他的視覺信息是否在心理層面上得到了充分的處理就難得多了。”
有人擔心,研究結果可能會對工作場所安全產生影響,尤其是”在輪班時間較長、任務都是例行公事、工作環境很少提供績效監測和反饋的情況下,積極性的喪失往往會更嚴重”。
“在一般的製造業中,尤其是在經常出現重複檢查的安全相關領域,這可能會對工作結果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