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的下一條賽道百年之前就定了
現在造電動車的人分成了兩派,一派拼性能,一派拼智能。前段時間,由阿里巴巴、上汽集團和張江高科共同出資成立的智己汽車,宣布首款車型智己L7量產車正式投產,預計將於3月29日正式上市,並且在4月份啟動交付。這個時間設定,幾乎就是衝著蔚來ET7去的——後者將在3月28日開啟交付。
智己L7和蔚來ET7,是兩個派系的典型,這從雙方給各自產品前面加的定義就能看出端倪。蔚來ET7自號“智能電動旗艦轎車”,而智己L7則定位為“新世界駕控旗艦”。試駕活動上也是如此,智己L7的第一場試駕活動,直接把車拉到了上海天馬賽道,讓用戶和媒體去下場體驗。而蔚來ET7,則更多的先讓用戶深度體驗它的智能座艙,和駕駛舒適性。
這其實是一個新的趨勢。
以蔚來、小鵬、理想為首的那一波造車新勢力,全都是以“智能化”標籤在市場上取得階段性成功的。但像智己、嵐圖、極氪這類傳統車企的高端品牌,並不擅長跟互聯網背景出身的“蔚小理”在智能化上以卵擊石。這個時候,將戰場拉回“整車性能”的賽道,就顯現一切是那麼合理。
如果用更簡單的話來說就是,造一台更好開的電動車。
一、智能化見頂,新賽道在哪?
2021年1月9日,當蔚來創始人李斌正式對外發布旗下首款純電動轎車蔚來ET7的時候,智能駕駛的硬件天花板已然降臨。
雖然去年,整個汽車行業都在瘋狂炒作智能駕駛,但大家做的無外乎是跟隨蔚來用上了英偉達Orin X芯片,並把激光雷達的數量從1顆增加到最多4顆。歸根結底,沒有人會承諾這些激光雷達到底能讓車輛實現多強的自動駕駛能力。
一位激光雷達行業的人士向虎嗅說道:“去年好多人喊激光雷達量產元年,其實真的不是。到現在一款成熟的量產車都沒有影,那當然是因為技術不ready。”實際上,作為國內首款能夠量產激光雷達的車型小鵬P5,直到這段時間才激活車上兩顆激光雷達,但也僅僅只是為停車場記憶泊車功能作輔助。
你會發現,電動車在智能化層面的同質現象越來越嚴重了。
從硬件上看,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都在拼硬件天花板的階段。比如2016年,高通發布了第二代數字座艙平台驍龍820A,結果一轉眼2019年就發布了第三代驍龍8155,緊接著去年又推出第四代的驍龍8295。而大算力自動駕駛芯片也是如此,幾乎全都在向英偉達Orin平台靠攏。無非就是誰先搭載、誰後搭載的問題。搶到首發也不再重要,關鍵還是看實際功能體驗。
但尷尬的是,智能化做出色很難,但出醜會很快。現階段,行車域上能做出高速NOA導航輔助駕駛,基本就到頂了;泊車域上最高也就是能做到跨樓層記憶泊車。而在智能座艙領域,大家就更難做出花樣。多屏交互、語音交互幾乎人人皆有,一旦體驗做不好反而還是減分項。
比如極氪001,在產品交付以後頻繁出現軟件相關的BUG。再比如這次試駕了智己L7的工程車之後,我們發現:他們把座椅、方向盤、後視鏡的調節功能都集中在了觸控屏幕上。想嘗試軟件定義汽車的理念是對的,但從實際體驗來說並不方便。而智己方面表示,量產版會在座椅上增加物理按鍵。
所以,傳統車企出身的全新高端電動車品牌,無一例外地會把智能化往後放放,先瞄著所謂的“性能”去打市場差異化。
確實,越來越多的車企意識到,電動車在“性能”上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過去,性能在很多時候被新能源車企引導為簡單的“加速成績”,但其實它在汽車行業裡是一個籠統模糊又包羅萬象的詞。一般來說,整車性能涵蓋了諸多的細分指標,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動力性,包含了最高車速、加速能力等等。除此之外,駕駛性、操控性、經濟性、舒適性等等,這些也是整車性能必不可少的指標。
整車性能上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有一些新能源車企,會用動力性中的加速能力,去籠統的概括車輛性能。那是因為電機的特性讓電動車對燃油車實現了降維打擊,前段加速電車碾壓同級燃油車——這屬於物種優勢。
還比如操控性,很多廠商在對電動車進行宣傳的時候,會拿“麋鹿測試”與“操控性”劃等號,這種行為“非蠢既壞”。因為麋鹿測試只能代表操控穩定性,並不能完全代表操控性好壞。又或者通過堆很多料,比如空氣懸掛、Brembo剎車卡鉗、後輪轉向等硬核配置,然後你去宣傳這是性能車,同樣也有割韭菜之嫌。因為硬件的堆疊,不等於體驗的升級。
“你可以把全世界最好的轉向機、懸掛、電控懸掛、後輪轉向堆到一起沒問題,如果你足夠有錢。但是你不能做到的是tuning(調教)”。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向虎嗅表示,歐洲人腦子裡掌握的千分之一秒、萬分之一秒的路感,是他們幾十年、上百年對於同一條紐博格林賽道上億次的體驗、調校。這些經驗是中國人暫時還沒有的,只能靠花錢請別人做。
這也是一種好的趨勢,開始有廠家願意為“操控”買單,說明他們不再只關注加速這一項。最早小鵬P7剛推出的時候,就號稱其底盤是與保時捷團隊聯合調教的產物。以及最近出現在媒體視野的哪吒S,同樣號稱與保時捷聯合開發。但即便你花錢請歐洲團隊來調教底盤,起碼你的底子不能差。
智己汽車底盤項目主理人裴亦辰告訴虎嗅:“我們一直在說我們和威廉姆斯是聯合團隊聯合打造,這其實不僅是優勢互補,也是雙向選擇。威廉姆斯在調試方面的功底的確非常渾厚,但是我們必須強調國內工程團隊的配合。”他所說的配合,首先是你自己要有菜譜,其次有材料,最後才是去請大廚。
而高合汽車也向我們總結一個觀點:“性能操控也好,智能化也好,最終都要服務於用戶的場景化使用體驗,能為用戶創造出豐富的使用場景才是最重要的。”
確實,造一台好開的電動車,很難,但很有價值。
二、一輛好的電車,不只有智能
這裡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坐電動車會暈車嗎?”
如果你去知乎上查,大V可能會告訴你,是你的“前庭平衡”出現了問題。這個“感知運動的器官”,讓你乘坐電動車時產生了暈車的表現。但真的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嗎?是,但不完全是。
電動車因為電機的特性,使得它的踏板調教跟油車有著不同的思路,過去不少電動車都犯過這樣的毛病:在加速的時候G值不是勻著往上走,而是一瞬間的爆發。然後當鬆開油門後,動能回收又會讓G值瞬間成了負的。
這導致用戶在日常行車時,一會正0.2G一會負0.2G,乘客幾個來回就暈車了。當然這也包括底盤上的調教,比如一些電動車在加速和減速的過程中,會有明顯俯仰,這同樣也會加重暈車的問題。
特斯拉賽道模式顯示的G值
歸根結底,很多新能源車企為保證產品在日常駕駛中獲得更好的加速能力,犧牲掉了本應該重視的駕駛性、操控性和乘坐舒適性。這三者合稱動態性能,如果沒做好就會成為導致乘客暈車的夢魘。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電動車就不如燃油車好開。因為理論上來說,前者在很多方面是有先天優勢的。這就需要靠車企的努力,即硬件支撐與軟件調教。
“今天電動車能夠給你提供與燃油車相比無與倫比的駕控體驗。”汽車工程出身的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向虎嗅強調:“我一直開玩笑,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悲哀叫你再努力也做不到。即使你特別努力,但油車的坯子標不出今天L7的狀態,因為它底層的邏輯很多有根本性的差異。”
他舉了兩個例子,第一是重心:“原來油車為了讓整車重心下降10毫米,需要花很多精力。很多經典車型為了降低發動機,硬生生把V型發動機掰成水平,但底盤鋪滿電池的電動車對它們而言降維打擊。”
第二是動力傳輸,“德國人經常說好車是腳隨心動,但物理上的差距無法靠努力抹平。在燃油車上,發動機的扭矩輸出從踩油門到輪邊1000毫秒。而現在電動車僅需60毫秒,兩者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
另外,此前很多電動車不敢玩高性能,大多是卡在了電機。你跑兩圈就被限制了功率,賽道圈速動輒減半的情況下談何性能?
在電動車的最高車速上,很多電動車就被卡在了200km/h以下。比如,小鵬P7的最高車速只有170km/h;比亞迪漢最高車速185km/h;理想ONE只能開到172km/h。原因還是出在了電機上,一旦過熱,轉速就會被限制。
而電機中又分四個方面:硬件方面關注散熱和功率曲線,軟件方面看駕駛性調校和效率。先不說其他的,在散熱這第一步,很多車企就卡住了。
在峰值工作條件下水冷電機和油冷電機內部的模擬結果
因為,極速行駛中需要持續大功率輸出,這對電池和電機的冷卻是很大的挑戰。
像電動汽車在驅動與回收能量的工作過程中,電機中定子鐵芯、定子繞組在運動過程中都會產生損耗,這些將以熱量的形式向外發散,需要有效的冷卻介質及冷卻方式來帶走熱量,從而保證電動機在一個穩定的冷熱循環平衡的通風系統中,安全可靠地運行。
在電機高速運轉時,效率會從平時的90%左右逐漸降低到80%,甚至在達到最高車速時,只有不到70%。這剩下的30%,就會被轉化為熱能。如果對熱量控制不好的話,輕則會導致性能會下降,重則燒毀整個電機。
特斯拉Model 3能在最高速度上達到225km/h,與其精密的電機冷卻系統密不可分。它在轉子部分採用了一種複合空心軸套,讓油先從內腔進入。走到頭遇到封閉牆後,改變轉向流入外腔。外腔外圓嘖直接和轉子接觸,從而讓油在流過外腔時會帶走轉子的熱量。此外,在電機的外殼上還有一層液冷管路、電機模塊的逆變器上也有溫控循環。
與特斯拉類似,智己L7的電機也是油冷的方式,只不過它採用一種全網直瀑式冷卻油道設計,對定子和端部繞組精準可控的湍流直噴冷卻,實現電機端部、芯部的同步冷卻。廠家告訴我們,智己L7可以實現10次以上極限加速,並且讓電機的峰值功率持續時間可達接近30秒,是普通電機的約三倍。
再比如舒適性上,蔚來ET7,它搭載自研的空氣懸架系統+採埃孚的動態阻尼控制減振器,懸架有-10mm/0/40mm的三檔高度及阻尼可調,可根據不同駕駛模式、車速自動調整懸架軟硬和高度,保證各種路況下車輛的駕駛品質,既能有路感的反饋又能有舒適的感受。
還有高合,為了做到更好的NVH,對減速器齒輪設計經過十幾輪優化,從源頭上降低了噪聲。此外,針對整車腔體進行設計,與陶氏化學歷時近3年的時間研發了聲學泡沫隔斷聲腔,根據廠家的描述,這樣做可以100%消除NVH聲腔共振。
同樣的,智己L7採用了雙球節式雙叉臂前懸架+全外球頭式五連桿後懸架,再加上全路況電控智能阻尼懸架,以及威廉姆斯標定的各個駕駛模式下,高達5倍之差的阻尼力差異,讓它做到操控穩定性和舒適性的兼容。
但這些用戶看不到小細節,確實很燒錢。光是給威廉姆斯完成2輪底盤調教的費用,智己就投入了上千萬,當然如果算上整車性能上的投入,“完全不止這個數”,劉濤補充道。
寫在最後
在知乎上有一個高讚問題:“為什麼新能源汽車是汽車智能化的最佳載體,而不是傳統汽車?”底下的高讚回答是:“並不是智能化需要新能源汽車,而是新能源汽車需要智能化。”
實際上,是廠家從宣傳渠道把用戶對電動車的關注度遷移到了智能化上,反而電動車在性能上先天所具有的先天優勢,並沒有被很好的發掘出來。過往不少車企,只拿加速做文章,屬實是暴殄天物。
站在現在這個節點再去看造電動車,我們更希望大家能夠回答一個新的問題:“如果我有1個億的預算,我會投入多少比例在整車性能上,多少比例投入到智能化上?”
從趨勢上看,越來越多的電動車企開始注重電動車的整車性能,他們正在試圖製造一台更好開的智能電動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