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隱形變異”違規培訓將成治理重點
記者今天從教育部獲悉,經過各方努力,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原來的12.4萬個義務教育階段線下學科類培訓機構已經壓減到9728個,壓減率為92.14%;原來的263個線上校外培訓機構也壓縮到34個,壓減率為87.07%,“營轉非”“備改審”完成率達100%。
同時,預收費監管也基本實現了全覆蓋,監管總額超過130億元,所有省份均已出台政府指導價標準。
不過,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各地排查情況看,學科類培訓“隱形變異”等違規行為依然存在,鞏固治理成果的任務依然艱鉅。非學科類培訓升溫趨勢明顯,總體監管較為薄弱。
“雙減”政策出台以來,各地推進校外培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但一些地方出現培訓機構由“地上”轉入“地下”或以“高端家政”“眾籌私教”“遊學研學”等名義違規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的“隱形變異”問題,嚴重干擾政策執行。
去年9月,教育部明確了7種“隱形變異”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情形,並指導各地建立辨別機制,落實屬地管理,強化監管執法。去年,各地共發現查處“隱形變異”違規培訓問題2200多項,今年寒假共查處以“一對一”等方式違規開展培訓行為1042人次。
下一步,教育部將堅持治標與治本相結合,把治理“隱形變異”作為重點工作之一,並健全隱形變異培訓檢查常態化機制,不斷增強治理的精度和效果。
針對最近一些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出現惡意漲價的問題,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相關負責人明確提出,非學科類培訓與學科類培訓一樣,都應堅持公益屬性,遵循教育規律,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有效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教育部將重點把握非學科類培訓與學科類培訓的異同,加強研判,同時建立由體育、文化等行業主管部門為主負責,教育部門統籌協調,發改、財政、民政等其他綜合部門共同履責的綜合監管機制;建立相應的價格、人員等規範,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增強非學科類培訓治理的實效。
教育部也給家長提出了3點建議。首先,家長應多與學校、老師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因材施教,不盲目報班。其次,如果確有培訓需求,家長也要認真查看培訓機構辦學許可證和營業執照,與教育部門公佈的黑白名單進行查詢核對,了解其從業人員、資金監管、收費標準等情況。再次,家長要與培訓機構簽署規範的培訓服務合同,不超過規定時長繳費,主動索要發票等收付款憑證。