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硬的材料是什麼?有六種材料比鑽石更勝一籌
據國外媒體報導,碳是自然界中最奇妙的元素之一,擁有不同於其它元素的化學和物理性質。碳原子核中只有6個質子,是能夠形成複雜化學鍵的元素中最輕的。所有已知的生命形式都以碳元素為基礎,因為碳原子同時可以與最多四個原子形成化學鍵。在高壓下,碳還可以與其它碳原子結合,形成穩定的晶格結構。若條件合適,碳原子還能形成一種極其堅固、超級堅硬的結構,即我們所熟知的鑽石。
雖然眾所周知,鑽石是全世界最堅硬的物質,但其實有六種材料比鑽石更勝一籌。當然,鑽石仍然是地球上最堅硬的天然材料之一,但終究難以與這六種物質相比。
榮譽獎
地球上有三種物質,雖不如鑽石那麼堅硬,但由於在多方面表現出色,仍然值得一提。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再加上在納米尺度上對現代材料的了解進一步深入,我們如今意識到,評估這些極端材料的特性可以使用多種指標。
先從生物界說起。蜘蛛絲雖然招人嫌棄,但其實是一種非常強韌的材料。其強度重量比遠勝鋁和鐵等傳統材料,而且十分輕薄、粘性也大。在全世界的所有蜘蛛中,達爾文吠蛛的蛛絲強度最大,高達凱夫拉爾合成纖維的10倍。而且這種蛛絲無比輕薄,僅僅一磅(454克)的蛛絲便足以繞地球整整一周。
一種名叫碳化矽(一般以莫桑石的形式存在)的天然物質硬度僅比鑽石略低一點。自1893年以來,碳化矽顆粒已經實現了大規模生產。矽和碳屬於同族元素,可以通過一種名叫燒結的處理方式,在高壓、但相對低溫的條件下形成這種極其堅硬的材料。
這些材料不僅適用於各種對硬度要求高的場合,例如剎車片和離合器、防彈衣、坦克裝甲等,還具有出色的半導體性能,因此在電子元件的生產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約20年前,科學家首次研發出了直徑從2納米至50納米不等的納米矽球。最驚人的是,這些納米球是空心的,不僅可以自行組合成球狀,還能相互嵌套。這也是人類所知最堅硬的材料之一,硬度同樣僅遜於鑽石。
自組裝在自然界中是一件極為強大的工具,但與合成材料相比,生物材料在這方面要薄弱一些。這些自組裝納米粒子可以用來打造定制化材料,比如性能更優良的水過濾器、效率更高的太陽能電池、速度更快的催化劑、或者新一代電子器件等等。不過,最理想的應用場景還要數根據使用者身材“量身打印”的防彈衣。
最著名的高硬度材料
當然,上述材料的硬度都無法與鑽石媲美。在地球上發現或創造出的所有材料中,鑽石的硬度名列第七。雖然有些天然(但十分罕見)材料和合成材料的硬度已經超越了鑽石,但鑽石的地位依然難以撼動。
钻石也依然是人类所知耐划性最强的材料。不仅钛之类的金属比钻石相差甚远,就连硬度极高的陶瓷或碳化物在硬度或耐划性上也无法与钻石相比。其它以硬度著称的晶体,比如红宝石或蓝宝石,也都达不到钻石的水平
不過,有六種材料已經在硬度上打敗了鑽石。
第6種、纖鋅礦型氮化硼
除了碳之外,其它許多原子或化合物也可以構成晶體,氮化硼就是其中之一。硼和氮在元素週期表上分別居於第五和第七位,兩種元素組合在一起,可以產生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包括非晶形、六方晶系(類似於石墨)、立方體(類似於鑽石,不過結構強度稍差一些)、以及纖鋅礦型。
其中,最後一種形式極為極端、但也極為堅硬。該物質在火山噴發過程中形成,到目前為止只發現過極少量,因此我們無法通過實驗測試其硬度。但最新的模擬結果,它可以形成一種不同類型的晶格結構,屬於四面體、而非面心立方體,硬度比鑽石高出18%。
第5種、藍絲黛爾石
圖為兩顆從波皮蓋隕石坑中發現的鑽石。左側為純鑽石,右側為鑽石與少量藍絲黛爾石的混合物。如果有不含任何雜質的藍絲黛爾石,其強度和硬度都將勝過純鑽石。
想像有一塊富含碳元素(因而含有石墨)的隕石穿過大氣層疾衝而下、與地表相撞。你可能會認為,高速墜落的隕石會變得從裡到外熾熱無比,但實際上,隕石只有外層會變熱,內部溫度仍然較低。
但在與地表相撞的一剎那,隕石內部所受的壓力將超過地表上的任何反應過程,導致隕石中的石墨被壓縮成另一種晶體結構。這種新結構並不是鑽石那樣的立方體,而是屬於六方晶系,硬度可比鑽石高出58%。雖然藍絲黛爾石在實際中往往含有大量雜質,導致硬度低於化石;但從理論上來說,如果有一顆不含任何雜質、由純石墨構成的隕石擊中地表,產生的物質硬度將遠勝過地球上的所有鑽石。
第4種、大力馬
圖為一根大力馬繩索的近拍圖。大力馬是人類目前已知強度最大的纖維類材料。
從這裡開始,我們就離開了天然物質的範疇。大力馬是一種熱塑性聚乙烯高聚物,分子量極高。我們所知的大部分分子都只有幾千原子質量單位,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分子鏈極長,一個分子的重量便可達成百上千萬原子質量單位。
有著如此長的分子鏈,分子間相互作用也會大大增強,形成的材料硬度自然不容小覷。事實上,該材料的衝擊強度在所有已知熱塑性塑料中高居榜首,被稱作全世界最強纖維,性能勝過市面上所有錨繩和牽引繩,不僅重量比水還輕,還有防彈效果,強度高達等量鋼鐵的15倍。
第3種、鈀微合金玻璃
圖為鈀金屬玻璃形變部位的微距照片,可以看出大範圍的塑性形變。放大圖中箭頭所指處為發生塑性滑動時產生剪切錯位的痕跡。鈀微合金是將高強度和高韌性結合得最好的已知材料。
所有物理材料都有兩項重要性質:強度和韌性;強度指使材料發生形變需要施加的力,韌性指使材料破裂或斷裂需要施加的力。大多數陶瓷材料都是強度很大、韌性不足,夾得太緊或不慎跌落都很容易破碎;橡膠等彈性材料則剛好相反,雖然不易破裂,卻十分容易變形,硬度極低。
大多數玻璃材料都很脆弱,強度大、韌性低。即使是派熱克斯或康寧玻璃等強化玻璃,作為材料本身的韌性也不夠高。但在2011年,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微合金玻璃,包含磷、矽、鍺、銀、鈀五種元素,其中鈀元素可以形成剪切帶,讓玻璃受力時可以發生塑性形變、而不會直接破裂。這種材料集極高的強度與韌性於一身,不僅輕鬆打敗了各類鋼鐵,這份榜單上名列其後的其它材料也都無法與之媲美。簡而言之,這是世界上最堅硬的不含碳材料。
第2種、巴基紙
由碳納米管製成的巴基紙可以阻擋直徑50納米以上的粒子通過。它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電學和機械性質。雖然可以折疊或剪斷,但該材料強度極高。如果完全不含雜質,其強度可達同等體積鋼鐵的500倍。圖為掃描電子顯微鏡下的巴基紙。
自20世紀末以來,有一種名叫碳納米管的材料一直享有“硬度勝過鑽石”的美名。該物質屬於六方晶系晶體,結構整體呈橢圓形,穩定性勝過人類所知的任何結構。如果將大量碳納米管組合成一個平面,就會得到一張薄薄的“紙”,名叫巴基紙。
除了巴基紙之外,還有一種同樣堅硬的結構叫巴基球,由60個碳原子結合在一起組成。巴基球也算是一種天然材料,可以在特定宇宙環境中形成。雖然巴基球已在納米領域得到了應用,但還未實現量化生產,暫時無法在宏觀尺度上大展身手,因此未被列入這份“最堅硬材料榜”。
相比之下,構成巴基紙的每根納米管直徑只有2至4納米,但這種結構極為強韌,可以結合成面積較大的薄片狀材料。其重量只有鋼鐵的10%,但強度要高出成百上千倍。此外,這種材料具有防火性能,熱傳導效率極高,電磁屏蔽能力也極其突出,在材料科學、電子元件、軍事、甚至生物領域都有豐富的應用前景。但巴基紙無法100%由納米管構成,因此沒能位居榜首。
第1種、石墨烯
最後讓我們來看一種由碳原子組成的六方晶系晶格結構——石墨烯,其厚度只有一個原子那麼厚。薄片狀石墨烯一旦被成功製備出來,有望成為21世紀最具革命性的材料。石墨烯其實是碳納米管最基礎的結構要素,應用場景十分廣泛。該產業市值目前雖只有數百萬美元,但預計短短幾十年之內便可躋身十億級別。
就同等厚度而言,石墨烯是目前已知強度最大的材料,具有無與倫比的導熱性和導電性,而且透光度接近100%。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便頒發給了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舍洛夫,獎勵他們在石墨烯方面開展的實驗。石墨烯的商業應用場景也是只增不減。到目前為止,石墨烯依然是我們已知最薄的材料。而且蓋姆和諾沃舍洛夫從研究到獲獎只用了六年時間,在物理屆算是最快紀錄之一了。
對更堅硬、更耐劃、更輕薄、更強韌的材料的追尋將永無止境。如果人類能進一步推動可用材料的前沿,這些材料的應用場景也將不斷增加。幾代人之前,微電子、晶體管、以及操縱單個分子的概念還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而如今,這些技術都早已走入尋常百姓家,成了我們習以為常的一部分。
隨著我們全力衝刺進入納米時代,本文中介紹的這些材料對我們的生活質量將顯得愈發重要、也會變得愈發常見。生活在這樣一個文明中真是一件樂事。隨著21世紀的藍圖徐徐展開,這些新材料的巨大潛力也將逐漸成為現實。(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