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子刊:每天兩瓶啤酒,大腦或老十年
提到酒想到的是,戰鬥民族的伏特加,慕尼黑的啤酒節,以及“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有人說,小酌怡情;也有人說,喝紅酒軟化血管;還有人說(比如東北人),餃子就酒,越喝越有。以上種種,無疑表達了人們對酒的喜愛。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酒精不僅傷肝、傷胃,還傷心。甚至“喝酒喝壞腦子”也並非危言聳聽。
近期,來自美國、瑞士、荷蘭的七位學者在《自然·通訊》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基於UK Biobank中36678名健康中老年人的腦部影像數據,他們發現飲酒量與腦容量呈負相關[1]。
哪怕每天只摄入1-2个单位的酒精(1单位为10ml酒精),饮酒量与脑容量的负相关就已经很明显,随着饮酒量的攀升,二者相关性愈发显著。
2016年發表在《柳葉刀》上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BD)表明[2],在全球每年因各種原因去世的3200多萬人中,飲酒直接造成了280萬人的死亡,是第七大致病/致殘因素。
慢性酗酒與心血管疾病、營養不良、癌症和加速衰老密切相關[3-6]。長期飲酒人群的大腦結構和功能連接也產生變化[7-9]。
一項meta分析表明,與健康對照組(n=498)相比,酒精依賴症(AUD)個體(n=433)皮質紋狀體-邊緣迴路(包括前額葉皮質、島葉、顳上回、紋狀體、丘腦和海馬)的灰質體積(GMV)更小[10]。
此外,腦白質(WM)微結構異常也是酒精依賴症(AUD)的一個標誌性變化,多項神經影像學研究發現AUD個體胼胝體的白質退化[11-13]。
儘管迄今為止已有大量文獻報導了酒精依賴症(AUD)個體飲酒與大腦結構的相關性,但對於沒有AUD的人群來說,相關性又當如何呢?
一些研究顯示,中老年人群的中度酒精攝入伴隨著大腦總容量降低、灰質萎縮,以及額葉和頂葉的灰質密度降低[14-16]。但也有一項研究指出,輕中度酒精攝入與灰質體積呈正相關[17]。
眾說紛紜之下,輕中度酒精攝入對大腦的影響更加顯得撲朔迷離。小型研究的統計效能有限,再加上沒有考慮到諸如性別、BMI、年齡、遺傳等相關協變量的影響,可能導致結果的偏差。
因此,大樣本研究迫在眉睫。國際上規模最大的生物醫學大數據平台非UK Biobank(UKB)莫屬[18]。因而在UKB中40-69歲英國人口的高質量腦部掃描數據的基礎上開展研究,難免有種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感覺。
正如本文的一位研究者,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Gideon Nave所說,“擁有這樣的數據集就像擁有一個強大的顯微鏡或望遠鏡,在更高分辨率的基礎上,我們開始看到以前看不到的模式和關聯。”
研究共納入了36678位受試者,他們的酒精攝入從滴酒不沾到每天4個酒精單位不等。
為揭示飲酒與大腦的潛在關聯,研究團隊控制了年齡、身高、用手習慣、性別、吸煙狀況、社會經濟狀況、遺傳背景和居住地等變量。此外,他們還基於受試者的頭顱尺寸,對腦容量數據進行了校正。
根据饮酒量将参与者分组后,不难发现,每天0到1个酒精单位对脑容量没有明显影响,但每天1到2个酒精单位与大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就显著相关。
隨著飲酒量增加,大腦的灰質和白質體積逐漸減小,並且這種變化不是線性的。正如本文第一作者,來自美國威斯康辛商學院的Remi Daviet所說,喝得越多,情況越糟。
此外,腦容量的降低並非局限在某一個腦區,而是普遍存在於整個大腦中,這與衰老所導致的變化相似。
因此,研究人員對飲酒和衰老導致的大腦體積縮小進行了比較。
通過建模得知,對於50歲的人群,從滴酒不沾到每天攝入4個酒精單位,相當於大腦衰老了超過10歲!
只要邁出了飲酒的第一步,哪怕從“零”轉變為平均每天攝入1個酒精單位,其大腦也相當於衰老了0.5歲!
賓夕法尼亞大學成癮研究中心主任Henry R。Kranzler說道:“這些發現與政府在安全飲酒限量的指導方針明顯相悖。
儘管國家酒精濫用和酒精中毒研究所建議女性/男性平均每天飲酒不超過1杯/2杯,但這個酒精攝入量已經超出了與腦容量下降相關的最低飲酒量。”
本項大樣本研究無疑揭示了飲酒與大腦的密切關係。但遺憾的是,橫斷面研究無法給出二者的因果關係。
此外,研究者希望未來可利用UK Biobank和其他大型數據庫來探索更多飲酒相關問題。例如,本項研究關注的是平均攝入量,那麼每天喝一杯,與一周工作日不喝,週末喝七杯相比,哪個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