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消費者被平台算法算計?拉人頭助力砍價為啥總差最後一刀
轉發幾次、邀請朋友登錄小程序,就能獲得10元的現金獎勵,看起來動動手指的事,實現起來卻一點兒不輕鬆。隨著互聯網平台流量紅利見頂,不少平台意圖通過社交裂變式、個性化定價等方式進行拉新或促銷。然而,提現之前層層設檻、拉人頭助力砍價總差最後“一刀”、忠實老用戶反遭平台價格歧視,消費者一步步踏入反复的心機與算法之中,本應為人服務的技術也成了損傷用戶體驗的“利刃”。
入套:轉發22次只為湊齊2元
市民袁女士向記者回顧了幾天前的糟心體驗。
3月14日,袁女士在某圖書電商平台上購買了一套童書。支付完成後,頁面彈出一個醒目的提醒:“即將提現10元”,而她要做的只是將這個助力鏈接分享到群聊。
抱著“分享一下就能給孩子多買本書”的念頭,袁女士將鏈接分享到一個聊天群,頁面卻變了“臉”,表示需要繼續將鏈接分享到另一個不同的群聊。兩次分享後,系統顯示“獲得現金累計8元”,並提醒如果想提現,需要繼續邀請好友助力,並且在24小時內湊夠剩餘的2元。
“就2元錢,而且按規則提示新用戶可以4倍速,拉七八個人助力怎麼也夠了。”想像著能“速戰速決”,袁女士開始邀請微信好友幫忙。然而,0.25元、0.11元、0.08元、0.04元、0.01元……手機屏幕上顯示的數字越來越小,直到第22個好友完成助力後,她才終於看到期待已久的字眼——“恭喜您獲得10元現金大禮”。換句話說,為湊齊10元現金獎勵,袁女士總共轉發了24次,特別是,後面的22次轉發,只為了湊齊2元。
“總算湊齊了!”袁女士期待地點擊“立即提現”按鈕,誰知頁面竟再一次“變臉”,提示她需要訂單交易成功後才能提現。“我已經支付完了,這還不算交易成功?”納悶之下,袁女士在頁面左上面字體很小的“活動規則”中找到平台的解釋,稱需要在確認收貨15天后,才能提領這10元。“真到確認訂單15天以後,我八成早把這件事忘了。”
“拉了22個人,才湊夠2元助力,合下來拉一個人不到1毛錢。早知如此復雜,我可不湊這個熱鬧。”袁女士很是無奈。
相比於袁女士,每天都會在家庭群、同學群裡發助力、砍價鏈接的周阿姨卻對這類活動樂此不疲。“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動動手指轉發就能掙錢,有什麼難的?”對於週阿姨這樣的積極響應者,系統則變本加厲得不斷對其推送助力領現金之類的鏈接,週阿姨每天要花去不少的時間去做分享、邀請的“功課”。
無論是袁女士還是周阿姨,均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這些平台成本低廉的“地推員”。“電商平台目前獲客成本很高,如果真人線下推廣、實打實地直接註冊送禮物、送現金補貼,平均每人的獲客成本可能要高達數十元。通過這些規則不明晰的社交裂變類活動,平台獲客成本可以大幅降低。”為中小型電商平台提供引流服務的高駿告訴記者。
博弈:拿不下的最後“一刀”
消費者花精力拉人頭拉流量、平台付一定的金錢作為獎勵補貼——即便在這樣一個似乎心照不宣的“潛規則”之下,一些平台也時常不按章法出牌。
“一直提醒我再邀請一人就可以成功提現600元,邀請了一個又一個,總計邀請了好幾十人,卻仍然繼續說我差一個人。”市民秦女士就向記者說起了自己在某平台上的一次親身經歷。
剛開始,平台提醒她距離成功提現還差1元,後來變成差0.1元、0.01元,隨著拉的人數增加,距離成功提現相差的額度也逐漸變成了差0.1金幣、0.01金幣、0.1鑽石、0.01鑽石。但對於0.01金幣、0.01鑽石到底代表多少元,就連官方客服人員也解釋不清。“一環套一環,不僅小數點後的位數變了,計量單位也變了,就是不讓你提現,明擺著就是欺騙。”秦女士質疑道。
“在你差一步就快成功的時候’吞刀’,平台就喜歡這樣的套路。運氣好的人被吞得少,多找一些人助力就能拿到;運氣不好的人,一直被吞,那就怎麼拉人也沒法成功。”一家提供付費助力服務團隊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為了更快地完成助力任務,一些消費者會選擇在互助群裡請人幫忙助力。而所謂“吞刀”,是助力活動裡的一種“黑話”,意思是助力者點過助力了,但被平台給抹除了。比如,明明邀請了從未註冊過的新人,系統卻識別為“老用戶”;邀請了5位用戶成功註冊,系統卻反饋只有2位完成了有效註冊。“一般在活動剛開始和中期,不會出現’吞刀’情況,到後期就會比較普遍。”上述負責人透露。
記者採訪發現,反饋系統惡意“吞刀”的消費者十分普遍。網友“倫家不是妖婆婆”就稱,成功邀請110位用戶助力後,自己的手機頁面上卻顯示僅有30位用戶助力,有一大半成功邀請的用戶並沒有被系統承認。
在眾多消費者呼籲解釋的訴求下,平台卻拿出了其神秘的算法“黑盒子”應對。2021年3月,上海律師劉某參加了當時某電商平台的“砍價免費拿”活動,領取了一張“超級免單卡”,但邀請多人砍價後,其砍價進度卻始終差“0.9%”。劉某對平台發起訴訟,該平台則稱,因頁面顯示百分比位數有限,故只顯示為“0.09”,對後面的數字進行了省略。
對於這樣的回應,不少人並不買賬。有消費者提出,不能把“鍋”推給算法,如果頻頻出現消費者的不良反饋,平台需要思考自己的算法是否已經走上了損害消費者的不當方向。
拉扯:“殺熟”頑疾仍存
一些經歷了拉新、助力的消費者,在成為老用戶甚至付費用戶後發現,自己並沒有從層層嵌套的算法中逃離出來,而是進入了新的算法“魔咒”。
“怎麼我開通月卡就要168元,我朋友卻只需要25.9元?這差價也離譜了。”作為某潮牌電商平台的老用戶,尤先生最近感覺十分心寒。但對於他的疑問,客服人員沒有給出任何有效解釋。
同樣是該平台老用戶的另一名消費者則反映,他開通平台賬號近1年,購買了幾百單商品,卻一直領不到優惠券,經常無法參加向其他用戶開放的優惠活動。“不同用戶存在差別,具體活動以實際顯示的頁面為準。”客服人員的回复,令他深感不滿。
同一款商品,老用戶下單比新用戶貴,甚至付費VIP會員下單比普通用戶貴,這些在傳統商業時代聽起來匪夷所思的情景,在當下屢屢發生。
儘管我國相關部門對“殺熟”問題屢屢發聲,各平台飄忽不定的算法機制仍讓用戶感到“任人宰割”。北京市消費者協會3月1日發布的互聯網消費大數據“殺熟”問題調查結果顯示,82.37%的受訪者認為互聯網消費大數據“殺熟”問題普遍存在;在對16個平台進行的32個模擬消費體驗樣本中,有14個樣本新老賬戶的價格不一致。
建議:平台應以簡化方式公開算法細節
今年3月,《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開始施行,要求互聯網平台在算法推薦上提高透明度。但在短時間內,濫用算法等行為帶來的不信任感似乎難以消退。《中國大安全感知報告(2021)》顯示,七成受訪者感到自己被算法“算計”。
對此,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建議,要加強電商平台的責任和擔當。首先,需要強化電商平台算法規則的透明度,除了對算法進行備案外,還要向用戶公開算法細節,平台可以以簡化方式將其算法細節告知用戶。同時,還要強調用戶對算法的授權,要明確用戶知情權、同意權,也要給予用戶拒絕權和刪除權。
盤和林也建議,相關部門要打通用戶投訴渠道,若用戶對推薦算法有合理懷疑,要有可投訴的部門,這個部門需要具備必要的技術能力,能夠解析算法、回應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