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專業翻譯,ChatGPT目前就是一個玩具”
專業的機器翻譯工具很多年前就在我們行業誕生了,目前留下來的人已經是會熟練使用機器、與機器相輔相成的譯者,因此我們的工資其實也一直很穩定,筆譯業務並未感覺有明顯變少。AI的發展並不代表學習語言就沒有意義,因為語言蘊含了文化、意識形態和民族凝聚力。
《孫子兵法》的英文名是“The Art of War”,如果只閱讀英文版本,而不去了解背後的文化,只會將其翻譯成“戰爭與藝術”。同理,有很多所謂的翻譯項目只能將夏目漱石那句“今晚的月色真美”呆板地複述出來,而沒有理解到背後的情感是“I Love You”。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不同語言間的障礙正在逐漸減少,市面上的專業翻譯軟件不僅速度遠超人類,而且準確率也相當高。對於這種趨勢,專業翻譯人員是如何看待的?
同聲傳譯員金雪峰告訴澎湃科技,ChatGPT剛剛推出時他就註冊了賬號,但發現它與以往的機器翻譯相比並沒有太大的提高。在涉及復雜的專業術語、文化隱喻和口語表達時,AI翻譯可能無法完全捕捉到語言的真實含義。此外,客戶還經常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比如緩和語氣,繞開敏感話題,幫助活躍氣氛等,這不是AI能做到的。
前語言服務公司資源開拓經理、雙語作家㤛壡羿(筆名)談到,將“英文轉換成中文”,這只是翻譯整個工作流程、生產流程中的其中一環罷了。而且,AI翻譯的權責歸屬也會有問題,如果說此前是“誰翻譯誰負責”,當人們把AI視為一個主體之後,翻譯的文章出了問題,又該去找誰?有一個“人”進行負責,會讓客戶放心許多。
韓語翻譯週菲則透露了翻譯行業面臨的一些實際情況,比如,一些翻譯公司已經開始推出兩份服務,一份是傳統的翻譯,一份是在機器翻譯的基礎下進行校對工作。對於客戶來說成本確實降低了,但是員工實際能拿到手的薪資相對來說就下降了。
“譯員可能是最早使用機器翻譯的人群之一,同時也是能夠最好地駕馭機器翻譯的人群。”
口述者:同聲傳譯員金雪峰
“有公司用真人冒充AI”
我從事同傳工作已經十多年,近年來越來越多地聽到AI將取代人工翻譯的聲音。其實,這樣的說法幾年前就已經出現,隨著技術的進步,機器翻譯的質量逐漸提高,說沒有危機感是假話。所以譯員也會密切關注AI翻譯的發展。
不過,機器要取代同傳,首先得能取代速記和筆譯工作,而事實上這兩種工作目前也並未被機器完全取代,部分企業和媒體選擇同傳作為機器要取代的目標,多半還是為了宣傳的噱頭。在我的親身經歷中,同傳譯員經常會被拿來與AI進行比較,甚至有時候我們還需要去“冒充”AI。
在人工智能相關的大會上,常常會有講者拿台下的同傳譯員來現身說法。“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以後就不再需要這些同聲翻譯了。”我曾經遇到過有演講者這樣直言不諱,導致全場所有的目光都轉向我們,而我們還得從容地把這些話翻譯給聽眾。一開始我的確是會覺得有一些尷尬,但後來聽多了,也就不以為然了。再一看接下來的日程,後面的任務排得滿滿噹噹的,也就感覺不出什麼危機感。
最有趣的是,很多科技公司其實對自己的人工智能也沒有什麼信心,記得有次大會上,雖然宣傳本次大會要用人工智能進行同聲傳譯,但實際上是人工冒充的,找了兩名同傳譯員翻譯,然後通過語音識別的方法將字幕上屏,假裝是機器翻譯。還有一次是科技公司真的找來了AI翻譯,但也找了同傳譯員進行現場監督,一旦發現機器翻譯出一些不妥的語句,就立刻將屏幕清空。所以說有時候,其實是我們替代AI。
人類譯員一方面與機器翻譯有著競爭關係,但另一方面又可以起到相互輔助的作用。譯員可能是最早使用機器翻譯的人群之一,同時也是能夠最好地駕馭機器翻譯的人群。
在沒有機器翻譯之前,我們在會前通常通過閱讀會議材料來整理出與會議相關的詞彙,而有了機器翻譯之後,我們可以直接對材料進行機器翻譯並人工修改作為輔助。當然實際開會的時候我們也無法照本宣科,一方面因為講者未必照著講稿讀,另外一方面因為中英文的差異,需要對文字進行精簡和調整才不至於導致嘴瓢或影響聽眾理解。
我對於技術的發展並不排斥,ChatGPT剛剛推出時我就註冊了賬號,但是我用它進行翻譯後發現,質量與以往的機器翻譯並沒有太大的提高,並且還經常出現大段漏譯的情況。我還嘗試過用ChatGPT來生成相關會議主題的詞彙表,但得到的結果常常會過於淺顯或者不全面,不過還是幫我們節省了部分時間,尤其是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幫我們整理出一些基本詞彙,當然,以往的機器翻譯也能差不多做到。
AI翻譯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特別是在涉及復雜的專業術語、文化隱喻和口語表達時,AI翻譯可能無法完全捕捉到語言的真實含義。我們作為同傳譯員,不只是負責文字信息的傳遞,客戶還經常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其中印像比較深刻的是,比如,緩和語氣,繞開敏感話題,幫助活躍氣氛等。這些更加依靠我們的個人能力和對語言的理解,人工智能還不能理解什麼是“敏感”、什麼是“氣氛”。AI作為工具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但同時因為它表現的不確定性,無法完全取代人類。
其實可以說,AI彷彿為所有人提供了一個團隊,讓你無需再做一些高重複性的繁瑣工作,就像你從普通員工晉升為經理,但你仍然要對AI的工作成果進行監督和及時介入,才能保證最終成果的質量。人類如果就此放棄對某些能力的培養,將一切都拱手交給機器,那麼最終可能無法對機器輸出的結果進行正確的判斷,就好比一個經理要管好團隊,也需要經過實戰的磨煉。
口述者:前語言服務公司資源開拓經理、雙語作家㤛壡羿(筆名)
“翻譯工作已經和此前的刻板印像不太一樣了”
首先,我覺得ChatGPT目前就是一個玩具。雖然這個概念很火,但不代表我們就一定會因為ChatGPT的出現而焦慮,ChatGPT並沒有比專業的機器翻譯更好用。而對於翻譯行業來講,任何機器翻譯都是輔助工具,其作用是幫助人類更好地駕馭翻譯這個工作。
專業的機器翻譯工具很多年前就在我們行業誕生了,目前留下來的人已經是會熟練使用機器、與機器相輔相成的譯者,因此,我們的工資其實也一直很穩定,而我們的筆譯業務並未感覺有明顯變少。
我們用的最多的是Trados翻譯軟件,界面清楚,能提供智能建議,而且一句話能提供很多個翻譯選項。ChatGPT在我眼裡,大概和平時玩手機差不多吧,專業翻譯沒有人拿ChatGPT當作正經工作軟件來用。
在處理專業問題上,面對醫藥、法律等術語豐富的行業,AI的優點是可以節省大量時間。一些翻譯公司會購買很多翻譯軟件來粗略處理客戶的文件,利用AI的語料庫,將重複出現的專業詞彙直接翻譯出來並接收其他詞彙的提醒。
AI翻譯也可以節省人力,但絕對不會取代人。翻譯工作可能已經和此前公眾眼裡的刻板印像不太一樣了。將“英文轉換成中文”,這只是翻譯整個工作流程、生產流程中的其中一環罷了。
我曾經遇到過某個專業領域要審三關的稿件,其中有一環的確是人工智能進行翻譯,但客戶會要求人作為最後一個環節的審核,還點名某個相關的專家作為翻譯最後的把關,這就是“人”的獨特意義。至於客戶有沒有特別要求需要人工智能翻譯,這個沒有遇到過。
AI翻譯之後,權責歸屬也會有一些問題,如果說此前是“誰翻譯誰負責”,當我們把AI視為一個主體之後,翻譯的文章出了問題,又該去找誰?有一個“人”進行負責,會讓客戶放心許多。
目前的AI翻譯,和人進行校對或翻譯的作品,是有很大差距的。以我的親身經歷而言,我們曾經有一些外包翻譯,他們接到文件後直接使用Google翻譯就交差。但文件交到我們手上的時候,其實我們一眼就可以看出來,而且“證據確鑿”。只需要把給到的文本放進Google翻譯對比一下,就能立刻看出來對方是不是糊弄了事。我曾聽翻譯行業的大佬說過一句話:機翻就是給不懂目標語言的人用的。
記得曾經有很多正式場合的隨行翻譯,所做的工作可不只是把話翻譯出來這麼簡單,還要有禮貌、舉止得體、穿著得體,通俗點來說,在很多大場合,就是得有一個“人”在那,這個人也是一種“正式”的象徵,兩位語言不通的專家之間隔著一台機器在說話,總會顯得有些不得體。
而且我更願意聽真人翻譯說話,因為其言語輸出包含了對文化的理解,就像談到孫燕姿,我作為孫燕姿的粉絲,真人演唱和AI帶給人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AI的輸出可以分辨文字中的感情嗎?可以區分哪些部分是需要強調的,念重音的嗎?我覺得對於此,AI很難完美地展現出來。
語言是文化的沉澱。為什麼有些語言越來越淡出人們的視線?為什麼有很多語言滅絕了?一是因為它們不像中文、英文,這兩種語言的使用者眾多,二是語言凝結了很多意識形態的東西。
最近我在閱讀《孫子兵法》,英文名是“The Art of War”,如果我只閱讀英文版本,而不去了解背後的文化,我只會將其翻譯成“戰爭與藝術”。同理,有很多所謂的翻譯項目標榜為“經典翻譯”,但其實它也只能將夏目漱石那句“今晚的月色真美”呆板地複述出來,而沒有理解到背後的情感是“I Love You”。
雖然ChatGPT這種AI不會取代人,但從大約二十年前就不斷發展的專業翻譯軟件會取代一部分譯者,我曾經在一家全球翻譯公司工作,在某次會議上,一位台灣同事表示他對AI翻譯很有研究,他說在兩三年前,他們還很自信地覺得這個行業不會被沖擊,但是沒想到如今AI發展如此之好,令翻譯行業承受了巨大衝擊。
焦慮始終存在,但並不是AI帶來的,技術的發展肯定會帶來一部分譯者被淘汰,但本質上是因為這些人沒有努力自我迭代。未來,AI的發展並不代表學習語言就沒有意義,因為語言蘊含了文化、意識形態和民族凝聚力。
口述者:韓語翻譯週菲
“有客戶要求不要AI,有翻譯薪資下降”
一般來說,客戶不會特別詢問一個文件是不是AI翻譯的,也不會主動要求AI翻譯,譯文基本是通過第三方,也就是翻譯公司接翻譯活。但有客戶會特別要求不用AI或任何軟件進行翻譯,比如我曾經遇到過某些文件,客戶因為保密問題,會要求不上傳給任何軟件,因為上傳就意味著聯網,可能洩露數據,客戶最終信任的還是真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會產生一些新詞語,且這種情況較為普遍。這部分新詞語是機器暫時沒有學習過的,所以公司肯定不會選擇機器去翻譯。此外,一些對精準度要求較高的文件翻譯工作,大部分公司一般也不會選擇機器翻譯。
說實話,我認為有一部分內容機器翻譯得比人工翻譯的更準確,比如產品說明書、電腦軟件相關的英文文件,因為機器的詞彙量肯定比人類詞彙量大,機器在不斷學習,但因為在人類語言中,一個字會有多種意思,機器有時完全不能很好處理這種情況。
此外,人類要求機器翻譯呈現出來的內容句子結構清晰,但人類所寫的文章並不是所有句型都特別清晰、特別富有邏輯,面對這種情況,需要人為調整。
AI對整個翻譯行業的影響有利有弊,目前,一些翻譯公司已經開始推出兩份服務,第一份服務是傳統的翻譯,第二份服務是在機器翻譯的基礎下進行校對工作。對於客戶來說成本降低了,但是員工實際能拿到手的薪資就會相對來說下降。
在現在的環境中,完全出身語言類專業的偏少,因為你如果想要從事完全跟翻譯相關的工作,至少需要研究生畢業後,語言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據我了解,本科出來就做翻譯的人是非常少的,或者說基本上沒有,我覺得他們可能就是僅僅在自己有一份工作的情況下,偶爾去做個兼職,全職是做不了的。
AI的快速發展會對僅僅掌握語言的人,比如那種只從事筆譯工作而水平又並不突出的人帶來威脅,他們極易被替代。為了應對這種危機,我認為翻譯工作者要提升自己的語言水平和語言能力,同時深挖各個領域的需求。語言學習者不能單純地僅僅去學語言,還需要配合學習其他專業知識,這樣的話,不至於說在未來市場出現重大變動的時候,你會一下子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