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網絡安全市場規模將達到809.11億
日前,華安證券分析師尹沿技發布的《科技賦能、新基建,數字經濟大有可為》報告指出,數據保護、政策與新技術三方推動,網絡安全已成剛需。網安未來3-5年將保持高景氣,將迎來新一波投資機遇。
在網安2.0時代,網安廠商圍繞數據的採集、傳輸、使用等環節提供安全解決方案,保證數據全生命週期的安全防護。網安行業驅動力主要來自於政策要求,如等保2.0實戰演練;(2)防禦需求:政企及個人用戶需面對來自外界的安全攻擊事件;安全運營需求:用戶自身系統在使用和升級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安全漏洞。
目前產業鏈下游用戶分為三類:國家安全客戶:黨政軍及政府;行業安全用戶:電信、金融、製造等關鍵基礎設施;商業安全用戶:個人用戶及中小民企。前兩類用戶為主要客戶,其資金投入主要來自於國家網絡安全預算、政府運營開支及自身收入,這兩類用戶對網絡安全多數有強合規需求、信息敏感、防禦等級要求高的特點。最後一類客戶偏好成本低的手段。但在未來規範化、數字化的環境下,這一類客戶群體對網絡安全的投入將會擴大。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生產的關鍵要素,華安證券預見,上游硬件與軟件系統技術水平將會為網安賦能;下游應用場景隨著產業數字化得到拓展,跟隨數據伴生的網絡安全市場也將得到相應增長。
“用戶與網安事件結構性錯配,未來市場潛力可期。”報告指出,從需求來看,2020年網安下游市場營收結構CR5約為74%,主要來自於傳統的黨政軍、政府與八大支柱產業,包括金融、運營商、教育和醫療衛生等。其中金融、運營商、教育及醫療等行業佔比均超過7%,最高達15%,其他行業總和僅為19%,而各行業相應網安事件佔比最高僅6%。
華安證券分析師尹沿技認為,“各行業的網安事件的佔比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各行業的網絡安全需求佔比,而未來我國全行業的數字化有望在除金融、運營外的其他行業催生新的安全需求,擴大市場規模,下游格局有望改變。”
工信部數據顯示,過去三年我國信息安全漏洞數量不斷攀升,2021年共有26,591個信息安全漏洞,同比增長28.33%,維持高增速增長態勢。
網絡安全漏洞數量上升代表了相對應的網絡安全產品需求增長。尹沿技認為,“十四五”期間,由“東數西算”等政策引導的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將有效推動下游的應用場景增加及上游的技術能力提升,同時信息安全漏洞的數量或將隨著數字經濟規模擴大而增長,網絡安全市場潛力無限。
根據CCIA數據,2023年網絡安全市場規模預計達到809.11億元,同比增速15%。華安證券預計,網安未來3-5年將保持高景氣,將迎來新一波投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