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就“入夏”?極端暖冬席捲歐洲至少7國破氣溫記錄
週末,一股冬季熱浪打破了歐洲多國的氣溫記錄,一些地區的滑雪場甚至因為沒有雪而被迫關閉。具體數據顯示,至少有七個國家記錄到了有史以來最熱的1月1日,包括荷蘭、丹麥、波蘭、捷克、白俄羅斯、拉脫維亞和立陶宛。
其中,波蘭首都華沙在1月1日錄得18.9攝氏度,較30年前的記錄還高出了5攝氏度;西班牙北部城市畢爾巴鄂當天錄得24.9攝氏度,通常這水平僅會在7月初出現。另外,法國、德國和烏克蘭的一些地區記錄也被打破。
當天,瑞士氣象局的數據還顯示,瑞士西北部汝拉州地區氣溫高達20.9攝氏度,打破了阿爾卑斯山以北地區1993年的19.4攝氏度的1月最高氣溫紀錄。
溫暖的天氣和低降雪量導致阿爾卑斯山北部和法國比利牛斯山的一些低海拔滑雪場在開業幾週後就被迫關閉。
反常暖冬令氣象專家震驚
氣象學家和氣候學家都對反常的暖冬天氣感到震驚,他們稱1月1日打破的記錄多到難以統計,並指出一些地區的夜間溫度甚至與夏季一致。
法國廣播氣象學家Guillaume Sechet表示,歐洲在2023年的第一天就“經歷了歷史上最不可思議的氣候”。
蘇格蘭氣象學家Scott Duncan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我們剛剛觀察到歐洲許多國家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月,這在現代記錄中確實是前所未有的。”Duncan補充稱,整個地區的溫暖程度和範圍都“難以理解”。
追踪全球極端天氣的氣候學家Maximiliano Herrera將此描述為“歐洲氣候學中有史以來最極端的事件”,“沒有什麼能與此相提並論。”
英國氣象學家Scott Duncan則認為,極端氣溫出現的原因很難確定,拉尼娜現象和海面異常溫暖可能是背後推手。但根本原因是,“變暖的大氣層和海洋正讓創紀錄高溫變得愈加頻繁。”
1.5攝氏度的目標“搖搖欲墜”
雖然極端暖冬減輕了歐洲重回能源危機的風險,但過高的氣溫引發了外界有關超過《巴黎協定》限值的擔憂。
2016年簽署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指出,國際社會應在本世紀內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同時努力將升溫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
去年4月,全球氣候科學家警告稱,將全球升溫保持在1.5攝氏度之內的鬥爭已經到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境地。
倫敦大學學院地球物理和氣候災害名譽教授Bill McGuire認為,高溫預示著更糟糕的情況即將到來,“最令人擔憂的是,全球變暖的速度如此之快,已不再令人感到意外。”
去年11月,在聯合國第二十七屆氣候峰會(COP27)上,各國代表在淘汰化石燃料的承諾上“原地踏步”。世界資源研究所總裁Ani Desgupta表示,COP27的協議中大體上複製粘貼了去年COP26上的內容,並沒有任何新的重大舉措,這一點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