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100年後科學家再次發現奇特大耳褐蝠
奇特大耳褐蝠在1916 年首次在巴西被描述,此後再未出現過,現在被研究團隊重新發現。該蝙蝠於2018年在帕爾馬斯草原野生動物保護區捕獲,被確認為這一稀有物種,揭示了它在不同地形和海拔地區的存在,儘管由於棲息地受到威脅,其保護狀態仍被歸類為數據不足。
資料來源:Cláudio et al.
奇特大耳褐蝠(Histiotus alienus)於1916 年首次被科學界描述,描述者是英國動物學家奧爾德菲爾德-托馬斯(Oldfield Thomas)。這項描述源自於在巴西南部巴拉那州Joinville 發現的一隻標本。
一個多世紀以來,再也沒有捕獲到該物種的報導。人們只能透過它的主模式來確定它的身份,主模式是一個獨特的標本,代表了該物種的物理和分子特徵,收藏在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一個世紀後的今天,該物種被重新發現。
科學家巴西奧斯瓦爾多-克魯斯基金會的Vinícius C. Cláudio 博士、Brunna Almeida 女士、Roberto LM Novaes 博士和Ricardo Moratelli 博士,以及Liliani M. Tiepolo 博士和MMM Miepolo 女士。巴西巴拉那聯邦大學的Liliani M. Tiepolo 博士和Marcos A. Navarro 女士在開放存取期刊《ZooKeys》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詳細介紹了這次目擊事件。
2018 年,在研究計畫Promasto(坎波斯吉拉斯國家公園和帕爾馬斯草原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哺乳動物)的實地考察中,研究人員在帕爾馬斯草原野生動物保護區捕獲了一隻大耳蝠標本。為了捕捉它,他們使用了霧網–捕捉蝙蝠和鳥類時使用的設備–設置在一片森林的邊緣。當他們把它與該地區經常捕捉到的熱帶大耳褐蝠(Histiotus velatus)進行比較時,發現完全不像。
隨後,這隻身份不明的大耳蝠標本被收集起來,存放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國家博物館,供進一步研究。
奇特大耳褐蝠–Histiotus alienus。圖片來源:Cláudio 等人
在將這只令人費解的標本與該屬幾乎所有物種的數百隻其他大耳褐蝠進行比較後,研究人員最終確定了這隻蝙蝠是奇特大耳褐蝠,並確認了它的第二個已知記錄。他們說:”由於對該屬中幾個物種的描述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而且有些模糊不清,我們提供的比較和數據將有助於正確識別大耳褐蝠。”
奇特大耳褐蝠的耳朵是橢圓形的,耳朵變大,由一層很低的薄膜連接;背毛和腹毛呈深褐色;全長約100 到120 毫米。這些特徵組合與南方大耳褐蝠(Histiotus magellanicus)最為相似,後者幾乎沒有連接耳朵的薄膜。
迄今為止,奇特大耳褐蝠的唯一已知記錄來自巴西南部聖卡塔琳娜州的儒安維爾,距離2018年發現它的地方約280公里。迄今為止,該物種已知出現在從茂密的熱帶雨林到箭竹林、河岸林和草地等多種地形中,海拔高度從海平面到海拔1200 公尺以上。
然而,該物種分佈範圍的擴大並不代表其保護狀況的改善:該物種目前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資料不足物種。它的棲息地–高度破碎化的大西洋森林,目前正受到農業活動的壓力。
但希望仍然存在:研究人員在研究報告中寫道:”H. alienus 在帕爾馬斯的新記錄是在一個保護區內,這表明該物種至少有一個種群可能受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