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服用反胃酸倒流藥物與60-69歲族群失智症發生率有關
另一項大型研究發現,質子幫浦抑制劑(PPI)與失智症風險增加之間存在相關性,尤其是對60-69 歲的人而言。但科學家們仍不完全清楚其中的原因。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醫院和奧胡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支持了早期的研究,這些研究發現胃酸抑制劑與認知能力下降之間存在關聯。
這項廣泛的丹麥研究調查了2000年至2018年期間1,983,785名經常使用PPIs的60至75歲居民的醫療數據。在此期間,有99384人患上了癡呆症。該數據集與從未使用過PPI 的469,920 人組成的對照組進行了比較。
整體而言,使用過PPIs 且在確診失智症時年齡在60-69 歲之間的患者的發生率比為1.25-1.59 之間,風險隨用藥時間的長短而變化,而對照組的發生率比為1.36。然而,年齡越大,風險相關性越小。與對照組相比,70-79歲族群的失智症發生率(1.12)略有上升,而80-89歲族群的失智症發生率則較低,僅為1.06。
研究人員在研究中指出:「PPIs 可透過血腦屏障,其使用與神經系統不良反應有關,如偏頭痛、週邊神經病變、聽力、視力和記憶力受損。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PPIs 能有效並選擇性地抑制負責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生物合成的酵素(膽鹼乙醯轉移酶),從而可能抑制大腦中的神經元訊號傳導。”
雖然PPIs能抑制胃酸分泌,但它們如何影響大腦功能仍不清楚。科學家指出,也可能存在反向因果關係,在癡呆症的早期階段,胃酸分泌會增加。
PPIs通常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和胃食道逆流(GER)等疾病,在過去20年中,全世界40歲以上的成年人服用PPIs的人數有所增加。
研究人員說:”在最年輕的癡呆症病例中,使用PPI 與癡呆症之間的關聯無疑是最大的,這可能表明存在一個關鍵的暴露窗口,在這個窗口中,與晚年使用PPI 相比,中年使用PPI 對失智症風險的影響程度較大。”
科學家指出,雖然這項研究有其局限性,但他們說,這項廣泛的研究突顯了某些年齡層的脆弱性,這對未來的研究和對那些風險最高的人群進行潛在的醫療幹預非常重要。
他們補充說:”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研究,以確定這些發現是否代表了PPIs對癡呆症風險的因果效應。”
這項研究發表在《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