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喬布斯蘋果曾早13年做出了iPhone
在1985 年公司的內部動蕩之中,喬布斯被迫出走蘋果,另起爐灶創立了NeXT 公司。沒有喬布斯的蘋果,產品創新幾乎停滯,市場表現走上下坡路,這被認為是蘋果最灰暗的一段時期。然而,這一時期的蘋果並非一潭死水,恰恰相反,無數面向未來的研究項目遍地開花,包括蘋果早期的自研芯片計劃“水瓶座”(Aquarius),儼然工程師們的應許之地。
只是從結果上來說,絕大多數的花都沒有結出果實,其巨大的開支卻在一步步將蘋果拖垮。
正是在這一時期,蘋果差“億”點就打造出了“ iPhone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名為通用魔術(General Magic)的故事。
在世界上沒有幾個人知道什麼是智能手機的時候,通用魔術就在著手設計智能手機了。他們提出了一種掌上移動設備,既能打電話、又能隨時處理各種事務(收發傳真、郵件等)。
這些設備像是一台能打電話的PDA,但更為小巧,且採用全觸屏設計。雖然還用著黑白顯示屏,但從概念上來說,它們就和我們今天的智能手機差不多。
時間回到1989 年,蘋果內部啟動名為“Project Paradigm”的項目,開發個人通信終端產品。但不同於後來為人們熟知的iPad鼻祖Apple Newton,這個項目面向的是消費級的個人手持終端,就像後來的iPhone。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的,此時的蘋果項目眾多,“Project Paradigm”沒有獲得管理層重視,得不到足夠的資源。主導項目的馬克·波拉特等人說服了時任CEO 斯考利,將項目作為一家新公司獨立出來運作。
馬克·波拉特
1990 年5 月,波拉特、安迪·赫茨菲爾德、比爾·阿特金森聯合創立通用魔術公司。蘋果持有通用魔術的少量股權,波拉特出任CEO,斯考利加入公司董事會。
通用魔術的名字來源於科幻作家、《2001 太空漫遊》作者亞瑟·克拉克的名言,“在任何一項足夠先進的技術和魔法之間,我們無法做出區分。”
通用魔術有著蘋果電腦的夢之隊班底。赫茨菲爾德和阿特金森都是蘋果老臣,是麥金塔開發團隊的骨幹;營銷副總裁總裁喬安娜·霍夫曼在麥金塔還是研究項目期間加入蘋果,構建了整個麥金塔營銷團隊;還有此後加入的達林·阿德勒,他是蘋果System 7 的技術主管。
成立第二年,公司還來了一位剛畢業的年輕人,20 歲出頭,他的名字叫托尼·法德爾。
通用魔術團隊對自家產品保持著高度機密,他們將這款設備命名為“Pocket Crystal”,意為“掌上水晶”。為了推動產品成型,1992 年,通用魔術著手成立聯盟,通信巨頭AT&T,以及知名計算機和硬件生產商索尼、摩托羅拉、松下和飛利浦等紛紛加盟。
索尼Magic Link 設備
在項目的早期階段,通用魔術還無法從供應鏈獲得合適的零件,只能採購一些簡單的元器件組裝成原型設備。公司雖然沒有公開發布正式產品,但是其主要的重磅產品已經逐漸成形:
Magic Cap,一個精簡的PDA 操作系統或者說是UI,以不同“房間”形式呈現各種信息;
Telescript,類似於雲端系統,可以從網絡上將各種信息獲取到本地,如股價、機票價格等。
此外,通用魔術團隊還實踐了一系列設想,包括早期的USB、觸摸屏IC、多媒體電子郵件等。
Magic Cap 手機演示(1995 年)
今天的我們對這類設備已經再熟悉不過了,這不就是智能手機嘛!但在上世紀90 年代初,人們根本不知道這些玩意是什麼。1990 年聖誕節,“萬維網之父”伯納斯-李才剛完成了萬維網運行的整套工具;1991 年,首個蜂窩數據網絡商用,人類剛把一隻腳邁進2G 網絡時代。
不過反過來說,無法想像的技術,不正好符合“無法將技術與魔法區分”的定義嗎?
然而,就在通用魔術低調推進產品建設之時,他們遭到了“背刺”,至少在員工們看來是如此。背刺他們的不是別人,正是蘋果CEO 斯考利。
1993 年,斯考利宣布Apple Newton,一款支持手寫的掌上PDA,向世人公開了使用掌上設備連接萬物的設想。
蘋果牛頓
Newton 與通用魔術的產品高度重合,又有蘋果正統名號背書,頃刻間搶占了原屬於通用魔術的風頭。合作夥伴也按耐不住了,督促通用魔術加緊發布產品。
1993 年,波拉特正式發布通用魔術的首款產品—— Magic Communicator,大小和當時的小型移動電視差不多,並於次年上市。這距離第一代iPhone 上市開售,還有13 年。
通用魔術的產品和對未來科技生活的設想,收穫了廣泛關注。1995 年2 月,通用魔術在納斯達克上市,募資9600 萬美元,上市後不久,股價翻倍。
不過很快,通用魔術的泡沫開始破裂,因為市場對他們的產品並不買賬,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首先,通用魔術及其合作夥伴生產的設備價格高的離譜,Magic Comunicator 售價800 美元,放在今天大概相當於1200 美元,幾乎是一台iPhone 13 Pro Max 頂配版價格,而當時普通手機都還沒普及。
第二,處理器的性能過於孱弱,設備反應緩慢,體驗糟糕,堪稱Apple Newton 的難兄難弟。
第三,通用魔術網絡的封閉性。通用魔術的設備建立在AT&T 的PersonaLink 網絡上,這是一個專用的、封閉的網絡體系。而在同一時期,互聯網正逐漸發展壯大,人們可以使用瀏覽器瀏覽網站,更方便,成本也更低。
AT&T PersonaLink 用戶手冊
1996 年,AT&T 關閉PersonaLink 網絡。同年,Palm 推出首款PDA 設備Pilot 1000,搭載Palm OS 1.0 系統,進一步搶去了通用魔術的市場。
通用魔術從此陷入低谷,創始人也紛紛離去。2002 年,通用魔術宣告破產。
再後來,以救世主之姿重返蘋果的喬布斯,終於將蘋果的智能手機設想打造成型,也就是世人皆知的iPhone。那是在2007 年,距離通用魔術首款產品上市,已經過去了13 年。
並非所有努力都是徒勞無功。
最後,通用魔術雖然遭遇了失敗,但也造就了一票科技界的大佬。
比如,那位剛畢業就加入公司的年輕人托尼·法德爾,後來回到蘋果,領導了iPod和iPhone的開發,被尊為“iPod 之父”。
還有一位年輕人,他參與了Magic Cap 系統開發,後來離開公司自主創業。
他名叫安迪·魯賓,人們稱他為“Android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