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穿神話:草木真的有自己的情感嗎?
大眾出版品中的許多歸因缺乏科學依據。植物經常被認為具有與動物或人類相似的能力。例如,有人認為樹木具有情感,因此可以像母親一樣照顧後代。在評論性期刊《植物科學趨勢》(Trends in Plant Science)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32 位國際植物和森林研究人員對此說法進行了追問。
研究人員仔細研究了兩本流行書籍中關於樹木具有類似人類特徵和情感的說法。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植物科學趨勢》(Trends in Plant Science)上,對其中許多不科學的說法提出了質疑。他們告誡人們不要把植物擬人化,並強調了一些問題,例如有缺陷的”母樹概念”,以及根據吸引人但不準確的敘述做出決定的危險,尤其是在適應氣候變遷的背景下。
在海德堡大學有機體研究中心(COS)細胞生物學榮譽教授大衛-羅賓遜(David G. Robinson)教授的領導下,研究人員分析了兩本關於森林的流行出版物中的說法,得出了將猜想等同於事實的結論。他們提醒不要將植物”擬人化”。
文章仔細研究了兩本廣為流傳的書籍中的論斷,這兩本書分別講述了樹木的隱密生命和尋找所謂的”母樹”。
研究人員報告說,在這些作品中,樹木被賦予了人類的特徵和行為,包括感受痛苦和快樂、相互交流和利他行為的能力。
根據現有的研究文獻,羅賓遜教授和他的合著者提供了詳細的證據,證明這些主要論點在科學上是站不住腳的。
這位海德堡研究員指出,許多關於種內競爭意義的研究論文都明確地反駁了單一物種的樹木相互支持、相互維持生命的論點。
羅賓遜教授和他的同事認為,最新的研究也使”母樹概念”站不住腳。
由於缺乏對照變體,許多基於”母樹”概念的出版物都存在缺陷,這些出版物假定通過網絡真菌–菌根–有針對性地將碳從老樹轉移到新樹。
羅賓遜教授指出:「在數據確實表明存在這種轉移的情況下,轉移的碳量是如此之少,以至於在生理上與受體樹木完全無關。」研究人員還批評說,這兩本書都引用了未經同行評審的證據來源。
羅賓遜補充說,最後,作者指出,如果政治決策是”基於動聽但虛假的信息”而不是科學事實,那麼這種說法可能會對森林適應氣候變遷產生致命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