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太空拍電影?已經有人搶了馬斯克和SpaceX的先
聽到“去太空拍攝電影”,你的第一反應會是感覺科幻嗎?如果是的話,那說明你已經跟不上電影發展的新潮流了:本週,人類首個太空實拍的科幻電影《挑戰》,宣布正式定檔,將於今年世界航天日2023 年4 月12 日正式上映。
作為人類首部太空拍攝電影,《挑戰》的劇情也與宇航員有關:一名患病宇航員在出艙活動中因心臟驟停,需要立即進行手術,但身體條件已經不允許他承受返回地球的嚴苛壓力,因此一名外科女醫生被緊急派往外太空,在空間站中幫這位宇航員完成手術。
因此電影中出現的宇宙以及國際空間站內景,都會是“實地拍攝”的鏡頭,據悉這部分在電影中約佔35 分鐘的時長,毫無疑問也會是全片的高潮所在。
《挑戰》的這個“太空劇組”,由導演兼攝影師克里姆·什彭科,女主演尤利婭·裴若希德,以及一位陪同的宇航員諾維斯基組成。三人的太空劇組在國際空間站入軌駐紮了十二天,完成了《挑戰》電影太空部分橋段的拍攝—— 當然電影中仍然有大量需要在地面拍攝完成以及後期製作的橋段,因此直到2022 年末才正式定檔,2023 年正式上映。
因為他們所搭乘的俄羅斯“聯盟號MS-19”飛船單次只能運載三人,因此這個太空劇組不得不大幅精簡:甚至其中兩位在影片中出演的演員,本身就是常駐太空的專業宇航員,因為演員不足,而在《挑戰》中客串出演,意外成為了“演技最好的宇航員”。
與電影劇情不同,實際《挑戰》劇組在太空拍攝的過程稱得上相當順利:三人已經於2021 年10 月完成太空部分的拍攝,演員與攝製組成員都已經安全返回地球。
對於這次注定名垂青史的全球首次商業電影太空拍攝來說,走到這一步,已經是難能可貴的成功了。
那去到太空拍攝電影是什麼感覺呢?按照女主角演員尤利婭·佩列西利德的說法,是“已經不想和太空說再見了”。
不過說到“去太空拍電影”這種噱頭十足的事,作為本身商業屬性濃厚的藝術形式,在票房利潤以及宣傳作用的驅動下,也不只是戰鬥民族的導演與演員敢真的坐火箭上太空來。
馬斯克旗下的SpaceX,作為商業太空公司中的佼佼者,一直有在致力於用電影的形式,讓更多觀眾感受到航天以及太空的樂趣,從而讓更多人了解到SpaceX 對於太空旅行的未來願景。
在2020 年,SpaceX 就曾與NASA 合作,推出了一部名為“未來之旅”(Journey to the future)的電影,介紹了SpaceX 首次商業載人發射背後的故事。
只是這部紀錄片性質的電影,本質也只是NASA 與SpaceX 的商業宣傳片,關於真正在太空的內容影片中只是草草帶過。因此在觀眾之間自然沒有收穫什麼好口碑。在IMDB 僅獲得了7.3 分。
SpaceX 當然也不滿足於停留在這種“美國主旋律”宣傳片的程度,最能吸引普通觀眾的在線內容,毫無疑問是商業大片:電影能讓太空商業化這件事本身能與全球億萬觀眾直接建立聯繫。
畢竟一部真的能在院線看到的商業爽片,至少比從手機上看到《某某億萬富豪又進行了一次太空旅行》要貼近我們現實生活的多。
SpaceX 的這部這部太空電影如今尚未公佈正式的命名,但SpaceX 選擇的導演是曾經拍攝過《明日邊緣》的道格李曼,主演更是重量級的“實景狂魔”阿湯哥。
對阿湯哥這種在《壯志凌雲:獨行俠》中就已經坐進戰鬥機座艙真人拍攝、在拍攝《碟中諜》時,更是有“徒手扒運輸機外表”的拍攝橋段的猛男來講。即使已經年過六十,身體素質仍堪比戰鬥機飛行員—— 這也是目前宇航員最重要的選拔對象群體。
或許也真的只有阿湯哥這種猛男演員,對於上太空拍電影這種異乎常人的事,才不會有什麼壓力。
看起來似乎SpaceX 真的找到了“外太空劇組”的合適人選,但遺憾的是關於這部太空電影的拍攝至今都處於保密階段,我們無從得知具體的拍攝進度:只知道從原計劃的2021 年進入太空開機,一直拖延到了現在。
除了疫情影響,SpaceX 的“太空出租車”業務相當繁忙,或許也是原因之一,目前SpaceX 承載了絕大部分國際空間站的人員運輸工作,甚至很難在2021 年找到一個合適的發射空窗期,將阿湯哥送上國際空間站。
除了SpaceX 這邊,更重要的原因其實是阿湯哥本人的檔期更加繁忙,不過據傳自《壯志凌雲:獨行俠》拍攝完畢之後,阿湯哥已經在進行前往太空的準備,片方甚至還透露雖然阿湯哥被俄羅斯同行搶先,沒有成為地球首個在太空拍片的演員,但阿湯哥仍然有機會成為首個在空間站之外拍攝的演員。
或許在2023 年,我們就能看到更多關於阿湯哥去太空拍電影的消息了。
毫無疑問,作為先行者,《挑戰》自然會吸引全球觀眾去電影院,畢竟這是第一次來自外太空的鏡頭真的能在院線感受到。
要讓太空電影真的成為未來電影拍攝的一個大眾選擇,僅靠“全球首部太空拍攝電影”名號帶來的新鮮感顯然也不夠。
這部電影預計投資兩億美元,單從投資來看不可謂不高,已經超出了好萊塢院線大片平均製作成本的1.5 億美元,但如果算上其中包括SpaceX 把劇組送上太空的運輸成本,可能實際的製作成本已經不到一億美元。
而並沒有公佈製作成本的《挑戰》,由於是直接使用現成的“聯盟號MS-19”載人飛船作為運輸方案,花在運輸上的成本只會更高;但《挑戰》本身的政治宣傳屬性要遠高於商業屬性,其不計成本的製作模式自然也不是主流商業電影前往太空的解決之道。
想讓太空電影未來更加具有實際可行性,通過可重複利用載人飛船等方式,將攝製組運上太空再運下來這件事的成本降低,才能更好的促使更多電影團隊在拍攝時,將“去太空拍攝”作為一個可行的考慮選擇。
除了成本之外,對於演員本身的體格要求進一步放鬆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為了滿足環游太空的基本身體素質,《挑戰》的女主角尤利婭·佩列西利德就是從三千人中遴選得到最優之選,但對於主流電影拍攝的選角來講這顯然是不可理喻的要求。
因此,對於電影拍攝團隊來講,類似SpaceX 這種已經有相對成熟,能將“入門級選手”送進太空並保障其安全的發射公司,才能避免選角導致的頭痛問題,無論是演員還是攝製團隊,都能在接受相對簡單的培訓之後即可進太空開拍。
看到這裡,想必你也已經明白了為什麼SpaceX 這種商業公司,才是“太空拍電影”的真正幕後推手。
但換一個角度來看的話,也正是SpaceX 這種一開始就自帶商業屬性的公司,才沒有在太空拍電影產生的相關倫理道德問題上太過於束縛住腳步。
在《挑戰》真正拍攝成行之前,有不少反對者就援引《外太空條約》中的條款,聲稱利用空間站來進行電影拍攝這種非科學研究行為構成違法,SpaceX 這種需要盈利才能生存的公司,關於這種問題承受的非議自然會少很多。
只有實景拍攝帶給觀眾的沉浸式體驗,能不被高昂的運輸成本限制,隨著可重複使用火箭讓運輸成本變得越來越低,“進太空拍電影”這件事,也會逐漸從噱頭走進實用,在越來越多的電影拍攝過程中出現。
只有商業化的成功,才有機會讓太空電影再次回到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