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0電池:新造車和電池廠的“暗戰”
從2020開始的原材料價格上漲,終於在2022年傳導到汽車終端,市場上一片漲價聲。在這些喧囂和無奈背後,新技術正在加速滲透,未來可能會改變新能源汽車格局。3月17日,特斯拉官網顯示,特斯拉Model Y後輪驅動版上調1.5萬元,價格從30.18萬元調整至31.69萬元。
4680電池+CTC的“新物種”,攪動動力電池江湖。
這是特斯拉8天內第三次上調售價。3月10日,特斯拉中國宣布,高配Model3高性能版,以及Model Y長續航版/高性能版,價格都上漲1萬元;3月15日,Model3和Model Y部分車型上調價格,幅度在1.4萬元到2萬元。目前,所有調價車型的提車等待週期都在16-20週左右。
其實,不僅僅是特斯拉,3月以來,已有近20家新能源車企宣布提價,提價幅度在幾千元到1萬多元不等。這背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近期鎳、鋰等原材料的價格上漲,比如碳酸鋰的價格一年間,從5萬元/噸,上漲到現在的50萬元/每噸。
要進一步降低成本,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擴大原材料產能,相關企業已經開始大力擴產。但要產能真正落地還需要時間,無法解決短期問題;另一種方式就是在結構、材料等環節上做文章,通過設計、製作工藝來實現。
進入2022年以來,汽車行業備受關注的技術中,就有4680電池和CTC(電芯直接與底盤集成)。最新信息是,特斯拉2月中旬宣布,其已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試點工廠生產了100萬塊4680電池。
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程曉東告訴極客公園,當前原材料價格暴漲,已經超出了很多企業的承受範圍,所以都在考慮降本增效。4680電池契合了提升里程、降低成本的訴求,很多玩家都在佈局。不過,目前來看,4680電池還處於試生產階段,尚未真正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如何提高良品率,跨過製造工藝難關,將是未來的關鍵。
什麼是4680電池?
4680電池,最早是由特斯拉在2020年9月的“電池日”上發布。所謂“4680電池”,簡單說,就是電芯直徑是46mm,高度為80mm的圓柱形電池。這是特斯拉研發的第三代電池,此前採用的是1865電池和2170電池。相比前兩代電池,4680電池是更大個的圓柱三元電池。
松下為特斯拉打造的4680電池試製品
從原理上看,4680圓柱形電池的創新更多的是結構層面,不涉及材料體系。但從應用層面上,高鎳高矽才能發揮出4680大圓柱的優勢。相比方形電池,4680圓柱形電池熱性能更優,內應力分佈均勻。目前,在正負極材料方面,國內外4680沒有太大的差異,主要以“高鎳+石墨”、“高鎳+矽碳/矽氧”為主,這也是當前行業內其他形狀電芯的策略。
這也契合當下動力電池的發展趨勢,三元電池在材料端,開始走向高鎳低鈷/無鈷,這樣能降低成本和減少原材料短缺帶來的限制;在電池結構方面,從模組開始走向無模組方案,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空間。
其實,這裡隱藏了一個問題,特斯拉為什麼選擇4680電池,而不是其他規格呢?光大證券在研報中表示,4680實現了成本降低與體積降低(續航里程)的平衡。一方面,提高圓柱電池的尺寸,可以降低結構件等的成本,但降本的幅度會趨於平緩。2020年9月,馬斯克曾介紹稱,4680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了5倍,續航里程提升了16%,輸出功率提升了6倍,並且成本還降低了14%。
另一方面,如果圓柱電池尺寸過大,空間的利用率就會降低,這就會降低電芯體積能量密度,進而會影響續航;同時,大電芯的散熱問題,一直是困擾電池行業發展的重要難點。因此,在降本和續航的平衡上,4680被認為是一個“最優解”。
這里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最優解存在一個範圍,4680泛指大圓柱電池的尺寸,也包括4695等其他型號。
特斯拉4680電池示意圖
為了把4680電池真正落地,特斯拉採用了很多新技術,比如無極耳技術和電極干法工藝。這也讓它在製作工藝上,卻遇到了極大的挑戰,其中電芯的一致性和量產問題,尤為突出。據了解,4680電芯相比2170直徑增大兩倍以上,容積是2170電芯的5倍,這帶來的結果是,電芯的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電芯容量,以及電芯內阻的不一致性問題。
與此同時,這也直接影響了電池良品率。芝加哥大學教授孟穎(ShirleyMeng)曾表示,在乾電極製造工藝的大規模使用方面,馬斯克可能會經歷一次“死亡谷”。除此之外,在開始量產之前,需要進行一個相當漫長的設備微調過程,“電池生產很困難,即使對有經驗的供應商來說也是如此。”
現實也確實如此。根據IT之家的報導,在早些時候,4680電芯的良品率僅為20%,在經過不斷的技術改良之後,良品率已提高至70%-80%。據了解,4680電芯的量產具有一定的難度,90%的良品率是實現量產的要求。
近期,相關廠商也在持續微調,提高電池良品率。日前,一份某電芯企業專家交流的紀要顯示,截止到2021年11月,松下電池和LG新能源的4680電芯的良品率在80-90%左右,寧德時代的良品率在80%左右,其他維持在70%左右甚至更低。
特斯拉製造100萬個4680電芯的消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據業內人士測算,100萬個電芯僅僅能裝配1041輛Model Y,遠遠無法滿足當前的市場需求。但這則消息,預示著4680電池即將進入真正量產階段。
打開“新副本”
在產能規劃上,自特斯拉2020年發布4680電池後,各大電池廠跟進佈局。目前,國外方面,松下電池表示,預計2022年4月,將開始4680電池的試生產,但大規模量產的時間和地點尚未確定;韓國的LG新能源和三星SDI,對4680電池也非常積極。根據最新披露的信息,LG新能源和三星SDI都已經完成4680電池的樣品開發,正在優化材料、產線等製造的良品率問題。
4680電池
國內方面,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比克電池、蜂巢能源等多家電池企業也在積極佈局。2022年2月,據財聯社援引BusinessKorea稱,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比克電池今年將投入量產4680電池。
其中,億緯鋰能和比克電池正積極擴建廠房。據了解,2021年11月,億緯鋰能發佈公告稱,將在荊門投資建設20GWh大圓柱電池產能項目。據業內人士分析,億緯鋰能20GWh大圓柱電池項目,主要為4680和4695大圓柱電池生產線,預計其4680大圓柱部分產線將分步建成投產。
隨著4680電池接近量產,它可能會打開動力電池行業的“新副本”,衝擊目前的競爭格局。
天風證券研報表示,寧德時代將幾個方殼電芯的殼體優化掉,變成捲芯並聯在一起降低成本;但和4680級聯比起來,大方殼電芯由於阻抗很難下降,在成本相似條件下,快充會弱於4680電芯,4680電芯可以滿足對續航里程和充電體驗均有要求的終端消費者。
根據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的數據顯示,2021年,裝機量最高的前十家企業中,共有6家中企、3家韓企,松下成為僅存的日企。其中,寧德時代全球裝機量達到96.7GWh,市場佔有率為32.6%,位列全球第一。LG新能源(20.3%)和松下(12.2%)緊隨其後,它們被認為是第一梯隊。
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名在2020年的市場份額還較為接近,分別為24.6%、23.4%、18.4%,但在2021年度發展速度不同,差距有所拉大。比亞迪、SKOn、三星SDI、中創新航、國軒高科、遠景動力、蜂巢能源分列四至十位。
接下來,動力電池的排位,可能會有進一步的變化和調整。
未來“黑科技”
在2020年9月的電池日上,特斯拉除了發布了4680電芯外,還發布了全新的整包封裝技術CTC(CelltoChassis),也就是取消電池包(Pack)設計,直接將電芯或模組安裝在車身上。馬斯克曾表示,採用了CTC技術後,配合一體化壓鑄技術,可以節省370個零部件,為車身減重10%,將每千瓦時的電池成本降低7%。
特斯拉未來車體架構圖
這也就意味著,電池既是能源設備,也是結構本身。CTC把電池組作為車身結構的一部分,連接前後兩個車身大型鑄件,取消原有座艙底板,取代以電池上蓋,座椅直接安裝在電池上蓋上。與此同時,CTC技術也並非僅適用4680電芯,同樣適用其2170電芯,預計未來還會兼容其它尺寸電芯。
相比傳統結構,CTC無疑是物理層面的巨大創新。傳統做法,是將若干電池單體(cell)組成模組(Batteries),若干模組構成電池包(Pack)。現今主流的CTP技術,是從單體到電池包(celltopack),跳過模組,直接組成電池包,增加空間利用率,進而提升能量密度。國內主要有兩種路線:一種是以比亞迪刀片電池、蜂巢能源L6006條電池為代表的完全無模組方案;另外一種是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以大模組代替小模組的方案。
從電池模組到CTP,再到CTC,背後反映的是電池系統集成化的趨勢。不過,CTC並非CTP的簡單延伸。CTP並沒有突破PACK本身,電池企業和專業PACK企業可以獨立完成開發。但CTC的出現,將突破PACK的限制,直接涉及到汽車底盤,是電池企業、專業PACK企業難以獨立開發的。
這帶來的結果,可能是商業模式和分工協作的重新調整,主導權逐漸向車企轉移。業內人士表示,CTP是電芯廠向整車廠奪回pack的產值,CTC則是整車廠向電芯廠搶話語權的手段。
國海證券研報表示,CTC將改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分工,未來的產業趨勢將圍繞三個方面展開:一個是具備技術研發優勢的整車企業,將掌控更多CTC主導權;另一個是主打自動駕駛等以輕資產運營的整車廠商,將交由第三方主導CTC開發;還有就是,在第三方主導CTC開發場景下,底盤廠商將與電池廠商展開競爭合作。
雖然CTC高度集成是未來的方向,但它的具體落地有自己的節奏。從目前方案來看,4680+CTC將主要應用於高端車;寧德時代方形CTP、比亞迪刀片CTP,以及蜂巢能源“6條”電池LCTP三類,將主要應用於中端車型。這主要是因為,圓柱比方形更適配高鎳三元。相比之下,鐵鋰化學性質穩定,對散熱和熱失控要求較三元低,因此方形CTP非常契合鐵鋰體系的電池。
同時,4680+CTC方案,將有利於電池廠大規模高效率生產標準化產品,主機廠主導應用設計,在後端話語權增加。未來,尚未與電池頭部企業深度捆綁的車企,可能會主動接受4680大圓柱電池。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滲透和演進,未來肯定會出現更多的“黑科技”。但新技術的落地,並非一蹴而就,需要一定的時機和節奏。誰能把握好它,就能在未來搶占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