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牽手LG:化敵為友,劍指寧王?
在新能源汽車時代,動力電池無疑是其中的心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乘著這股東風,動力電池製造商賺得盆滿缽滿,同時也讓該領域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細數全球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比亞迪、LG、中創新航、松下…每當談論兩家孰優孰劣之時,答案並非簡單的“這家”或“那家”,難分仲伯。
而就在最近,比亞迪旗下的弗雷電池卻與另一家動力電池製造商握手言和了。10月7日,弗迪電池官方發布消息稱,已經在9月4日與韓國LG在首爾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
據悉,弗迪電池成立於2019年,隸屬於比亞迪「弗迪系」。先前,比亞迪將垂直整合業務獨立打包成5個「Volyadi)公司,業務涵蓋了汽車五部分核心零件的研發和製造——電池、電力驅動系統、汽車電子、車身及底盤和內外裝。
從官方口徑來看,簽約後的雙方業務將圍繞技術和產品等競爭優勢進行深度交流,深化相互認知。
所謂的深度交流,或許雙方合作的重點並非是一直處於競爭關係的動力電池領域。雙方將在家庭儲能、機器人及其他智慧家居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產業預計,在產品端,弗迪電池或將用消費性電池LFP 4680,與LG 展開合作,涉及電芯、模組及系統端等方面,從而打造面向歐美市場的產品。
從LFP 4680的命名來看,這款電池應該屬於磷酸鐵鋰圓柱電池。綜觀整個產業發展趨勢,46大圓柱電池生產難度高。一是終端下決心入場的需求尚未釋放,大圓柱生產放量遇阻;二是大圓柱產品性能及製造上尚未完全匹配用戶需求;三是高容量原材料、結構件原料來源及規模受限。
最重要的還是由於生產合格率上不去,生產效率難以提升,關於結構、製程、材料的探索仍在不斷變革探索中。
難度雖大,但其優點也足夠明顯。46系大圓柱電池透過結構創新與材料體系,能實現更有效率製造、更高性能、更低成本來滿足電動化的需求。因此,誰率先量產46系大電池,就取得市場主動權。在市場的驅動下,46系大電池將成為電池廠商的主要技術路線之一。
除特斯拉外,BMW、賓士、通用、蔚來等國內外車企都在佈置圓柱電池。寶馬已經和寧德時代、遠景動力、億緯鋰能等電池廠商簽訂圓柱電池的合作協議,預計在新世代車型上看到成果。
這次雙方在消費領域電池的合作,仍舊為雙方後續進一步合作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
除了在產品領域的合作,弗迪電池和LG 還就美國通貨膨脹削減法案以及未來的合作策略等路線進行溝通。
2022年,美國通過其《通膨削減法案》(IRA)標誌著美國正進入脫碳的新時代,法案涵蓋數千億美元的長期營商獎勵及稅項寬免,是美國目前為止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採取的最大規模行動。
只不過,該法案涉及美國政府為本土電動車產業提供高額補貼,帶有強烈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色彩,由此另許多其他國家感到不滿。也由此,弗雷電池與LG的合作,或許在試圖為拿下歐美市場謀出路。
針對為何國內動力電池製造商熱衷於「走出去」現象,長安汽車董事長、黨委書記朱華榮曾公開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從過去「少電、缺電、貴電」轉換到如今的電池產能過剩。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我國動力電池累積裝車量152.1GWh,累計年增38.1%。但同期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293.6GWh,較去年成長36.8%。換言之,今年上半年動力電池的產量接近裝車量的兩倍,產量遠高於需求。
產能利用率下降,也讓行業開始思考如何消化掉產能過剩帶來的問題,而出海則為這一問題帶來了新的“解題思路”,歐洲和北美洲地區順勢成為了當下熱門目的地。
一方面,中國電動車市場已是動力電池製造商扎堆,留給這些企業的少年宮產空間確實有限。另一方面,對於此番上演握手言和的戲碼,外界也紛紛表示看不懂。畢竟長期以來這兩家公司與寧德時代長期霸榜前三,彼此之間互相糾纏。
SNE research 揭露,今年1-7 月,比亞迪是全球第二大動力電池製造商,電池裝車量58.1GWh,市佔率16%,次於寧德時代(132.9GWh,36.6%),高於LG 新能源(51.4GWh,14.2%)。
網友們不禁調侃: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比亞迪與LG的強強聯合,也被解讀為或將共同挑戰寧德時代的霸主地位。
無論是否如外界揣測的那樣,比亞迪與LG的合作已成定局。正如弗迪電池消費電池事業部總經理雷磊所言,此次合作不僅有利於提高雙方的市場競爭力,還將使雙方在發展戰略共識方面實現「里程碑式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