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代表委員描繪中國航天未來
每年的全國兩會不僅是不同界別代表委員們建言獻策、履職盡責的平台,同樣也是代表委員們展示過往發展成果,展望未來發展方向的舞台。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來自航天領域的代表委員們介紹了中國航天的宏偉藍圖。載人登月、海上發射、可重複使用火箭等一批重磅航天工程最新進展的消息描繪出中國將成為航天強國的願景。
本報記者 樊 巍
姜傑:2030年前中國可載人登月
《環球時報》近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處獲悉,2022年該集團計劃安排50餘次航天發射任務,發射140餘個航天器,發射次數將再創新高。其中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將完成6次重大任務,今年將全面建成空間站。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首席總設計師姜傑在兩會期間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透露,中國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當前正處於關鍵技術攻關及方案深化論證階段。
姜傑介紹稱,該型號火箭將同時滿足載人月球探測及近地空間站後期運營需求。火箭的研製將突破13項重大關鍵技術,其中包括多機並聯複雜環境預示與控制技術、高可靠健康管理技術、自主飛行控制重構技術、大承載輕質化結構與分離機構技術、高性能氫氧發動機、高性能液氧煤油發動機、高性能增壓輸送技術等。這些技術決定了火箭的性能指標,是載人登月任務完成的基本前提。而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的研製將使我國具備在2030年前載人登陸月球的能力,並為後續月球科考與開發、深空探測及空間資源利用打下基礎。
姜傑還透露,我國還有另一款具有跨代意義的重型運載火箭正處於研製中,研製過程需要八到十年時間。這款重型運載火箭能跨越式提升我國進入和利用太空的能力,它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百噸級,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為50噸級,其任務覆蓋面廣、適應性強,既可用於空間艙段、空間電站等近地軌道大規模發射任務,也可用於載人登月、載人火星/小行星探測、太陽系邊際探測等深空探測任務。這款火箭將使我國空間活動進入全新的大規模探測階段,保障我國在宇宙探索和太空開發中的優勢地位。
姜傑稱,“重型運載火箭工程的實施,將牽引精密製造、新材料、新工藝、新能源等相關領域科研能力、生產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使我國在一些關鍵領域形成引領世界相關技術發展的優勢能力,形成以系統創新為牽引、專業技術創新為支撐的良好格局,同時可對我國基礎工業發展和製造業產生巨大牽引作用,促進航空、船舶等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和跨域,帶動我國民用產業技術革新、產業升級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有力引領和推動科技強國與製造強國建設。”
此外,代表火箭技術未來發展方向之一的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也引發廣泛關注。姜傑在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目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也在進行相關技術試驗。她介紹稱,重複使用航天運輸系統將大幅度提升我國進出和利用太空的能力,擁有解決落區安全、降低發射成本、推動技術發展的顯著優勢。“當前火箭回收技術的難點主要包括發動機多次啟動技術、發動機推力調節技術、著陸緩衝機構的研製、高精度製導和控制技術、複雜氣動外形下的熱環境預示及大面積熱防護技術等。”
吳偉仁:中國瞄準太陽系邊際探測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了中國探月工程未來的發展計劃。吳偉仁介紹稱,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已於去年年底正式通過立項審批,開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探月工程四期計劃在月球南極進行幾次著陸,著陸之後計劃在月球南極建一個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這是我們整個探月工程四期的主要目標。”
吳偉仁表示,探月工程四期將分三步實施,計劃在2030年之前發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目前研製工作進展比較順利。其中嫦娥六號計劃在月球極區進行採樣返回,爭取從月球極區採集1-2公斤樣品返回地球。吳偉仁表示,從極區採樣返回的難度的確較大,但是價值也是很大的。
此外,嫦娥七號計劃在月球南極著陸,對月球資源進行勘察,比如水冰以及月球南極的環境氣候、地形地貌的勘察。嫦娥八號的主要任務是勘查如何對月球南極的資源開展利用。“我們希望能在現場分析研究月球南極資源的存在情況,為以後在月球長期工作打下基礎,所以資源的利用特別重要。”
吳偉仁表示,探月工程四期幾次任務的實施將為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建設打下基礎。“先建一個基本型科研站,之後逐步進行完善。計劃是在2030年後繼續實施幾次任務,爭取在2035年之前把國際月球科研站建成,建成後就可以長期運行。”
根據吳偉仁的設想,未來國際月球科研站上,多個巡視器、著陸器和飛躍器在月球表面連續協調地工作,由指揮中樞指揮它們協同工作。他還設想,可能將在月球上建立月球通信網絡,比如在月球上設立WiFi,這樣就可以保障通信指揮暢通,確保各種著陸器、月球車等分工協作。吳偉仁分析稱,如果將月球科研站作為深空探測中轉站,可能涉及深空探測器在月球上起飛以及在月球上解決燃料推進劑的問題,甚至包括從很遠的深空返回後在月球上降落休整後再起飛。“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1/6,所以探測器在月球上起飛更容易。”此外,吳偉仁透露,目前已有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表示有意願參與到國際月球科研站當中。
在採訪中,吳偉仁還表示,中國的後續深空探測計劃會是長期的、持續的,後續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對深遠空間的小行星進行探測,把小行星的樣品採集回來。未來還準備進行對太陽係其他行星的探測。比如探測威脅地球的近地小行星,對其實現預警、防禦、處置等一系列應對措施。
再往遠期看,吳偉仁表示,中國深空探測希望實現“兩個100”:在2049年,也就是新中國成立100週年之際,實現對100個天文單位(150億公里)之外的太陽系邊際進行探測。“深空探測在航天領域屬於製高點。”吳偉仁說,因為它無論從技術難度、規模大小還是科學貢獻方面,都處於前沿領域。
楊利偉:十年內普通人有望上空間站
3月4日下午,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舉行的“委員通道”採訪活動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透露,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在軌道上狀態非常好,“太空出差三人組”將於4月返回地球家園。
周建平介紹稱,今年年內,我國將發射兩個空間站實驗艙、兩艘載人飛船、兩艘貨運飛船,將6名航天員送入中國空間站。今年5月,我國將進入空間站工程的建造階段。神舟十四號、神舟十五號兩個乘組6名航天員將在太空“會師”,並共同在軌工作一周左右時間。此外,周建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還表示,我國的神舟飛船同樣可用於太空旅行。經過多年工作,神舟飛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已得到充分考驗,飛行環境條件也被證明能讓人們健康地度過太空飛行過程。但是中國空間站現在還處於關鍵技術驗證階段,馬上又要進入建造階段,現在的目標是把空間站建好,發揮其科學和應用價值,這是建設中國空間站最重要的目的。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兩會期間透露,神舟十四號和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在軌輪換是對空間站承載能力的驗證。中國空間站建成之後,會根據需求設計航天員的在軌駐留時間,目前是按照國際慣例,以半年為一個常態化駐留週期,後續根據工作、實驗需要,可能會延長在軌時間。
在採訪中,楊利偉還針對“未來普通人能否進駐空間站”的問題表示,普通人有可能在“十四五”期間來到空間站參觀,因為商業航天也是整個航天發展的大趨勢。“從工程來講,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不同性質的企業參與進去,這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是一個很好的助力。從這個角度來講,將來普通老百姓進入空間站是沒有問題的。只要有這種需求,我們的資源允許,這應該不是一個很長遠的問題。在’十五五’或者可能在十年內實現,不是個技術問題,主要看需求。”
此外,楊利偉還表示,中國的空間站在設計之初就對國際合作有所考慮,現在許多國家向中國提出了培養航天員、聯合飛行等申請。中國也在工程上預留了國際合作資源,小到試驗,大到艙段級合作,預留了交會對接口,以服務將來的國際合作。“我們國家搞載人航天,對不同國家以及不同機構的大門是敞開的。”楊利偉說,中國已經與外國公司開展了一批空間科學實驗合作項目,將來還會有其他實驗合作,甚至也會有國外航天員一起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