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中國電動車能否走出“豐田之路”
日前,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戰略副教授林成義對話新浪財經時表示,今年,中國可能會超過豐田,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出口商。「豐田之路」讓日本可以透過高效率成為汽車產業領頭羊,但中國電動車之路有自己的戰略路徑,先前的「曲線戰略」造就了今日的成就,但前路的挑戰依然不容忽視。
最近針對中國電動車的最大的政策動向,是在中國電動車產品的衝擊之下,歐盟正式發起的反補貼調查。這讓市場憂心中國電動車在海外市場的發展前景。
「每個國家電動車策略不同,例如美國更注重創新,歐洲更注重隱私和消費者保護。中國的電動車發展路徑則更傾向於實用主義。但現在西方對於中國電動車品牌的偏見在於,他們指責中國電動車的競爭力來自於政策和補貼,這是管中窺豹,因為中國電動車競爭力早就超越了政策層面。」林成義分析說。
「歐洲和美國都有針對電動車的補貼,以及對於電動車市場的消費刺激。現在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這是一種戰略性回應,本質在於給當地企業爭取更多的時間,讓他們可能獲取更快速的發展機會。”
林成義分析總結了幾點中國電動車企業的發展策略。
首先,就是先從週邊領域入手,再進入核心科技的研發,例如在電池科技領域的精進。
中國進入電動車市場要晚於美國。儘管兩個國家都給了公司和消費者相當的刺激政策和經濟補貼,中國電動車產業並沒有直接進入這個遊戲。他們從一些相關產業先入手,例如電動公車或電動自行車。
「公車每天要運作18個小時,從早4點到晚10點,需要更多的電池能量和更強的儲能。這意味著可能需要更長的充電時間。這也是為什麼中國電動車公司從2009年開始就專心研發電池科技。」林成義分析說。
比亞迪進入北美市場的「入門產品」是電動公車,他們2013年第一次在北美售出電動公車。比亞迪的電動公車在南美洲市場也十分流行。同樣的,吉利也是從另一個相關產業進入──電動摩托車。現在吉利依然是中國最大摩托車品牌,錢江摩托車的品牌擁有者。在這些領域的試驗讓他們成為領先的電池科技生產商。透過這些「曲折」的路徑,中國公司不斷創新電池科技,這對於提供高效的電動車解決方案而言是核心所在。
其次,是對整個供應鏈的塑造。
比亞迪之前是為諾基亞和摩托羅拉提供手機電池,他們之後進入汽車領域,2002年就透過收購建立了汽車分部。比亞迪開始打造自己的電池生態產業鍊和生態系統,吉利也做了同樣的事情。除此之外,中國汽車製造商也掌握了電池上游供應鏈,從稀土礦到製造。他們透過和其他車企電動車板塊的合作生產廣電材料,和網路企業合作開發電動車應用軟體。
第三個策略路徑是在營運層面。雖然政府政策可以加速新技術的採納,卻無法解決電動車營運層面的挑戰。
以荷蘭為例,他們在8年前就已經有9成的計程車是油混或純電,很早就鼓勵推廣電動車,但計程車司機的購買意願依然很低。原因就是充電時間太長,續航里程又太短。那中國又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在中國一些大城市,例如北京和西安都全面轉型電動車或混電。電池科技的提升只能小幅度提高續航里程和減少充電時間。為了讓更多的人使用電動車,中國電動車公司和計程車公司緊密合作,主要解決營運中的特定痛點,不僅是對於充電點的選擇和設計,還測試各種預約充電選項。
以用作計程車的電動車為例。現在,擁有最優電池科技的電動車在城市內可以運作8小時。中國的計程車通常每天運作時常為20小時,司機分兩班開車,歇人不歇車,但顯然以現在的科技水準,電動車沒有辦法配合這項運作方式。所以解決方案是很多計程車公司擁有兩班車隊。交班時另一隊車就可以充電。為了讓電網減負,交班的時間也有所變化,早班車可以在晚上8點以後充電,而不是傳統的下午3點,以避開工業用電的高峰期。
最後,對核心科技的加大投入。歷史上歐美車企掌握了內燃機的核心科技。在這個領域,中國汽車產業不僅落後歐美,也落後日本。從2002年開始,中國車企就開始估計電池成本可能會占到電動車成本的三成以上,這就給了中國這個「後進生」超車的機會窗。
雖然優勢明顯,但中國電動車品牌全球突圍也並非沒有挑戰。
林成義分析說,在接下來進一步的發展中,中國電動車遇到的首要的問題,就是「中國製造」對消費者造成的「低品質」的刻板印象。中國品牌是走高端路線,還是中低端路線,如何進行定價分層?
「例如豐田多年以來就以『質優價廉』為品牌定位,他們之前想突破一下價格天花板,發現其實很難。之後的解決方案就是重新設立一個品牌,走高端路線。品牌定位一旦確認,就要有一個完整的溝通方案,確保定位的一致性。」林成義說。
「中國電動車眼下的品牌定位依然不夠清晰。假如你的市場定位不清晰,市場就會給你一個’定位’,這樣就會十分被動。
其次,中國品牌之間的競爭過於激烈,容易進入價格戰。價格戰並不利於中國電動車品牌在市場立足。
第三,在海外市場關係的塑造。從經銷商網絡,到基礎設施,到與其他品牌和供應商的協同合作,都需要有一套自己的路徑。電動車的銷售是生態系統,中國品牌仍需要時間學習本地市場,提升學習的效率,並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國際化的核心是本土化,很多國際性公司也都是拿錢買的教訓。成功的國際公司往往都是在不同的區域有完全不同的在地化市場策略,產品定位,完善的本地產品品類,滲透網絡。”
「要保持謙遜。」林成義說。
第四,就供應鏈來說。可能原料是死線,對原料的把控可以受益整個供應鏈。但真正生產領域的供應鏈競爭會更加激烈,其他市場提升生產效率也就是早晚的事。所以中國車企依然要時時警醒。
(郝倩發自瑞士日內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