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鯊魚物種的肉被秘密添加到寵物食品中通過DNA條形碼被識別
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寵物主人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用瀕危鯊魚物種的肉來餵養他們的寵物。研究人員使用DNA條形碼調查了在新加坡購買的不同寵物食品中鯊魚肉的出現情況,發現成分標籤錯誤的情況相當普遍。他們建議對寵物食品標籤實施全球標準,以避免對瀕危鯊魚的過度捕撈。
如果你曾經閱讀過你的寵物最喜歡的食物的成分錶,你可能會遇到一些模棱兩可的術語,如“魚”、“海魚”或“白色魚餌”。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成分到底是什麼?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分析了在新加坡境內購買的寵物食品,發現這些術語可能是指瀕臨滅絕的鯊魚肉。
鯊魚對於健康的海洋生態系統的運作至關重要。作為頂級捕食者,它們處於海洋食物鏈的頂端。改變獵物的分佈,從而改變其他物種的進食策略,它們維持著食物鏈的平衡。鯊魚的消失導致了海草床和珊瑚礁的減少。
越來越多的魚翅和魚肉交易使鯊魚種群處於危險之中。研究表明,每年可能有大約1億條鯊魚被殺害。過度捕撈是對全世界鯊魚的最大威脅,而缺乏有效的監測和管理的捕魚方式給脆弱的鯊魚物種增加了負擔。
“鯊魚種群在世界各地被過度捕撈,在過去的50年裡,有記錄的鯊魚數量下降了70%以上。”研究作者Ben Wainwright和Ian French說:“這表明我們目前對我們的海洋缺乏重視。”
導致鯊魚數量減少的一個因素是鯊魚產品在日常用品中的使用,如寵物食品和化妝品。例如,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某些身體護理和美容產品可能使用鯊魚衍生的角鯊烯(而不是植物衍生的角鯊烷)。
研究還發現寵物食品中的鯊魚肉。之前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美國境內收集的78份寵物食品樣本中出現了鯊魚肉。
“鑑於之前在美國進行的研究結果,我們想看看瀕臨滅絕的鯊魚是否也在亞洲寵物食品中出售,”作者解釋說。
研究人員使用DNA條形碼來調查在新加坡銷售的16個不同品牌的45種不同的寵物食品中是否有鯊魚DNA。
Wainwright和French說:“所購買的產品中沒有一個將鯊魚列為成分,只使用通用的包羅萬象的術語,如’魚’、’海魚’、’白餌’或’白魚’來描述其內容。”
在抽取的144個樣本中,31%含有鯊魚的DNA。鑑定最多的鯊魚是大青鯊(Prionace glauca),其次是絲鯊(Carcharhinus falciformis),以及白頂礁鯊(Triaenodon obesus)。
絲鯊和白頂礁鯊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易危” 。絲鯊也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I,這意味著其貿易必須受到控制,以避免過度消費而威脅到該物種的生存。
該結果表明,鯊魚正日益遭受高度的過度捕撈壓力。作者評論說:“大多數寵物主人可能是自然界的愛好者,我們認為大多數人發現他們可能在不知不覺中促成了鯊魚種群的過度捕撈,會感到震驚。”
作者們敦促在寵物食品的成分標籤中增加透明度。避免在配料表中使用含糊不清的術語,讓消費者做出明智的購買選擇,並實施寵物食品標籤的全球標準是避免鯊魚過度捕撈的兩個步驟。
作者指出,在整個人類和寵物食品的供應鏈中需要有更高的責任感,這將減少與鯊魚種群生存不相容的不可持續的捕撈和資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