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了抗憂鬱藥物需要數週才能開始起效的原因
研究人員利用一種新型神經影像工具發現了一些證據,有助於解釋抗憂鬱藥物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為什麼它們需要數週才能發揮作用。過去幾十年來,最常用的抗憂鬱藥物是一類名為SSRIs(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的藥物。這類藥物能提高大腦中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的水平,人們認為抗憂鬱藥物正是透過這種機制產生心理健康的益處。
然而,所謂的”憂鬱症血清素理論”多年來一直是科學家爭論的焦點。2022 年,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大型綜述認為,SSRIs 的處方量過多,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血清素水平低是憂鬱性精神疾病的根源。
血清素憂鬱理論的一個問題是,如果神經傳導物質水平低是導致情緒失調的原因,那麼SSRI類藥物應該可以相對快速地緩解症狀。這種藥物幾乎可以立即起效,但眾所周知,患者一般至少需要四到六週的時間才能開始感覺到療效。
那麼,為什麼SSRI類抗憂鬱藥物要這麼長時間才能開始起效呢?
目前流行的假說是,血清素水平的提高會誘發神經可塑性的下游效應,而在數週的過程中,正是這種機制最終導致情緒和認知能力的改善。當然,證明這個假設一直是個挑戰,因為直到最近,在活人身上研究神經可塑性幾乎是不可能的。
哥本哈根大學醫院的吉特-克努森(Gitte Knudsen)教授在發給《新圖集》的電子郵件中說:「許多科學家推測,神經可塑性是抗憂鬱效果的驅動因素,但這種推測大多(完全)基於動物研究,在動物研究中,你會懷疑這種推測是否適用於人類。有了新的工具(SV2A 神經成像功能),我們很想知道能否在健康的大腦中找出這一點種機制”。
最近開發的工具使用正子斷層掃描(PET)來測量特定腦區中一種名為突觸囊泡糖蛋白2A(SV2A)的蛋白質水平。這種蛋白質已被證明是突觸密度的有效替代品。因此,從根本上來說,SV2A水平越高,神經可塑性就越強。
克努森及其同事收集了32名健康受試者進行實驗。大約一半的受試者每天服用一劑常見的SSRI 艾司西酞普蘭,另一半人服用安慰劑。三到五週之後,對每個實驗對象的海馬體和新皮質中的SV2A 密度進行掃描,這些區域對認知和情感過程至關重要。
初步分析結果令人失望。研究人員無法確定SSRI組和安慰劑組在SV2A密度上有任何統計上的顯著差異。然而,仔細研究後,數據中出現了一個有趣的時間依賴效應。
與在三週或四周左右接受影像的艾斯西酞普蘭受試者相比,在接近五週時接受影像的艾司西酞普蘭受試者的SV2A 密度顯著增加。克努森認為,這項發現為了解抗憂鬱藥物的作用原理以及為何它們至少需要一個月才能起效提供了線索。
克努森說:”首先,這表明SSRIs能增加與憂鬱密切相關的大腦區域的突觸密度。這在某種程度上表明,大腦中的突觸密度可能與這些抗憂鬱藥物的作用方式有關,這將為我們開發新型抗憂鬱藥物提供一個目標。第二點是,我們的數據表明,突觸的形成需要數週的時間,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這些藥物的作用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起效。”
除了一項小型氯胺酮研究外,這是首次在人體中調查藥物對SV2A 水平的影響。也許最有趣的是這些發現對其他研究情緒障礙與神經可塑性之間關係的研究人員的影響。
克努森及其同事最近的一項研究使用了同樣的新型影像技術,觀察了單劑量迷幻藥後豬腦中的SV2A水平。研究發現,在服藥24 小時後,海馬突觸密度明顯增加。這表明,SSRIs和新一輪迷幻抗憂鬱藥物都可能透過類似的機制產生有益的效果。克努森指出,未來研究的關鍵在於確保在正確的時間進行PET 成像,以發現藥物對SV2A 水平的影響。
“我們能否確定在服用迷幻藥後進行後續掃描的最佳時機?”Knudsen 補充道。”這將是一個與我們的艾司西酞普蘭數據十分相似的問題,但同樣重要的是,要確保我們在正確的時間捕捉到信號。”
新發現絕非憂鬱症血清素假說爭論的終結,但它們確實為未來研究藥物對情緒障礙的神經可塑性影響提供了誘人的線索。SV2A 成像等新工具為科學家提供了新的視角,讓他們了解我們使用了幾十年的藥物究竟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 Psychiatry)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