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注射劑使心臟疤痕組織重新發揮作用
當某人遭受心髒病發作困擾時,他們的心臟會留下永久的疤痕,從而降低泵血的能力。然而,根據一項新的研究,一種蛋白質注射可以幫助消除這種損害。心臟上的疤痕組織的問題在於,與普通的心肌組織不同,它不能膨脹和收縮,這意味著心臟作為一個整體同樣不能像以前那樣擴張和收縮。
此外,剩餘的未受損的心臟組織不得不比以前更努力地工作,導致心臟衰竭、心律失常和其他並發症的風險增加。
在悉尼大學羅伯特-休姆博士的領導下,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最近著手讓心臟的受損部分重新正常跳動。他們將目光投向了一種名為tropoelastin的蛋白質前體,它在我們體內自然存在。它能產生彈性蛋白,這種蛋白使某些組織具有伸縮性和彈性。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在老鼠經歷了一次心髒病發作的四天后,將純化的托帕拉蛋白直接注射到老鼠的心壁上。這項任務是通過一項新技術完成的,其中針頭由超聲波精確引導–據說它比傳統技術的侵入性要小得多。
注射28天后,老鼠心臟上的疤痕被發現變得更小、更軟、更有彈性,以至於該組織表現出”類似於心髒病發作前的肌肉功能”。此外,在培養皿實驗中,發現tropoelastin處理能使人類心臟成纖維細胞,它們讓維持心臟結構的細胞產生彈性蛋白。
“我們所發現的是非常令人鼓舞的,”悉尼大學的James Chong副教授說,他是該研究論文的高級作者。”我們希望繼續發展這種方法,以便它最終能夠用於臨床,並用於治療和改善全世界數百萬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
這篇論文最近發表在《循環研究》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