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俊代表:我國成第三個有能力自主探測全球重力場的國家
正在北京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天琴計劃”首席科學家羅俊8日表示,近期“天琴一號”衛星獲得全球重力場數據,這是我國首次使用國產自主衛星測得這一數據,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德後第三個有能力自主探測全球重力場的國家。
羅俊介紹,地球重力場反映了地球物質分佈及其隨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觀測全球重力場可服務於大地測量、地球物理、油氣資源勘探等領域,有助於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防災減災。
延伸閱讀:
何為地球重力場?
據中國地震局網站介紹,重力即因地球的巨大質量和自轉運動而產生,是地球質量產生的萬有引力和自轉離心力的合力。地球因其內部密度不均勻、地表地形的起伏等影響,使得地球表面重力處處不同,形成重力場(圖1),並製約了地球外部物體的運動。同時,地球表面的水氣流動,內部的岩漿流動、構造運動,乃至人工水庫蓄水等改變了物質分佈,即會引起重力場的細微變化。如果人們通過測量,記錄下地球重力場不同位置的量值,以及其隨時間的變化過程,那就可以將其應用於國民經濟建設和地球科學研究的很多方面。
圖1 地球重力場模型(武漢大學),從物理的角度描述了地球的形狀
地球重力場的測量,是指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其度量單位是m/s²(米每平方秒),常用參考值是9.8 m/s²。初中物理教材即告訴我們,通過記錄物體自由下落的距離和時間,或者記錄單擺擺動週期,即可以計算出重力加速度。但是,實際應用中要求能夠測得10-5 m/s²(毫伽)甚至10-8 m/s²(微伽)量級的微小量值。為此,自17世紀以來,人們發明了擺儀、彈簧重力儀、超導重力儀、激光干涉絕對重力儀、冷原子絕對重力儀、海空重力儀,乃至衛星重力等觀測儀器裝備,目的便是盡可能準確全面地測量地球重力場及其變化。
今天,人們已經建立了從衛星、航空、海洋至陸地的立體重力觀測體系,據此資料建立的重力場模型空間分辨率已可達10km,可觀測到地球極移、固體潮、陸地水、大氣壓,乃至地球內核運動等引起的微小重力變化。
圖2 陸海空天一體化重力觀測體系
重力場是地球的基本物理場,重力場及其變化觀測資料在基礎測繪、工程建設、資源勘探、地震災害監測等方面有重要應用。
重力場數據是建立國家垂直基準(大地水準面)的基礎資料。有了它,才能確定各地的海拔高程,確保諸如南水北調、港珠澳大橋等長跨度大型工程的順利施工建設。重力場還反映了地球內部的質量分佈,重力普查資料可為圈定礦產分佈、評估其儲量提供依據。重力探測等資料還可為我們揭示地殼內部密度結構提供佐證,實現“透明地殼”的目標。
重力場的變化與地球內部構造運動密切相關,不受空間的阻隔,可以反映地殼深部地震孕育相關物性變化,在地震監測預測中具有較好應用潛力。為此,我國自1966年邢台地震之後開展地震重力監測工作,先後在滇西、津京唐張等地區,與德國、美國、日本等國開展了科學觀測實驗,對震前重力變化的規律、原理取得了一定認識。2008年汶川地震以來,建成了覆蓋中國大陸,由連續重力台網、絕對重力基準網和相對重力聯測網構成的地震重力監測體系,相關觀測資料為強震危險性評估提供了重要支撐。
未來,隨著《中國地球物理站網(重力)規劃》方案的落實,觀測和數據處理技術的進步,以及科學認識的深入,重力場及其變化觀測資料必將獲得更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