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質與銀河碰撞:哈佛天文學家解釋銀河系的神秘翹曲
天文學家的研究結果支持了銀河系演化過程的假設。銀河系通常被描繪成一個由塵埃、氣體和恆星組成的平面旋轉盤。但如果你能放大並拍攝一張邊緣照片,它實際上有一個明顯的翹曲–就像你試圖扭曲和彎曲一張黑膠唱片一樣。 哈佛大學的天文學家認為,銀河系扭曲的形狀是因為不規則的暗物質暈造成的。這支持了過去銀河系碰撞的理論,並提供了對暗物質性質的見解。圖片來源:Stefan Payne-Wardenaar;麥哲倫雲: 羅伯特-根德勒/歐空局雖然科學家早就透過觀測數據知道銀河是扭曲的,它的邊緣像裙子一樣外擴,但沒人能解釋其中的原因。現在,哈佛和史密森天文物理中心(CfA)的哈佛天文學家們首次進行了計算,從而完全解釋了這一現象,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銀河被暗物質的偏離光環所包圍。這項工作也支持了目前關於銀河系如何演化的思考,並可能為揭開暗物質的一些謎團提供線索。銀河系的星系盤是翹曲和喇叭狀的,與圖中的ESO 銀河系相似。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哈伯太空望遠鏡對這個不尋常的邊緣星系進行了成像,揭示了其翹起的塵埃盤的非凡細節,並展示了星系碰撞是如何引發新恆星誕生的。正常螺旋星系(如銀河系)的塵埃和旋臂在邊緣看去是平的。資料來源: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 新的計算由格里芬藝術與科學研究生院(Griffin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的學生韓智源(Jiwon Jesse Han)領導。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雜誌上,共同作者包括查理-康羅伊(Charlie Conroy)和拉斯-赫恩奎斯特(Lars Hernquist),他們都是CfA和天文學系的教師。我們的銀河系位於一個叫做恆星暈的瀰漫雲團內部,恆星暈延伸到宇宙更遠的地方。在去年發表的開創性工作中,哈佛大學研究小組推斷出恆星暈的形狀是傾斜的橢圓形,就像齊柏林飛船或足球一樣。在此基礎上,研究小組假設暗物質光環也是同樣的形狀,而暗物質光環是一個更大的實體,包括銀河系內部和周圍的一切。暗物質佔銀河系質量的80%,但由於不與光相互作用而看不見,因此必須推斷出暗物質暈的形狀。研究團隊利用模型計算了傾斜的長橢圓形暗物質光環內恆星的軌道,發現這與現有的翹曲、耀斑星系觀測結果幾乎完全吻合。康羅伊說:「傾斜的暗物質暈實際上在模擬中相當常見,但沒有人探索過它對銀河系的影響。事實證明,傾斜是一種優雅的方式,可以解釋銀河系搖擺不定的圓盤的大小和方向。”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推測銀河係是由於星系碰撞而形成的;天文學家們的工作進一步強調了這個假設。「如果銀河系只是在自我演化,那麼它就會有這個漂亮的球形光環,這個漂亮的扁平圓盤,」韓說。”因此,光環傾斜並具有類似足球形狀的事實表明,我們的星系經歷了一次合併事件,即兩個星系相撞。事實證明,傾斜是一種優雅的方式,可以同時解釋銀河系搖擺盤的大小和方向”。他們對暗物質光環可能形狀的計算也可能為暗物質本身的性質和粒子性質提供線索,而這在物理學中仍是未解之謎。”Han解釋說:”在我們的資料中,星係不是球形的,這意味著暗物質與自身的相互作用存在一定的極限。對這些發現的信心可能會帶來更好的方法,巧妙地研究構成宇宙大部分的不可觀測的暗物質。這包括捕捉暗物質亞暈運動學特徵的新方法,暗物質亞暈是圍繞星系旋轉的微型暗物質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