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博士生看《流浪地球2》是什麼體驗?
新年好呀。要說今年大年初一有什麼值得慶祝的事,相信熱愛物理的你們會脫口而出——《流浪地球2》上映了。我剛剛從電影院出來,確實是一部不錯的科幻片。這裡先給不了解故事背景的讀者講講設定。
按照電影製作手記和預告片所展示的故事線:早在1977年,就有天文學家根據太陽活動歷史記錄推測太陽核心聚變加速;2026年,爆發了超過G5等級的太陽風暴,國際開始重視氦閃危機,並逐漸形成乘坐飛船逃離的飛船派和帶著地球流浪的地球派;2030年,地球派方案被採納,開始建造推動地球的行星發動機;2039年,剎車時代,通過發動機停止地球自轉;2042年,逐月計劃啟動;2044年,太空電梯危機;2058年,月球墜落危機;2065年,地球停轉,推進發動機點火,進入加速時代;2075年,木星引力危機;2078年,太陽氦閃危機。
我們先從整個故事的動機,也就是太陽急速膨脹老化,即將氦閃說起。
1. 氦閃:太陽為什麼會老化?
我們的太陽正處於青壯年時期,天文上稱為主序星階段。它大約四分之三是氫,四分之一是氦,還含有少量的氧、碳、氖、鐵。太陽發光發熱的能量來源,主要是它裡頭的氫在發生聚變,每4個氫1(質子)會聚變成一個氦核,這被稱為質子-質子鏈反應。
太陽的內層高溫高壓,可以聚變生成氦,而外層環境不夠高溫高壓,氫無法聚變。由於太陽的質量較大,內層生成的氦會被引力困住而出不去,外層的氫又進不到內部。所以,當太陽內層的氫被耗盡,全部變成氦時,內層聚變產生的熱能就抵抗不了引力,從而坍縮。
太陽的內外層| 圖源:bilibili@吟遊詩人基德
但這並不意味著太陽會縮小,因為坍縮後的內層會變得更熱,使外層的氫升溫並點燃聚變反應,這一下反而讓太陽膨脹上千倍,表面甚至可以達到金星軌道的位置。此時,太陽進入紅巨星階段。紅巨星一般會持續10億年。在紅巨星的末期,太陽內核溫度可高達一億度,足以點燃氦聚變成碳氧的核反應,這稱為氦閃。
所以,按目前的恆星理論,早在氦閃之前,太陽就會膨脹變成紅巨星,把地球上的生命烤熟。
按目前的理論估計,太陽能在主序星階段持續110億年,而今太陽才50億歲,大可不用擔心它會膨脹老化。
2. 行星發動機:重核聚變可行嗎?
為了推動地球,人們一共建造了一萬兩千台行星發動機,其中一萬台建在北半球用於推進,兩千台建在赤道附近用於轉向。這些發動機的高度超過一萬米,佔地面積約1千平方公里,非常巨大。
轉向發動機和推進發動機
作為硬核科幻迷,我們在半年前就估算過地球流浪的第一步——剎住自轉該如何進行了(如何讓太陽從西邊升起)。我們假設發動機採用的是老航天喜愛的工質推進方案,並假設發動機能把工質以第二宇宙速度11.2km/s噴出,然後算算看這需要多大的功率。
按照電影製作手記裡規劃,人們花了26年完成剎車,但原著小說裡是花了42年才完成的,這裡我們採用小說的時間。經過計算[2],兩千台轉向發動機需要每秒總共噴出733.6億噸工質,平均功率達到4.6×10 21 W。
你可能對這個數沒什麼概念,我打個比方,這相當於它一秒鐘就要消耗2021年一整年全球發電量的45倍。對照目前的工程技術,這是2000億個三峽發電站的裝機容量,或5750億個核裂變電站機組(以目前裝機容量最大的柏崎刈羽核電站為計量單位)。但對於太陽來說,這又只不過是它輻射功率的十萬分之一。
換算下來,發動機的總推力要達到8.21×10 17 N,所以單台發動機的推力要達到410億噸。但是,原著和電影都設定一台發動機的推力是150億噸[1],保險起見,我建議把這個設定再往上翻兩倍。
發動機啟動會產生巨量的熱,所以在計劃伊始,地表溫度會上升到七八十攝氏度,兩極冰川融化,加上自轉停轉引起的潮汐,一些臨海城市會被淹沒。
被淹沒的上海和巨大的行星發動機
這麼巨大的推力,要從哪裡獲得能量呢?《流浪地球》假想了一種技術——重核聚變,也就是“燒石頭”。我們先講講什麼是核反應。
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它們統稱為核子。核子結合成原子核會釋放能量。在核反應過程中,核子的結合方式會發生改變,這種結合方式重組的過程伴隨著能量變化。如果某個核反應吸收能量,那說明初態比末態的能量低,如果核反應釋放能量,那說明初態比末態的能量高。
由於核反應中核子數守恆,我們把一個原子核結合時所釋放能量除以它的核子數,從而定義出在該核中核子的平均結合能。平均結合能越大,說明核子具有的能量越低,反應活性就越差。而平均結合能越小,核子具有的能量就越高,更容易發生核反應。
不同原子核的比結合能
從圖中可以看出H 1具有的平均結合能最小(因為它只有一個質子,還沒有結合),Fe 56的平均結合能最大。凡是平均結合能比Fe 56小的原子核,都可以通過核反應向Fe 56靠攏並釋放能量。在Fe 56左邊的原子核可以通過聚變變成Fe 56,而在右邊的原子核可以通過裂變變成Fe 56。
我們剛剛講了太陽的氫核聚變,從圖上也可以看出,氦核還可以繼續聚變成碳、氮、氧等等,只不過後續的反應要求的壓強和溫度更高。
在比太陽更重的恆星中進行的碳氮氧循環
“燒石頭”也是類似,石頭主要含的氧和矽在極高溫和高壓下都可以發生聚變並向鐵靠攏。但目前人們連輕核聚變都還沒掌握。當今正在研究的聚變技術有三代,第一代以氘氚聚變為主,它所需要的溫度和壓強相對而言較低;第二代是氘和氦3融合,第三代是兩個氦3融合,這兩代的反應條件更苛刻。
3. 逐月計劃:洛希極限?點燃月核?
日月間的引力大概有2×10 20 N,所有發動機全功率運行也無法直接抵消這個力,為了消除這個不可控因素,《流浪地球》中設定了逐月計劃。
月球上的三個亮點就是三台月球發動機
但從預告片我們可以得知,2058年爆發了月球墜落危機,月球一個不小心沒有被推出去,反而是撞向地球了。
這個畫面很有意味,紅圈是月球相對地球的洛希極限。什麼是洛希極限呢?我們以第一部電影舉例。
在第一部電影中,地球在藉助木星引力彈弓增速時一個不小心沒控制好軌跡,即將墜入洛希極限,如果不想辦法施加更大的推力逃離,就會被木星引力撕碎,成為木星環的一部分。
這個撕碎的力來源於引力的不均勻。木星對地球的引力是不均勻的,遠離木星的部位引力小,靠近木星的部位引力大,這個引力差就會形成引潮力。沒錯,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正是因為地球上的潮汐是月球對地球引潮力產生的,月升月落就導致了潮起潮落。
引潮力會隨著兩個天體間的距離減小而增大,距離減小到洛希極限時,引潮力就會大到超過地球自身的引力,從而讓地球崩解。對於剛體和流體,洛希極限分別有以下的計算式:
剛體洛希木木地
流體洛希木木地
但是電影裡有個bug。地球的平均密度是5.514g/cm 3,而作為氣態行星的木星平均密度是1.326g/cm 3,這樣算出來的洛希極限小於木星的半徑,也就是說,地球在與木星相撞前,都不存在洛希極限的說法。當然,如果是考慮的地球上的流體,比如地球大氣,那確實會在相撞前就被木星引力掰扯開來。
地球大氣和木星大氣被相互拉出
回到第二部電影中來,月球的平均密度是3.340g/cm 3,可以算出它對於地球的剛體洛希極限在地球半徑的1.49倍處。所以電影中月球墜向地球時,月球還沒接觸到地球就會被引潮力撕碎。
逐月計劃最終還是艱難地成功了。人們先在月表安裝上千枚核彈,通過相控陣引爆,將產生的衝擊波集中往月核,引發了月核聚變。雖然郭帆導演坦言讓月球瓦解是一個瘋狂的想法,要直接毀掉月球,所需要的核武器至少是當前儲量的10億倍[3]。但這個情節讓人看到,在全球危難面前,各國終於“放下對歷史、當下、未來的執念”,選擇了理智的合作方式。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從此之後,地球踏上了孤獨的流浪之旅。
4. 移山計劃:把地球推出太陽系?
現在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是時候脫離太陽係了。那麼發動機應該向哪裡噴呢?
直覺上來說,既然要逃離太陽,當然是向著太陽噴才對。但問題是,按我們第二節的估算,一萬台推進發動機的推力才4.1×10 18 N,只能給地球提供0.7μm/s 2的加速度,相比之下,日地間的引力約3.5×10 22 N,簡直是蚍蜉撼大樹。所以直愣愣地推離地球是不太可行的。
更實際的方案是讓加速方向沿著地球公轉的速度方向,這樣才能最大化地獲得動能。這裡有兩點,一是脫離引力束縛不需要速度背向引力源,只要動能足夠大以至於超過引力勢能,那麼只要速度方向不直愣愣地指向引力源,物體就可以掙脫引力。二是,在發動機功率一樣的條件下,返噴所獲得的動量增量的大小是一樣的,這裡可以近似理解成地球的速度增量大小恆定。當速度增量方向和原速度方向一致時,獲得的動能增量才會最大。
現在的航天技術也是採用這種加速方向來實現從低軌道升到高軌道,大部分情況下,這是最省燃料的變軌方式,也稱霍曼轉移軌道。
霍曼轉移軌道
我假想了下地球升軌到木星軌道的過程,如果按第二節計算得到的發動機推力,這個過程至少要花上百年。為了趕上電影的時間線進度,我們先不考慮發動機的推力問題,直接假設每次在近日點點火能為地球產生3km/s的增速,那麼只需要3次變軌就能完成。
之所以只在近日點點火,是因為此處地球速度最大,相同速度增量所增加的機械能最多,也最能抬高遠地點。在原著中,因為不知道氦閃什麼時候爆發,每次經過近日點時人們都會變得緊張,這被比喻為“宇宙俄羅斯輪盤賭”。
木星的引力彈弓加速效果(為了示意,圖中沒有在近日點點火)
地球在接近木星時會與木星引力產生彈弓作用,獲得木星的一部分動量從而加速。這個過程其實就像你在打球時揮舞球拍,如果球的質量相比球拍非常小,那麼球最多可獲得的增速能達到球拍速度的2倍。
地球的質量只有木星的千分之三,可以認為地球就是個被木星拍子擊出的輕質小球,因此能從引力彈弓中獲得可觀的速度增量。
5. 流浪的目的地:三星系統?
通過木星的引力彈弓,地球正式脫離太陽系的引力束縛,並向新的太陽進發。在《流浪地球》中,人們將距離太陽4.2光年的比鄰星作為新家園。
想法很美好,但有一個很棘手的問題:比鄰星和半人馬座α星A(南門二A)、半人馬座α星B(南門二B)共同構成了三星系統。這個半人馬座α三星系統,這正是科幻小說《三體》所設定的三體文明的所在地。而三體人之所以要入侵地球,就是因為它們所在的三星系統會在引力作用下做無規則運動,我們曾在《三體開播前,幫三體找找穩定解》介紹過它。當然,目前比鄰星離南門二AB雙星相對較遠,按當今的軌道參數推算,還算處於恆紀元。
半人馬座α三星系統| 圖源:KOSMO
不過倒是有一個段子:
在流浪地球的路上,人們遇到了三體艦隊。
地球人:我們的太陽急速老化,要搬家到比鄰星系。
三體人:我們的恆星系統不穩定,要搬家到太陽系。
地球人和三體人面面相覷。
離太陽最近的幾個恆星系| 圖源:KOSMO
考慮到《流浪地球》成書早於《三體》,估計大劉自己也沒想到會有這種巧合。那麼有沒有更好的選擇?目前觀測到的離地球第二近的恆星是巴納德星,距地球6光年。它和比鄰星一樣,也是一顆紅矮星,質量約0.144M☉,表面溫度約3000K。
2018年11月,人們通過視向速度法(多普勒頻移法)發現巴納德星也有一個行星,命名為巴納德星b。它的質量超過地球的3倍,表面溫度約-170℃。
巴納德星b藝術假想圖
如果把地球泊入巴納德星b以內的軌道,應該也能獲得不錯的生存環境。這樣能避免三星系統混沌的運行方式,但得多流浪1.8光年,也就是大概400年的時間。
縱觀整個流浪地球計劃,人們先用500年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再花1300年走完全程的三分之二,然後用700年減速進入比鄰星的引力範圍,調整地球航向,使其泊入穩定的公轉軌道。整個過程持續2500年,跨越100代人。
電影中有人質疑它能不能完成,李雪健老師回答道:“我信,我的孩子會信,孩子的孩子也會信”。這種愚公移山的精神,既是刻在傳統文化里的基因,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