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音樂可以改善健康和生活質量
已故神經學家Oliver Sacks生前寫道:“音樂有一種獨特的力量來表達內心的狀態或感受。音樂可以直刺心靈,而無需要任何調解。”現在,一項新分析從經驗上證實了許多音樂愛好者的真實想法–唱歌、演奏或聽音樂可以改善健康和生活質量。
資料圖
對包括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在內的幾個國家展開的26項研究的審查發現,音樂可能為心理健康帶來臨床意義上的促進意義。
據悉,其中7項研究涉及音樂療法,10項研究了聽音樂的效果,8項研究了唱歌,還有一項研究了福音音樂的效果。
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Network Open》上的分析證實–“音樂干預跟福祉的有意義的改善有關”,通過標準化的生活質量調查數據進行定量測量。
無論參與者是唱歌、演奏還是聽音樂,其效果都是相似的。
薈萃分析的研究人員們認為,音樂對精神生活質量的益處在效果上接近於運動和減肥對精神健康的改善。
他們寫道:“未來的研究需要澄清在特定的臨床和公共衛生場景中使用的最佳音樂干預措施和劑量,”另外他們還強調,在所分析的研究中,“對音樂干預的反應存在著大量的個體差異”。
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音樂學副教授兼分析召集人Kim Cunio表示:“我們中的許多人從個人經驗中知道,在包括手術、健康狀況不佳或精神健康發作的時候,音樂干預會有多深刻。”據悉,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另外,他還指出:“這項研究將我們的個人經歷跟越來越多的同行評議研究數據聯繫起來,這些數據證明了音樂作為我們健康系統中的一線乾預措施的必要性。我們所有人都是音樂專家,因為我們已經花了數千小時聽音樂,將其編入我們的大腦並對其作出反應。當我們聽音樂時,會發生一些非凡的事情,這有什麼奇怪的呢?當我覺得事情有點困難的時候,我就像我們所有人一樣求助於音樂。有時,音樂是對我感覺的一種刻意的呼應……陰鬱和悲傷。但有時我需要一種完全不同的感覺的音樂,可以把我從那個空間中拉出來。這就是音樂的真正奧妙之處–對於什麼是最好的聆聽沒有任何規則。我們必須跟著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