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業大搞封建迷信?小鵬汽車門店請道士“作法” 網友:品牌太low
最近,小鵬汽車門店請道士作法火了。雖然官方火速道歉,但一家標榜高科技的汽車企業,卻與封建迷信活動相關聯,無疑極大地傷害了品牌形象。更重要的是,小鵬汽車當前還在面臨著交付危機,多位消費者反饋交定金4個月後仍未交車。小鵬汽車,不能再不務正業了。
新浪科技張俊
高科技企業大搞封建迷信?
據多家媒體報導,近日有網友上傳一段視頻,視頻內容顯示,一家小鵬汽車線下門店門口疑似一群道士在做法事。這些道士穿有陰陽五行圖案的服飾,在商場內敲镲。有網友透露,這是小鵬汽車經銷商新店開業儀式,是經銷商不懂規矩。
一家號稱專注未來出行的科技公司,卻在線下門店大搞封建迷信活動,這讓大量網友表示不可接受。“科技公司和這個湊在一起,真是反諷。”“以前覺得這品牌挺low的,沒想到居然這麼low。”
事件發生後,小鵬汽車官方也是火速回應。
小鵬汽車在其社區的跟帖中表示,我們為個別門店不當行為給公眾帶來的不良影響致歉。經查,2月27日上午,雲南昆明XXX店在新店遷址後,擅自舉辦了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動。其行為與小鵬汽車“天生智能,探索不止”的企業理念背道而馳,影響了公序良俗。目前小鵬汽車已責令該門店立即停業整頓,並從官網下架。
不過有網友質疑其道歉沒有誠意,一是僅在其社區發布,並沒有在公開渠道;二是目前該致歉跟帖疑似已經無法找到。
這一事件無疑將對小鵬汽車的品牌形象帶來負面影響。
實際上,此前小鵬汽車的名稱就一直廣受爭議。小鵬汽車的名稱來自於其創始人何小鵬,很多網友甚至小鵬車主對此持有異議,認為它聽起來實在太土不符合高端汽車的定位,並且小鵬汽車聽起來太過於普通,沒有彰顯出它的特殊性。
何小鵬也多次對“小鵬汽車名字太土”的問題進行回應,他表示自己也曾思考“小鵬名字太土”這個問題,但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作出決定,“換名字我們是不會換的”。他以福特、豐田、特斯拉等以姓氏命名的車企為例,稱以名字命名品牌是對小鵬汽車品牌認同和責任的表現。
不過再加上此次“道士作法”事件的影響,網友們可能更加無法將小鵬的品牌與高端汽車聯繫起來。
門店管理不是第一次出事了
此次輿論危機,與小鵬汽車對經銷商的管理不善密切相關。
小鵬汽車在社區的聲明中也稱,未來小鵬汽車將進一步加強經銷商行為的監督管理,以實際行動向社會展示積極進取的品牌形象。
然而,小鵬汽車在門店管理上的問題也並不是第一次。
2021年12月,小鵬汽車門店因“6個月內採集43萬張顧客人臉照片”而登上微博熱搜。
據悉,因小鵬汽車銷售門店使用攝像頭對客戶進行進行“人臉識別”,上海小鵬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被上海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0萬元。
上海市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具的處罰事由為,當事人購買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攝像設備22台安裝在其7家門店內,進行進店人數、男女比例、年齡分析等,並通過軟件查看分析結果,用於公司經營。
2021年1月至6月,小鵬汽車相關門店共採集上傳人臉照片43萬餘張,該行為未經得消費者同意,也無明示、告知消費者收集、使用目的,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對此,小鵬汽車方面解釋稱,此次事件,事出上海區域的門店希望通過對於門店客流等數據的收集與分析,改善接待流程,更好的服務於到店客戶,但由於對相關法律條款的不熟悉,誤採購併使用了違反了相關法律條款的第三方供應商的產品。
甩鍋於對相關法律條款的不熟悉以及誤採購,顯然難以讓外界信服。
值得注意的是,小鵬汽車當時表示,對行政處罰完全服從,並對此事做出深刻反省。然而,門店非法採集人臉信息事件剛剛過去兩個月有餘,便再有門店出現封建迷信活動,小鵬汽車顯然對線下門店的管理存在漏洞。
待解的交付危機
“踏踏實實把車做好才是王道。”一位網友指出。但實際上,小鵬汽車當前也面臨著交付危機。
今年1月的數據顯示,小鵬P5單月銷量達1.29萬輛,同比增長115%,領跑造車新勢力交付榜。同時,小鵬汽車還對外積極宣傳飛行汽車、佈局歐洲市場。
但與此同時,在黑貓投訴【投訴入口】上存在著大量關於小鵬汽車交付方面的投訴,
一位消費者投訴稱,他於2021年10月25日預訂小鵬汽車p5 460E版本並且繳納了5000元定金,然後簽署了汽車購買協議。簽署汽車購買協議時,銷售人員告知4—8週交車,截止2022-2-18遲遲未交車,多次詢問小鵬汽車App客服、銷售人員、交付人員、400客服電話,都無法給與準確配車時間的答复。“小鵬汽車的上述行為涉嫌虛假宣傳、欺詐消費者。”
一些消費者由於遲遲無法提車,走上了維權的道路。
針對消費者反映的情況,小鵬汽車向媒體回應稱,由於受疫情影響,行業面臨著包含磷酸鐵鋰電池等主要零部件供給的極度緊張,也給小鵬P5 460車型的生產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造成了460車型訂單無法在下定時的預計交付週期內及時交付。
小鵬汽車稱,已根據最新的排產計劃,梳理了預計有超期風險的客戶。接下來企業將會按照訂單順序分批次通過銷售人員一對一地聯繫客戶,了解客戶需求,協助有需求的客戶完成改配或者退訂的手續。
但這一回復也未能得到消費者的一致認同。有人認為等待數月的無車可用的損失,官方也應該進行相應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