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顯示現代鳥類頭骨是由具有鳥類特徵的恐龍混合演變而來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在恐龍和鳥類分裂後的數百萬年裡,鳥類保留了關鍵的恐龍特徵。這項研究分析和重建了1.2億年前的鳥類化石,名為Yuanchuavis kompsosoura,發現這種古鳥保留了許多與恐龍祖先相同的特徵。
這塊化石還提供了關於顱骨運動的起源的見解,這是現代鳥類頭骨的一個關鍵特徵。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eLife》雜誌上。
大多數活著的鳥類都有所謂的可活動的頭骨。這意味著上喙的運動是獨立於腦殼的。這種移動性是由兩條從頭骨後部到前部排列的顱骨鏈完成的,其中一條鏈沿著臉頰,另一條沿著上顎(嘴的頂部)。這些相互連接的骨鏈有助於將力量從頭骨後面轉移到喙上,使其能夠移動。
恐龍、始祖鳥和現代鳥類的頭骨形態比較,表明始祖鳥和恐龍缺乏對顱骨運動至關重要的兩條顱骨鏈的關鍵成分。
“我們仍然不知道在鳥類進化過程中哪條骨骼鏈首先完成並釋放,甚至不知道它是否全部一起完成,”來自IVPP的王敏教授說,他是這項研究的主要和通訊作者。”我們在恐龍和最早的鳥類(如對角鳥元帥)身上看到的是,這些鍊子缺少連接,或者被鎖住了,因為它們與更多的骨頭相連,會阻止大多數運動。”
“這塊化石實際上有助於縮小研究時確定其存在的時間,以及確定在鳥類家族樹上的什麼地方,那種可移動的喙或運動的組件的進化。我們可以表明,在鳥類進化過程中,它肯定不會在更早的時候出現,”來自IVPP的托馬斯-斯蒂德姆教授,該研究的共同作者說。
Yuanchuavis是一組被稱為enantiornithines或”反鳥”的已滅絕鳥類的成員,由於它們的骨骼與活著的鳥類有關鍵區別而被命名。在標誌著恐龍時代結束的全球大滅絕期間,對角鳥類在白堊紀末滅絕。
白堊紀鳥類Yuanchuavis kompsosoura的頭骨的數字重建。
通過使用高分辨率的CT掃描,研究小組能夠以數字方式識別、分離並將所有頭骨組裝成一個詳細的三維重建。這項工作揭示了許多早期鳥類不為人知的解剖學細節。顯示了恐龍和鳥類相同特徵的馬賽克,如帶翅膀的鳥類身體,有齒的嘴,以及不可移動的恐龍的上顎和鼻子。
在原始恐龍特徵中,在眼睛後面的頭骨顳部的骨頭之間存在著條狀接觸、這與鱷魚、蜥蜴和蛇類中的條形接觸類似(二疊紀多見)。這些相互連接基本上”鎖住”了始祖鳥的一條骨頭鏈,而這條骨頭鏈現在在活鳥中是自由的,這是運動能力的要求。
研究人員對翼骨(一種腭骨)形狀的詳細研究表明,它與另一塊被稱為quadrate的骨頭沒有直接接觸,而quadrate也需要完成運動中的腭骨鏈。這種沒有接觸的情況在大多數恐龍中都可以看到,包括三角龍和霸王龍,但在活的鳥類中,這些骨頭是相互連接的。
此外,研究小組能夠確認,對角龍的翼骨保留了獨特的形狀。它在眼睛後面有一個兩叉的突起,就像迅猛龍和其他鳥類的恐龍近親一樣。
此外,該研究小組證實,對角龍的翼骨保持著一種獨特的形狀。它的特點是在眼睛後面有一個兩棱形的突起,類似於迅猛龍和其他與鳥類密切相關的恐龍。
儘管這些特徵排除了早期鳥類頭骨中的任何運動現象,但古生物學小組還是能夠發現隱藏在化石頭骨中的關於運動起源的秘密。詳細的分析和比較顯示,始祖鳥類腭部的另一塊骨頭,腭部缺乏與頸部骨頭(顴骨的一部分)的關鍵接觸。恐龍和最古老的鳥類Archaeopteryx有這種接觸,這有助於穩定腭骨並限制運動。相比之下,活鳥的腭骨,如元老鳥,沒有這種接觸,因此在鳥類頭骨運動過程中便於來回滑行。
根據王教授的說法,在反鳥類中,腭骨形狀從與其他四塊頭骨接觸到只與三塊頭骨接觸的變化可能是頭骨變化運動的開始。新的特徵是從舊的特徵演化而來的,運動能力一定是從缺乏運動能力的祖先在鳥類中演化而來的。
斯蒂德姆教授觀察到,大多數人都希望早期鳥類的頭骨能與它們的羽翼和身體相匹配。他說:”然而,這些早期鳥類還沒有完全超越它們的恐龍祖先,從一個小的有羽毛的恐龍到一個活的鳥類的進化路徑並不是一條直線,”他指出,鳥類進化有其”彎路和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