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手術的腦刺激療法為癡呆症治療帶來新希望
科學家們成功完成了一項人體試驗,利用新的高頻技術刺激負責形成、組織和檢索記憶的海馬區神經元。這種無創傷、無痛苦的治療方法目前正在患有認知障礙的老年人中試用,有望改善阿茲海默症和其他形式癡呆症引起的記憶力減退和功能障礙。
顳葉幹擾腦刺激可望讓病變神經元重獲新生圖/倫敦帝國學院
這項研究由倫敦帝國學院(ICL)的科學家領導,被稱為顳葉幹擾(TI)腦刺激。它包括向大腦傳遞兩個無害的高頻電場。這兩束電流的頻率分別為2000 赫茲和2005 赫茲,在它們交叉的地方會產生第三個5 赫茲的電流。這個電流是關鍵–它與腦細胞發射的頻率相同。
這種5赫茲電流將刺激海馬體,而不會影響其他區域的健康腦組織。科學家希望,患病的神經元能在這裡被”點燃”,重新開始工作,並喚醒因阿茲海默症而受損的、為細胞提供能量的粒線體。
研究負責人、ICL 腦科學系的尼爾-格羅斯曼(Nir Grossman)說:「到目前為止,如果我們想對大腦深處的結構進行電刺激,就需要透過手術植入電極,這當然會給患者帶來風險,並可能導致併發症。」我們的新技術首次證明,無需手術就能遠端刺激人腦深處的特定區域。這為治療阿茲海默症等影響大腦深層結構的腦部疾病開闢了一條全新的途徑”。
在對死後大腦進行測量以確保電場能對海馬體(位於器官深處)產生精確幹擾的研究之後,對20名健康志願者進行了TI刺激。在治療過程中,參與者需要完成記憶成對的臉孔和名字的任務。然後,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顯示,TI 選擇性地影響了與記憶直接相關的特定海馬體活動。
隨後,來自ICL英國癡呆症研究所(UK DRI)和薩里大學的研究人員將TI療程延長至30分鐘,結果發現,在刺激過程中形成的記憶在重新測試時仍能保持,儘管這些記憶的遺忘率與對照組相似。因此,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治療過程的長度和長期分析。
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薩里大學的伊內斯-維奧蘭特(Ines Violante)說:”利用非侵入性方法選擇性地針對大腦深層區域的能力非常令人興奮,因為它提供了一種研究人腦如何運作的工具,並為臨床應用提供了可能性。非侵入性影像和腦刺激的結合將幫助我們揭示支持記憶和學習等認知功能的過程。了解這些過程以及如何改變這些過程,對於制定更好的個人化策略來治療或延緩疾病的發生至關重要”。
目前,英國癡呆症研究所正在對癡呆症患者進行TI 試驗。這項為期三週的研究以倫敦為基地,招募了年齡在50-100 歲之間、患有輕度認知障礙和可能患有早期非家族性阿茲海默症的患者。
格羅斯曼說:「我們希望這項工作能透過大幅降低成本和風險,幫助擴大腦深部刺激療法的可用性,我們現在正在測試,在數天的時間裡反覆進行刺激治療,是否能讓阿爾茨海默氏症早期患者受益。我們希望這將恢復受影響區域的正常大腦活動,從而改善記憶障礙症狀。”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研究人員的第二篇論文獨立驗證了這項技術。這項研究與ICL的論文同時發表。
兩項研究均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