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基因被發現會增加自殺想法和行為的風險
一項全基因組分析已經確定了通常出現在有記錄的自殺想法或行動的退伍軍人身上的基因。由杜克大學和達勒姆退伍軍人事務部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涉及軍人的綜合研究,發現了四個與自殺想法和行為的可能性增加有關的基因。
自殺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影響到所有年齡、種族和社會經濟背景的人。它是美國第十大死因,每年有近45000人死於自殺。自殺是可以預防的,重要的是,如果你或你認識的人有自殺的想法,要認識到警告信號並尋求幫助。
儘管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這些遺傳標記是否可以導致有針對性的治療,但該研究的發現使人們更深入地了解遺傳風險因素是如何促成自殺想法和行為的發展。
杜克大學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系副教授、12月14日在線發表在《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雜誌上的這項研究的共同主要作者Nathan Kimbrel博士說:”重要的是要注意,這些基因並不注定任何人會出現問題,但同樣重要的是要了解可能會有更高的風險,特別是當與生活事件相結合時。”
Kimbrel及其同事,包括共同主要作者、杜克大學醫學系教授Allison Ashley-Koch,利用633778名美國退伍軍人的數據進行了一項大型、多樣化、全基因組分析。在參與者中,71.4%是歐洲血統;19.1%是非洲血統;8.1%是西班牙裔;1.3%是亞裔。研究參與者主要是男性,有9%是女性。
在這組退伍軍人中,從醫療記錄中確定了121211個有自殺想法或行動的案例。如果參與者沒有記錄的一生中的自殘行為史,則被歸為對照組。
通過對血液樣本進行全基因組分析,研究人員確定了許多基因,這些基因在有記錄的自殺想法或行為的參與者中很明顯,無論他們的祖先背景如何。四個基因有最強的聯繫,而且以前曾與精神狀況有關。
ESR1是一種雌性激素受體,先前已被確定為創傷後應激障礙和抑鬱症的因果遺傳驅動基因,而這是退伍軍人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雌激素也被懷疑是造成抑鬱症發病率性別差異的原因之一,而且已經發現ESR1的喪失對男性的腦組織產生影響。
DRD2是一種多巴胺受體,與自殺企圖、精神分裂症、情緒紊亂、多動症、危險行為和酒精使用障礙有關。
DCC在整個生命期的腦組織中表達,與多種精神疾病有關,並在自殺死亡者的大腦中升高。
TRAF3與反社會行為、藥物使用和多動症有關。鋰–一種治療雙相情感障礙的金標準,被證明可以減少自殺風險–可以調節TRAF3和其他幾個炎症基因的表達。
除了這些基因之外,研究人員還確定了另外九個祖先特有的風險基因。
Kimbrel說:”雖然相對於其他因素,基因只佔少量的風險,但我們需要更好地了解支撐一個人從事自殺行為風險的生物途徑。自殺是每年70多萬人死亡的原因,是15至29歲人群的第四大死因。我們知道得越多,我們就越能防止這些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