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新冠沒有那麼可怕但仗難打上海疫情形成拐點條件已逐步具備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24日凌晨在其微博發文指出,上海是一個超大型的國際城市,這次面對無症狀感染為主的奧密克戎毒株攻擊,初步發現感染後病例數即呈指數級上升,防控難度很大。
按照張文宏的說法,當前採取的策略主要是:滾動篩查、鎖定重點、切斷傳播鏈。篩查大數據告訴我們,一個向好的跡象悄悄地出現了:非管控區域全員滾動篩查的病例佔比逐漸走低,僅佔總病例的10%,預示社會面疫情逐漸受控。
張文宏表示,疫情的拐點雖尚未出現,但形成拐點的條件已經逐步具備。奧密克戎的速度,某種意義上講,如果不是以快制快,我們是沒有機會跑贏奧密克戎的。
這次上海疫情暴發,社會各方均投入到全面抗疫的工作中。也出現了群眾反映,“封控區內生活照顧不夠,封控時間過長,醫院反复封控造成正常看病困難”的情況。這些問題都存在,不應該迴避,在今後的抗疫中我們要一一解決,要不然,抗疫成功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
現在很明確,有關方面看到了這些問題,也直面這些問題。新冠抗疫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抱著咱就是不過了也要把病毒弄死的心態,要既控制好疫情,又保障居民生活,保持就醫通道暢通,同時還保障民營小微企業的生存。這些將成為上海抗疫後一階段的重點。抗疫尚未結束,但生活還要繼續。
上海戰役仍在膠著之中,但至少今天,我們看到了新藥已經落地,疫苗三針加強有效,核酸快速精準篩查有望跑過病毒,全國各地開始未雨綢繆,籌建後備隔離點醫院。
上海這次戰役,不搞一刀切,希望在盡量無疏漏篩查的同時能夠最小化影響生活,肯定是非常不容易,也難免會不順利,但也正顯示了我們絕不肯走抗疫回頭路的決心。在大家感覺挺不容易的這段時間,走出疫情的技術支撐也悄悄地逐漸具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