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Cell子刊發文:發現生物“時鐘” 可預測人的壽命?
單看面相,說林志穎和郭德綱相差20歲,都會有人信。實際上,兩人年齡只差一歲。我們身邊也常有這種情況,有的人容貌和身體狀況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但有的卻十分顯老。更重要的是,年輕或衰老,並非只在表面。
3月9日,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主導的一項多組學研究發現,我們身體內的各種器官和系統都有自己的生物“時鐘”,記錄著不同的年齡。這些“時鐘”根據每個人的遺傳和生活方式等因素而存在很大差異。這篇論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Reports上。
當前,國際上缺乏精確估計活人器官和系統衰老率的實際應用。合作的幾位衰老研究領域的專家也表示,“這項研究可以填補健康年輕人衰老研究的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生物“時鐘”的測算方法已經放到了華大內部的平台上,讓大家可以精準地指導健康生活!
給人體器官測年齡
日常生活中,普通人能感受到自己的脖子、手、臉更容易長皺紋。如果你經常用右手,右手往往看起來比左手更老;如果你很愛大笑,眼角更易長魚尾紋。
皮膚能最直觀地呈現衰老,不同年齡之間,或者同齡人之間,皮膚狀態都能千差萬別。
那麼,在皮膚之下呢?在科學上又該如何去解釋?
當前,衰老研究非常火,但評估生物衰老的概念早在1970年就已提出。但那時候的研究很籠統,要么是開發單一衰老指數的估算方法,要么是用體外組織和細胞培養研究分子衰老生物標記物。
“國際上,缺乏精確估計活人器官和系統衰老率的實際應用。所以,我們決定設計一個。”論文第一作者、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精準健康研究所衰老研究中心主任科學家聶超告訴《中國科學報》。
這項研究瞄準的是20-45歲年齡段的健康人群,有別於前人對老年群體和患病人群的衰老研究,“我們更想知道在沒有患病之前,身體隨年齡是如何變化的。”聶超說。
研究人員在深圳地區招募了符合該年齡段的4066名志願者,女性佔52%,男性佔48%,收集他們的血液、糞便樣本和麵部皮膚圖像,並進行體能檢查。總共監測了403項特徵。
“我們把這些特徵分為九類,包括心血管相關、腎臟相關、肝臟相關、性激素、面部皮膚特徵、營養/代謝特徵、免疫相關、體能相關和腸道微生物組。”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精準健康研究所研究者李艷告訴《中國科學報》。
從這九大板塊著手,研究人員測算了各種器官和系統隨年齡的變化速率,構建了生物學年齡。然後他們用算出的生物學年齡做比較分析,得到的結論是——人體不同器官和系統的衰老速度並不一樣,有著不同的生物“時鐘”。
可能你肝臟的“時鐘”指針指向21歲,但腎臟就已經提前讓你奔四了。如果你測量得出某個器官和系統的生物學年齡比日曆年齡大,那說明你該花時間調整生活習慣,拯救一下老化的身體了。
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供圖
不過,這次的研究有一個小遺憾。“我們最初的設計裡還增加了大腦影像的測量,但因參與者很少,最終未採用這部分數據。所以雖然做了九大類器官和系統,但並沒有覆蓋人體的全部。”聶超說。
可預測長壽和疾病相關的死亡
一提到衰老,就不得不提到長壽。大家都十分關心自己能活到多少歲,是否能長壽,這項研究恰好可以告訴你答案。
“我們用基因組數據做橋聯,在自己的數據集裡用新構建的生物學年齡做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將得到的結果在中國長壽老人的數據集裡做了一個器官和系統衰老速度的多基因風險評分,用這個去預測一個人是否能夠長壽。”李艷說。
其中,有幾個生物學年齡的預測效果非常明顯,尤其是通過皮膚年齡對長壽的預測效果很好。這也印證了“如果一個人外在看起來年輕,其內在的身體機能年輕水平也很高。”
除了預測長壽,生物“時鐘”還能預測和疾病相關的死亡。
以心血管为例。目前,通常用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这些单一的指标来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我们把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指标累加在一起,构建的心血管生物学年龄,可以比单一指标预测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效果显著提升。”聂超表示。
所以,當你獲得這些量化的指標時,即使指標在醫生提示的正常範圍內,你的某個器官也可能比同齡人平均水平老化快,這項研究正是給沒有異常體檢指標的正常人群提供了更精細的衰老評估,從而提醒你該重視哪些器官和系統了。
此外,每個人每個器官的衰老程度差異,往往也與基因密切相關。科研人員用這些信息做全基因組關聯分析,還找到了一些可能與衰老速度相關的基因或者代謝通路。
“2035年健康中國建設”遠景目標下,研究團隊希望這項研究成果未來可以納入體檢,為健康布防,助力精準醫療,引導大家健康生活。
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供圖
多部門協同“闖關”
談及這項研究中最大的困難,李艷認為,前期的樣本採集、問卷調查、數據整理都是大工程。
尤其是問卷調查,最初研究人員制定的問卷調查很長,受試者耐心有限,使得數據質量大打折扣。因此,他們希望今後能將問卷設計成遊戲的形式,以便受試者可以輕鬆愉快得參與科研,並提供精確有效的數據。
整個研究從數據採集到論文發表,持續了5年。最終發表時,論文作者竟然多達28位。在聶超看來,最終的成功得益於華大內部擰成一股繩,“為了這篇論文,我們整合了華大內部許多資源,多個部門聯動’闖關’,合作非常愉快。”
並且,開展這項研究還獲得了許多外部認可和支持。
一開始,對於把衰老研究年齡段定在20-45歲,研究團隊並不是非常有信心可以得到學界認可,“因為研究衰老通常繞不開老年群體,我們擔心同行專家會產生疑慮。”李艷說。
但驚喜的是,合作的幾位國內外教授很支持這項研究,他們甚至認為,“這項研究可以填補健康年輕人衰老研究的空白。”
接下來,研究團隊還會定期跟踪受試者的生物“時鐘”變化,縱向研究衰老的變化或疾病的發生。
也許將來,延緩衰老不再是神話。即使年邁的自己依然可以很美很健康,正如狄金森所言:我們並非在年復一年地變老,而是日復一日地煥然一新。
相關論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