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心臟”體外存活超6個月心肌組織帶有規律性搏動
3D打印一顆心臟,有“血” (毛細血管網絡)有“肉” (心肌細胞),有規律搏動,還能在體外存活高達6個月?沒錯,這就是來自中科院等機構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利用 六軸機器人改造而成的新型生物打印機和 特殊的細胞打印方法,突破了傳統3D打印的平層局限,在復雜血管支架上打印出了具有正常細胞週期和功能的心肌組織。
該組織上面的細胞存活率和人工操作相同,都有98%。
這一成果讓 人造複雜器官之路又更近一步。
如何打造?
在了解這顆心臟具體如何打印出來之前,我們需要知道,最有希望幫助人類實現體外製造器官的 生物3D打印技術,有兩大局限:
一是 只能逐層打印,也就沒法讓細胞和血管網絡進行融合,從而導致細胞缺少營養而沒法長期存活;
二是在墨水中添加的 固定細胞的材料,也會影響細胞功能和存活時間。
為此,本次研究中,科學家們拋棄傳統的3D打印機,用六軸機器人改造了一個可以360度自由轉動的全新工具,對細胞進行全方位打印。
與傳統的笛卡爾生物打印機和電磁式細胞噴射打印機相比,這種機器人打印機還 不會對細胞造成機械損傷。
在此之上,科學家還設計出了一種油浴打印方法,可以讓打印出來的細胞在礦物油的疏水作用力下,不受重力影響,從而穩定粘附在生物支架的任意表面,並與周邊細胞緊密連接。
為了遵從組織器官發育的規律,機器人在血管支架上打印出幾層細胞後,會先讓兩者進行 培養,形成胞間連接和新生毛細血管後,再打印新的細胞。
如此循環,就能在心臟內形成與體內器官類似的血管網絡,從而支持組織的長期存活。
在具體實踐中,實驗人員用兩台六軸機器人在血管支架上進行 血管內皮細胞和心肌細胞的打印。
墨水的側視圖和俯視圖如下:
最終,打印出的完整內皮層,可在生血管因子的輔助下生長出新血管和毛細血管網絡;打印的心肌細胞也能在很快形成間隙連接,維持6個月的規律性搏動。
下圖為打印完成後 第4天在支架表面形成的一個組織良好的hEC-hCM細胞層結構。
以及打印細胞分化後第30天和 第180天檢測到的心肌細胞(α-Actinin)和內皮細胞(VE-cadherin)結構。
關於作者
此項研究成果一共出自3個團隊,分別是:
-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王秀傑團隊
-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王昌凌團隊
- 以及清華大學教授劉永進團隊
共同一作有4位,分別是王秀傑指導的博士生張澤宇和史慶慶、王昌凌團隊的戴澄愷博士以及劉永進團隊的吳陳銘博士。
該成果目前發表在Bioactive Materials (《生物活性材料》)。
還有一件事
3D打印出來的器官,可以用作術前規劃和手術間接導航;部分簡單結構的比如下頜骨、顱骨、脊柱、骨盆等已用上臨床。
2019年,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就利用病人自身的脂肪等組織打印出了 人類首個具有細胞、血管、心室和心房的完整心臟。
不過它是個微縮版,大小只相當於兔子的心臟。
該心臟的細胞可以出現收縮現象,但是還不能泵血。
很快,2020年的時候,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打印出來了能夠進行 泵血功能的3D心臟。
來源:量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